2022-11-16 12:50:07 来源:农村财务会计 作者:施绍洪
近年来,云南省大关县抓住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契机,积极开展试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总结了一些可推广借鉴的经验做法。
一是对农民合作社进行分类管理。大关县将合作社分为“A、B、C”三类,“A”类为社员大会或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简称“三会”)制度健全、管理规范、运行顺畅、带动力强、产业发展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B”类为“三会”制度、管理制度还需完善、基本能运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C”类为没有运行的空壳社、僵尸社或一人社。围绕“引导、指导注销一批,帮助、指导恢复一批,吊销经营执照一批”的工作思路,逐步将“C”类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消化。试点以来新增注册125个,优化提升264个,清理空壳社、一人社108个,变更经营主体20个,帮助恢复经营12个。试点后,新增加联合社2个、国家级示范社2个、省级示范社9个、市级示范社17个、县级示范社58个。目前有A类合作社241个,B类合作社223个,农民合作社数量累计达464个,入社农户31270户,全县88个村(社区)实现全覆盖。
二是强化部门服务。相关部门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五免费一提供”服务。即免费指导注册服务、免费上门指导服务、免费帮助协调解决问题、免费搭建销售平台、免费协调贷款资金;成立农民合作社综合服务中心,为合作社提供财务代理、技术培训、项目申报、政策咨询等综合性社会化服务,帮助合作社进一步规范财务制度、档案管理等工作。组织农业农村、林草、市场监督、税务、金融等部门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开展集中理论培训,组织专家到田间地头对农民合作社成员进行实用技术操作培训,覆盖农民专业合作社238个。同时,组织推荐部分理事长参加市级以上培训班学习,提升农民合作社管理人员理论水平。
三是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加大对农民合作社的分类管理和督促指导,农民合作社规范管理能力水平明显提升。在具备条件的农民合作社成立党支部或党小组,推动合作社的持续发展。在“A”“B”类农民合作社建立了党建辅导员制度,确保运行正常的农民合作社至少有1名辅导员,实现了“A”“B”类农民合作社党建引领全覆盖。2019年6月30日,大关县农民合作社年报和纳税申报率不足40%,到2021年6月30日,全县农民合作社年报和纳税申报率达100%。建立了完备的成员账户合作社363个,占全县合作社总量的81.2%;373个农民合作社开展省级档案室创建,有227个农民合作社档案室创建初评达标。
四是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以龙头企业带动,促进组织化水平大幅提升。大关县农民合作社围绕竹、茶、药、果、蔬、畜地方优势产业,坚持龙头企业绑定合作社、合作社绑定农户的“双绑”利益联结机制,开展生产标准体系、监督管理体系、质量追溯体系的建设,组织农民合作社与开投集团、吉食道等企业进行“捆绑”合作,推动了82%的合作社建立了生产标准化体系;引进了“吉食道”等知名品牌,打造了“乌蒙源生”“竹乡大关”等本土品牌,促进52%的农民合作社建立了商标品牌。全县合作社良种良法覆盖率达90%,产品统一销售率达68%。
五是采取“政策扶持+平台+合作社”模式,拓宽农民合作社产品销售渠道。在832平台、小闵帮扶、农业银行兴农商城、淘宝等电商平台上架农特产品,“线上+线下”相结合,销售牛肉、竹笋、天麻等农特产品,全县35%的合作社与外省建立了供货关系。
六是“资源整合+辅导服务”增强农民合作社带动能力。大关县积极整合各类资源,建强硬件基础设施,为农民合作社的发展壮大提供必要支持;通过挂联辅导服务,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大关县农民合作社通过入股分红、助销产品、组织务工、租用资产等方式带动了全县80%的农户发展,81.5%的农户从农民专业合作社获得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