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弱村壮大集体经济之路
时间:2022-07-12 01:14:09 来源:农村财务会计 作者:□ 赵变霞 字号:【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是加快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引领农民农村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本文从两个薄弱村案例出发,探讨薄弱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多种路径,分享促进农民增收的经验。

  一、案例概况及改革经验

  栗家庄镇上林舍村——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栗家庄镇上林舍村位于山西省汾阳市西北部,距离城区12.8公里,有129户、331人,资源性资产5902亩,其中未承包到户3964亩,无集体经营性资产。2018年上林舍村集体收入来源主要是上级补助,年收入为61340元。

  为了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上林舍村在2020年进行了股份合作制改革。确认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331人,折股量化每人每股1500元。充分利用山林、水面、自然景观等资源,招商引资,成立了上林舍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以资源性资产入股,占公司股本20%。截至2020年底,旅游公司账面分红收入384294元,实现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收入的目标。

  贾家庄镇古浮图村——规模经营为集体经济插上腾飞的翅膀

  古浮图村位于汾阳市东北7.5公里处,有343户1032人,现有耕地2278亩。2018年该村以“村集体经济稳步增收”“农户稳定增收”为目标,在盘活集体土地等存量资源的基础上,发展有机蔬菜、生态养殖和观光旅游等配套产业。

  古浮图村在不改变农民对土地的承包权的情况下,签订托管合同,通过“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农业生产托管1150亩,其中玉米地350亩,高粱地800亩,设有试验田27亩,试验农作物品种65种。通过统一采购、统一旋耕、统一播种、统一收割、统一销售“五个统一”,对土地实行规模化经营、科学化种植、机械化作业、专业化服务、市场化销售,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程“保姆式”服务。2019年,该村集体经济组织在集体机动地上种植芥菜60余亩,收入达到15万元。2020年,在380亩集体土地和120亩农户承包地上统一种植糯玉米,村集体实现毛收入82.5万元;回茬后种植白菜100亩、芥菜200亩、茴子白200余亩,村集体纯收入达到40余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18000元。

  二、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措施和对策

  在乡村振兴过程中,虽然已经有部分村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壮大了集体经济,但从总体上来看,全市农村集体经济仍然很薄弱,近80%的村为“空壳村”,集体经济收入为零。为全方位壮大村集体经济,推动实现共同富裕,汾阳市针对各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现状采取了一些措施。

  贯彻新的发展理念,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将新的发展理念贯彻到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和农业生产的过程中,提高村干部带富能力、培养强村富民带头人,并大力实施农业生产托管,实行集中连片种植,加快推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现代化的步伐。

  组建农业生产服务公司,各村集体经济组织入股参与分红。汾阳市政府在2021年组建富民农业生产服务公司,隶属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主营全市农业农村生产托管等农业服务项目,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及经费,全市289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入股富民农业生产服务公司,享受年底分红。该公司在2021年购入10台履带式收割机,抢收因洪涝灾害泡在泥水中的秋粮,减少了农民群众的经济损失,为壮大集体经济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因村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特色农业。汾阳市在平川积极推广现代农业生产托管,连片种植酿酒有机高粱。在山区和丘陵大力发展核桃、小米、长山药等特色农业。以杏花村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依托,融入酒文旅发展战略,延伸产业链,带动周边村集体经济发展。全面盘活利用村集体资产资源,因村制宜,打造“一村一策”“多村一策”的产业发展格局,壮大集体经济。

  健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考评机制。健全村干部绩效考评机制,扩大考核权重比例,把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作为考核干部的重要依据,并与村干部报酬直接挂钩,让干部主动作为,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提供了有力保障。

  (作者单位:山西省汾阳市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

责任编辑:霍然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