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模式”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时间: 来源:农村财务会计-中国农村网 作者:□ 王雪影 饶国苓 字号:【

  近年来,河北省玉田县破除“等靠要”观念,坚持自力更生,因地制宜发展集体经济,选准适合本地发展的路径,通过土地流转、土地入股和项目扶持等多种模式,积极探索壮大集体经济新路径,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集体经济发展六种模式

  一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专业合作社合伙经营”模式。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成后,以股份经济合作社为载体,充分利用改革成果,争取上级财政资金,引导农民以承包土地经营权出租、入股等形式统一流转,流转后的土地进行连片整理,新增土地收益归集体所有,增加集体收入。陈家铺乡张于铺村和于兰铺村在整村土地流转的基础上,争取上级项目资金100万元,以流转的承包土地经营权和上级项目资金与玉田县集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成立新的农业公司,共同投资经营该项目,其中,集强投入技术、种子、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源作为股份,占股86%。两个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以政府补贴资金作为股份,张于铺占股9%,于兰铺占股5%。在600元/亩流转费的基础上,年终保证每亩分红最低250元。余下收益三方按股分红。

  二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土地入股”模式。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成后,新成立的(股份)经济合作社,通过连片土地整合,实行统一品种、统一耕种、统一经营,增加集体和农民的收入。窝洛沽镇西厂村将本村90%以上的土地流转到新型集体经济组织—西厂村经济合作社,按每1.57亩为一股,共入土地股750股,由村集体统一经营和管理。流转土地面积1260亩,2020年先后种植了冬小麦和青贮玉米两季作物,总收入280多万元,增加集体收入100多万元,试验喜获丰收,初见成效。

  三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兴建养殖小区”模式。通过连片土地整合,统一流转给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增加集体收入。大安镇大白山村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后,村民将村东150多亩承包地流转给村经济合作社,合作社又将土地再流转给各养殖户,兴建了养殖小区,每亩提留400元,共增加集体收入6万多元。养殖小区年出栏肉鸡200万只,产值2800万,纯利500万元,带动就业100余人。

  四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落实项目扶持”模式。2019年至2020年,玉田县共争取省级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17个,每个扶持项目获50万元财政补贴。通过财政扶持资金和村级自筹资金,建成固定资产,自主经营或出租,增加集体收入。其中,玉田镇东关村停车场、林头屯东芦采摘园、陈家铺张于铺幼儿园、郭家屯镇大李庄村居家养老院、林南仓四村冷库等已投入使用,年增收8—15万元。

  五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旅游”模式。部分村结合村内实际情况,整合村内旅游资源,打造村内旅游产业,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旅游”模式,壮大集体经济,增加集体收入。郭家屯镇四角山村,依托历尽沧桑的古槐树、高高矗立的大水塔、傣族风情的“仙人谷”和吉祥福地“龙隐寺”,打造了一些旅游景点。村集体投资100万元建立了游客接待中心,旺季每天最多可接待400—600人,游客中心设有休息室50间、一楼设餐厅1个,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20多万元。

  六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推进土地平整复垦”模式。南部乡镇平原洼地多,自然形成坑塘多,在不影响泄洪的前提下,配合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的规划,积极推进坑塘填平复垦,一方面,根据土地性质,整理出增减挂钩指标或者耕地占补平衡指标,用于支持推进乡村振兴;另一方面,争取土地开发整理政策性补贴资金,增加集体收入。陈家铺乡张于铺村通过实施此项目,集体收入增加50多万元。

  二、取得成效

  (一)提升了亩均收益。陈家铺乡张于铺和于兰铺两个村绝大多数群众仍以种植小麦、玉米等常规农作物为主,正常年景每亩地每年纯收入500元左右,若计算劳动成本,实际收益会更少。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成后,通过整村土地流转,合作社采取现代化生产方式,实现了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亩产较原来增加100多斤,总体上亩均收益较农户分散种植多300元左右。西厂村由于周边企业较多,存在个别家庭承包地撂荒现象,现在全村90%以上的土地统一流转给合作社经营,一年种植小麦和青贮玉米两季作物,合计亩均收入增加400多元。

  (二)增加了农民收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成后,玉田县探索“统一土地流转”“兴建养殖户”等模式,增加农民收入。土地未流转前,农户之间土地流转费用,全县大体平均为400—500元/亩,有的地区才300多元/亩,土地流转给(股份)合作社,租金为800元/亩,每亩增加收入300—500元。

  (三)壮大了集体经济。整村成片流转土地后,通过沟渠整理等,可以增加耕地亩数,这些新增耕地收益全部归集体,增加了5万—20万元的集体收入。扶持经济项目,增加了村集体的经营性资产,通过集体统一经营或对外发包的方式,增加集体收入,有效缓解村集体收入不足的现状。

  (四)带动了公益事业发展。大安镇大白山村与养殖户签订的流转合同规定,村级发展公益事业,各养殖户必须出资支持公益事业建设。2019年修通往山里的1.8公里山路,35%的资金是养殖户出资,共出资10万多元。2020年突发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养殖户们又为村捐款2万多元,支持防疫。

  (作者单位:河北省玉田县农业农村局)

责任编辑:霍然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