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万亩土地、年收益5500万元的背后
时间: 来源:农村财务会计-中国农村网 作者:李蕊超 赵秀红 樊福斌 字号:【

  应县仁惠种植专业合作社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南河种镇段寨村,合作社成员5人。2013年合作社成立,在本村流转3000余亩土地,种植玉米和青红椒;2014-2016年,每年流入10000多亩种植蔬菜、玉米、中药材;2017-2018年继续扩大经营规模,又流入30000余亩土地。截至目前,合作社共流转18个村的土地6.9万亩,其中包括6.6万亩耕地,0.3万亩荒地,涉及农户近8000户,基本涵盖了这18个村的所有农户。笔者通过对仁惠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规模经营成功的典型经验进行分析和思考,为扶持规模经营主体、引导适度规模经营提供借鉴。

  一、流转费用支付方式的探索

  流转之初,流转费用以租金形式定额支付,最低每年280元/亩,最高500元/亩。合作社支付租金的高低除受地力条件、流转前在土地上的投入影响外,还与流转前种植的作物有关,种植蔬菜等经济作物的流转费用相比种植粮食作物的流转费用要高。合作社法人段仁新说,这种做法符合农户的心理承受力,缩小了农户流转前后的心理差距,便于农户持续流转,减少悔租现象的发生。

  流转后期,部分农户感受到合作社产生的诱人利润,提出土地流转费用应以收益分红的方式结算,每年按流转地块种植作物的纯利润五五分成。这种支付方式不同于“土地入股”,“土地入股”是以土地折股量化为合作社的一部分股份,从合作社全部利润中分红,分红基数包括所有流转的土地产出的初级农产品价值、加工后的附加价值减去生产的成本,而仁惠合作社按地块五五分成的方式给予不同农户不同地块不同产出差异化的“股价”。

  二、巨大的规模效益

  仁惠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玉米6.4万亩,中药材0.3万亩,蔬菜0.2万亩。玉米亩产1500斤左右,每斤以0.88元出售(2018年春季收购价),每亩成本705元左右(连租金),每亩利润615元。中药材中,黄芪(湿)8元/斤,每亩毛收入1万多元,成本3500元左右,每亩利润6500元/3年。蔬菜每亩利润在5000元以上。由此,合作社年总收益在5500万元左右。

  规模经营除了收益积少成多以外,还存在明显的规模效益。以玉米为例,对该合作社与普通农户的经营成本、收益、利润进行对比(表1,未计固定资产投资)。由表1可见,该合作社相比于普通农户,在成本、产量上都凸显出了规模化的优势,特别在节约生产成本方面,除去土地租金和劳力外,比普通农户亩均可变成本降低了一半,体现出巨大规模效益。在收购价格方面,该合作社出售玉米的价格每斤比普通农户高3分钱,原因在于集中收购相比挨家挨户收购更容易使收购商降低交易成本。

  三、规模经营成功的外在条件

  规模经营成功的基础条件是雄厚的资金实力。合作社除支付6.9万亩土地租金(约2100万元)外,还有滴灌管道等基础设施投入、农机具购置、人力以及种子化肥农药等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仅农机具就投资了近千万:旋耕机(连耕带旋)27台,享受国家购置农机补贴后每台14.7万元;打药机14台,每台3.5万元;四轮车14台,每台3万元;收割机18台,每台28.3万元。除资金因素外,促使该合作社规模经营成功的外在条件主要有三点。

  一是应县本地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给农商对接提供了便利的交易场所和渠道。有些经营主体经营不下去,很大程度是因为市场波动或销售渠道受限,应县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一直以来,应县就非常注重农产品市场的建立,目前拥有南河种镇蔬菜批发市场、上下马峪蔬菜批发市场等多个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特别是南河种镇蔬菜批发市场,作为晋北地区最大的蔬菜产地批发市场,年吞吐量达到一亿公斤,交易额达1.5亿元,销售网络覆盖全国26个省(区、市)的300多家消费市场和加工企业,成为集交易、制冷、信息、运输、包装、洗理、汇兑等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批发市场。良好的市场环境为农业经营主体“卖难”消除了后顾之忧,仁惠种植合作社正好位于南河种镇,具有先天的市场环境,其生产的中药材、蔬菜等农产品就是通过这些市场逐步与销售经营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通过订单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市场风险,保证了种植农产品的利润。

  二是具有适宜规模化发展的地理社会条件。应县地处山西北部大同盆地南端,南河种镇位于应县东南部,是传统的旱作农业农耕区,这里地势平缓,人少地多,户均耕地面积少则几十亩,多则上百亩,具有大面积连片发展规模经营的优势地理条件。传统的旱作农业区靠天吃饭,广种薄收,农业效益低下,再加上大量的农村中小学撤校合并,致使壮劳力户整体外出。租种、代耕甚至撂荒现象比比皆是,构成了发展农业规模化经营的社会条件。

  三是基础设施工程的推动。作为典型的旱作农业地区,缺水一直是制约应县农业发展的瓶颈。近年来,应县政府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上下足了功夫,大力推动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和膜下滴灌项目。在政府带动下,各新型经营主体与普通农户也积极投资滴灌的管路铺设,做起节水农业。一般来说,在应县这种缺水地区,大水漫灌成本150-180元/亩次,河灌成本175元/亩次,一年需要2-3次才能保证植物用水量,每年浇水成本至少在350元以上,年景不好甚至高达500多元。改成滴灌后,普通农户每亩铺设滴灌管子成本155元/亩,灌溉水费48元/亩次,一年两次,总费用为251元/亩(部分管子可折旧使用),折抵为大约240元/亩。而仁惠合作社每亩铺设滴灌管子成本70元/亩,灌溉水费12.3元/亩次,一年两次,总费用为94.6元/亩(管子折旧使用率高),折抵为大约61.5元/亩。由此可见,使用滴灌、规模经营发展前后,用水成本明显降低,农田基本建设效益显著。

  (作者单位:山西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站、朔州市农委)

  ​

责任编辑:张璟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