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筑牢农村“三资”管理安全屏障
时间:2023-04-07 00:50:25 来源:农村财务会计 作者:凌高玉 字号:【

  近年来,江苏省高邮市扎实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规范管理,积极探索村集体“三资”监管的新路径与新模式,进一步激发农村资源要素活力,为村集体经济发展积蓄动能。

  全力稳住农村财务“主战场”

  对照《江苏省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条例》,对农村集体财务各项管理制度进行系统梳理、全面完善。重点规范财务收支、农村财务管理,探索村(社区)集体“三资”管理办法,把党的领导、管理监督与村民自治有机结合起来。推动做实农村集体财务公开制度,督促乡镇加强监管,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定期公开,引导群众通过“广播听、专栏看、手机查”等参与监督,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适时推进“村银直联”,确保村组资金安全,2022年市农业农村局和高邮农村商业银行合作,开发村组集体资金电子支付系统,实现村级资金支付线上审批、网上支付,实现农村资金往来“电子化”的全程监督管控目标,更有效地规范村集体资金支付行为,堵塞监管漏洞,遏制基层微腐败。

  深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主阵地”

  利用信息化、大数据手段,强化村级人、财、物管理。一是搭建平台实现信息化管理。以财务管理为核心,以合同管理为重点,根据高邮市实际工作需求,设计建成了集“三资”全面监管、线上审核监督、数据综合分析、风险实时预警、信息阳光公开等五大核心功能于一体的全市“三资”综合管理平台,实现农村集体“三资”数字化、规范化、精细化、高效化管理。二是严管“村务卡”使用。规范村集体资金非现金结算管理,全面推进“村务卡”制度,严禁公务卡用于个人消费支出或套取现金,实时将资金流向推送给村“两委”负责人等相关人员,从源头上有效预防腐败滋生。三是扎实推进集体合同监管。加强农村集体资产资源合同管理,及时录入“三资”管理系统,按时收缴合同资金,规范资金管理,杜绝账外账、小金库等现象,并与产权交易平台合同比对,及时召开全市集体财务与“三资”管理督查通报整改会。四是做好人员管理。开展村会计异地委派奖补资金绩效评估,进一步完善村主办会计异地交流模式,保障村主办会计权益。

  打好村级债务化解“主动仗”

  多管齐下,积极推进债务化解进度。一是多措并举,实现无债村全覆盖。坚持市领导挂钩、村第一书记挂联制度,持续加大行政推动力度;坚持多渠道、多途径化解村级债务,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增强村级化债能力;加大债权清收,维护集体经济权益;如实进行账务调整,消化虚假性债务;加大财政奖补,支持村级债务化解。二是严控新债,严防村级债务反弹。加强村级债务管理,印发《关于严控村级债务新增的通知》,建立健全新增债务流程管控,明确各环节主体责任,截至2022年8月31日,根据乡镇自报,实现非经营性债务动态清零。三是实时监控,建立村级债务预警制度。通过农村“三资”监管平台,设立村级非经营性债务预警线,一旦产生非经营性债务,及时向村集体经济组织发送风险预警通知,进行跟踪督促处理,及时止损。

  建强农经队伍“主力军”

  全面推行村会计异地委派制度。为加强村级会计队伍建设,夯实农经管理基础,提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水平,按照上级要求,全市13个乡镇(园区)村会计委托代理服务中心全部挂牌成立,村主办会计异地交流任职全部完成,进一步规范了农村“三资”管理,强化了监管机制,促进了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同时,为推进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提高农村委派会计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知识水平,连续多年组织全市村会计业务培训班,注重从培训形式和内容上提升委派会计培训效果。一方面,采取“请进来”形式,邀请主要负责同志讲要求、邀请行业专家讲业务、邀请优秀典型讲经验、邀请纪委监委讲案例,不断敲响党风廉政建设的警钟,筑牢拒腐防线。另一方面,采取“走出去”的形式,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开拓视野,拓宽思路,不断提升农经人员政治业务素质,提升农经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

  唱响为民造福“主旋律”

  进一步开展全市农村集体资产、资源清查,盘活集体闲置的房产、设施设备、水域等资产资源,通过承包、出租、出让、转让等方式进行合理处置,推动资源整合,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从而唤醒沉睡的资产资源,提高集体收益。2022年以来,全市通过发包、租赁、入股等方式实现农村集体资源产权交易项目1094个,交易金额2.07亿元,溢价0.11亿元,溢价率5.3%。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全部在45万元以上,村均74.46万元,总收入1.27亿元,比上年增加1134.34万元,增幅9.84%。

  (作者单位:江苏省高邮市农业农村局)

责任编辑:霍然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