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甘肃省陇南市借势农村电子商务的大力发展,帮助丰富的农特产品走出大山、走向全国各地。大山里的人们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下嗅到了农特产品营销的新商机,在各级政府、部门大力推动农村电子商务的大势下,青年人才纷纷返乡创业,各类从事农产品营销的小微企业顺势而起。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在提升农业产业化过程中,扎根于乡村的农业小微企业比小农户具有规模优势,承担着促进农业产业化升级和农特产品、地方特色产业品牌化的重要责任。小微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内部控制,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内部控制的有效执行有赖于专业人才的知识服务。新型财税服务公司是传统代理记账公司的升级,能够为企业优化内部控制提供专业化服务,在参与乡村振兴过程中必须明确其角色定位。
一、财税服务公司在乡村振兴中的角色定位
(一)小微企业健全内部控制的管理者。各项制度的设计对人才的专业知识要求较高,小微企业在创立初期人才匮乏、资金紧张,无力顾及内部控制的缺陷,在经营管理活动中,日积月累的内部失控让企业的生存举步维艰,更谈不上创新升级。财税服务公司作为专业化服务机构,专业性优势明显,能够有效整合信息资源、专业知识和服务能力。财税服务公司的专业化人才能够为企业设计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并在运行过程中实施动态优化,帮助企业实现良好的内部控制。
(二)小微企业处理财税问题的好帮手。财税管理工作是企业开源节流的指向灯,大多数小微企业无力自行组织财税管理工作,对企业自身的资产状况不明确,对经济业务的原始票据管理散乱,账务处理混乱或缺乏账务处理,对税收优惠政策和纳税筹划一知半解,与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补贴擦肩而过。财税服务公司能够应用专业化服务,较低成本地帮助企业解决上述问题。
(三)地方财税政策落地实施的执行者。经济发展突飞猛进,财税行业日新月异,各项财税新政的落地实施仅凭财政部门、税务部门等政策执行机构的推进是远远不够的,而小微企业自身的财力、人力资源限制了其积极主动执行新政的步伐。财税服务公司是市场化的主体,在服务客户的过程中率先落实各项财税新政,极力实现自身和客户的双赢。
(四)政府补贴和金融扶贫的信息源。财税服务公司在开展业务的过程中积累了企业的所有经营管理资料,通过财税服务公司能够深度掌握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为各级政府制定相关产业扶持政策、精准开展金融扶贫、助力乡村产业升级等提供了真实有效的第一手资料。
二、财税服务公司参与乡村振兴的举措
(一)树立振兴乡村的价值观。财税服务公司作为市场化主体,盈利性是其立足的终极目标,但在发展进程中不能急于求成、唯利是图,社会责任感的建立有助于公司实现战略性布局。当前,陇南市正处于乡村振兴的攻艰阶段,树立振兴乡村的价值观,不仅是公司对地方经济发展形势的认知,更是公司战略定位的指向标。
(二)建立客户内控档案。财税服务公司的服务产品全方位覆盖建章建制、财务管理、涉税服务、企业管理等领域,在服务过程中,能够全面掌握客户企业的所有信息,公司要注重客户企业分类档案的建立与完善。一方面有助于公司开展服务和拓展业务,提升服务质量,创新服务产品种类;另一方面,便于监管机构、政府和金融机构共享信息。
(三)加大人才投入,完善内控考核机制。财税服务公司的专业化服务主要依赖于专业化人才,市场主体选择服务的过程就是看重提供服务的人才质量。公司要创新服务产品,就必须大力吸引创新型人才,完善薪酬福利体系,让其能够安于创新和服务。
内控考核机制的建立有助于保障公司健康、有序地运行。公司上接财税部门、政府、金融机构等,下对客户企业,要独立开展业务,还要做好上下协调,必须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内控考核机制的建立有助于完善和监督内部控制的良好运行。
(四)创新产品,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服务。公司战略定位要突破传统代理记账公司的边界,从服务方式到服务产品进行创新。服务方式不再是传统代理记账公司的被动式开展业务,而要注重通过业务关系网络提高客户粘性。在服务产品创新方面,不能局限于传统代理记账公司的账务处理和简单的纳税申报,从企业创办开始的注册服务、建章建制、财务管理、纳税筹划、企业管理等到投融资服务以及财税人才培训,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服务。
(五)加强智能财税应用,提升智能化服务水平。智能财税使得企业财税一体化得到实现,财税服务公司在业务开展中要积极引进智能财税平台,例如中联财税开发的财天下、票天下和金税师系统以及企业管家等,提升从业者的智能化服务水平,升级传统代理记账的简单电算化操作。
(六)政府和学校共建,整合政府效应优势和专业优势。高校整合专业知识和人才资源,深化产学研一体化,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同时利用现成的师资进行社会会计人才的培训。高校创办财税服务公司,在陇南当前的人才市场发展情况下具有绝对优势,人才流动性较小,专业化程度高,资源获取能力较强,诚信服务有保障,客户企业的可信赖程度高。政府参与共建,使得公司的服务推广成本低,推广效果好。
(作者单位:甘肃省成县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