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好发展集体经济新路
时间: 来源:农村财务会计-中国农村网 作者:庄 亮 字号:【

  近年来,甘肃省高台县大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不断提高村级组织自我保障、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能力。县委、县政府先后出台了《高台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意见》《高台县深入开展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提升行动的意见》《高台县发展壮大薄弱村集体经济专项行动实施方案》,镇村也制定了发展规划,构建了县镇村三级联动的工作格局。按照“一村一策”的原则,引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走好盘活集体资产、加大土地流转、开展有偿服务、实行抱团创业、深化农村改革等多条路径,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力。2018年全县集体经济收入达1699.8万元,村均12.4万元。

  一、盘活集体资产,走好“资产经营发展路”

  各村充分运用集体“三资”清产核资成果,摸清总量、理清结构、明晰产权、建立台账、分类盘活。在明晰产权归属的基础上,采取租赁、股份合作等形式,提高资产资源的利用率、确保资产资源保值增值。盘活村集体闲置或低效使用的办公用房、会堂、厂房、仓库、房屋、生产装备设施以及小农(林、牧)场等各类集体资产,通过存量资产发包、租赁、入股、联办等经营方式,增加集体经济收益。巷道镇红联村实现集体经济收入9.63万元,村集体将18间门店进行出租实现收入2.6万元,将村集体的92亩荒地、荒滩进行了发包实现收入2.5万元,村上引入制种企业,为企业提供产业技术指导实现收入2.49万元,对村集体闲置资金219万元进行定期存储获得利息2.04万元。全县82个村通过盘活集体资产实现集体经济收入393.27万元。

  二、加大土地流转,走好“规模经营发展路”

  在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和群众自愿的基础上,实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引导村民以入股、转包等形式开展土地流转,建立“企业(合作社)+支部+农户+基地”的新型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土地经营权向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提高土地利用率。签订合同推行“长包短定”(经营权长期承包,承包金分年度分段约定),确保村集体稳定增收。巷道镇殷家桥村、合黎镇五二村、宣化镇寨子村等14个村通过土地细碎化整理,将连片的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实现集体经济增收,土地流转收益达到了72.5万元。

  三、助力农业生产,走好“有偿服务型发展路”

  围绕蔬菜、草畜、制种、番茄、葡萄等优势特色产业,引导村级组织牵头组建劳务服务合作经济组织和技术托管合作经济组织,通过合作经济组织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指导、物资供应、产品加工、市场营销等产前、产中、产后的有偿服务,增加集体收入。同时,按照产业发展规划要求,全力壮大优势产业,积极争取中央和省市针对村级组织的奖励补助政策,切实增加转移性收入和补助性收入。新坝镇元山子村积极与高台县种子公司对接,落实制种玉米面积4000亩,村集体协助公司开展隔离带选址、田间管理、玉米收购、制种款对付等服务,村集体实现集体经济收入4.95万元,全县28个村通过开展各类服务实现集体经济收入74.39万元。

  四、实行抱团创业,走好“村企联合发展路”

  围绕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支持村级组织领办创办专业协会或合作社等集体经济组织,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项目,经营所得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巷道镇东联村以土地、资金、资产折价入股的方式,与甘州区前进牧业公司合资新建奶牛养殖场项目,整个建设项目投资1.5亿元,养殖规模3000头,东联村投资5000万元,其中农户贷款入股3000万元,前进牧业投资1亿元,每年企业可给村级组织分红90多万元。全县17个村将集体资金、资产入股涉农企业或合作社,每年可实现分红收益123.14万元。

  五、深化农村改革,走好“改革创新发展路”

  深入开展农村产权制度试点,村级组织通过集体资产清产核资,资产折股、项目资金整合、财政折股量化、村级集体自筹等方式,整合村级资源,通过资产资金入股、控股经营、参股经营等形式,与企业、合作社、致富能人开展股份合作,实现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按股份参与分红。黑泉镇九坝村、十坝村,骆驼城镇红星村等5个村成立了土地股份合作社。巷道镇东联村成立了金土地股份经济合作社,全村264户农户的2780亩承包土地全部入股合作社并签订入股协议。今年金土地股份经济合作社净收入154万元,已为成员分红139万元,成员人均增收500元。黑泉镇九坝村、十坝村246户农户的15386亩林地已全部入股成立的股份经济合作社,利用村域内现有的沙漠胡杨林及明长城遗址景观等资源,探索“产权制度改革+旅游景区”发展模式,合作经济组织每年可向成员分红10万元;红星村每年农场承包租赁费50多万元可为成员带来户均700多元的财产性收入。

  (作者单位:甘肃省高台县农村经营管理局)

责任编辑:张璟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