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四季精品水果园 走农旅结合致富路
时间: 来源:农村财务会计-中国农村网 作者: 字号:【

  2014年,洪万丰夫妇在重庆市涪陵区清溪镇建设村4组创建成立洪家大院家庭农场。农场依山傍水、风景秀丽、资源丰富、交通便捷。目前,农场占地45亩,其中设施栽培面积25亩,主要种植葡萄、桃子、草莓等水果,打造了“四季果园”,并养殖鸡、鸭、鱼等,形成了“种植养殖+休闲农业+线上电商”的农旅商一体化经营模式。2018年,农场接待游客4000余人,线上线下销售农产品金额达35.6万元,带动周边20户农户销售土特产金额6万多元;为15个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劳务岗位,户均年增收3000余元。

  洪家大院家庭农场依托45亩土地,秉承科学规划、集约经营的生产理念,农旅结合、“互联网+”的经营理念以及家庭协作、各尽其能的管理理念,共同铸就了发展现代农业增收致富之梦。

  一、情系故土,返乡创业办农场。洪万丰出生于1964年,成年后一直在家务农。结婚后,为了提高家庭收入,自1994年起在涪陵城区当客运车司机,家里承包地靠自己休息时打理。2013年,一次家庭出游的机会,他接触到了一户经营葡萄园的家庭农场,感觉种葡萄效益挺好。恰好在重庆主城区工作的女儿结婚生子,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吃上放心的安全食品。洪万丰想到,自己老家气候好、土壤好、位置优越、风景优美,村里有许多土地因缺少劳动力而粗放经营甚至无人耕种,如果能流转过来搞个果园,一家来经营,能种出好产品。加之,年近90岁的老父亲也大力支持,希望他把自己当佃农时就耕作的土地种好。适值当年国家又出台了支持家庭农场发展的政策,在家人的再三合计下,洪万丰决定放弃外面的工作,回到家乡“重操旧业”,开启了家庭农场梦。

  二、小面积大投入,走集约经营之路。2014年11月,洪万丰向周边12户农户流转了地界相邻、易于连片经营的40余亩土地。凭借熟悉农机驾驶的特长,在农户允许的前提下,他投资20多万元对租赁土地进行了平整,修建了几公里长的砂石机耕道。凭借对家乡土壤品性的熟悉,他们决定搞设施农业,种植适宜本地的各类水果。先后投资53.4万元,在25亩土地上建设了16个大棚,完善了喷灌、沟渠等农田基础设施,为发展集约化农业奠定了基础。

  三、瞄准采摘客,打造“四季果园”。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农场在主打葡萄种植的同时,因地制宜种植各类水果。专程前往江苏、浙江等地考察学习,先后引进了夏黑、醉金香、阳光玫瑰、黑巴拉多、蜜莉等深受老百姓喜爱的葡萄品种,以及水蜜桃、黄桃、无花果、草莓、车厘子、黄蜜樱桃、枇杷、脆冠梨、布朗李、台湾果桑、汤包橘等多种水果,通过试验种植,逐步实现了“四季有果摘,四季有客来”。当然,多样化的种植需要更多的农业技术,农场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2015年葡萄园第一年投产,就受到严重病虫害影响,产量不高、损失惨重。为此,夫妇俩积极参加市、区组织的农技培训,努力掌握种植技术,还邀请技术专家现场指导。第二年葡萄园就迎来了丰收的喜悦,也坚定了一家人坚持农场经营的信心。

  四、绿色种植,品牌化经营。在夫妇俩的悉心管理下,农场的“四季果园”坚持以“安全、优质、营养”的绿色食品标准来规范生产。采用生物防治技术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全面施用农家肥和有机肥。在政府项目的支持下,农场引入了新型草莓立体栽培技术和“鼠茅草”以草治草果园管理技术,全力改善生产环境,打造生态农场。2017年,农场的葡萄、黄桃、无花果等3个农产品通过了无公害认证,同时作为涪陵区万丰果蔬专业合作社的核心基地,申请并注册了“洪老幺”商标。

  五、搞农旅结合,吸引八方游客。为了吸引更多游人,把水果卖上更好的价钱,农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围绕吸引都市客人周末来农场休闲体验,多方面拓展农场功能。依托四季果园基地,开发乡村游玩项目,将自家住宅改造为民宿接待点,还设置儿童滑梯、KTV、棋牌室等休闲场所,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内容。打造以生态果园、农耕体验为特色的休闲农业项目,利用涪陵网、涪风在线、美丽乡村网、微信朋友圈等多个互联网平台,发布采摘路线,吸引游客到农场观光、采摘和体验。2018年,共接待区内外游客4000余人次。

  六、网络营销,拓宽市场。为了提高农场知名度,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洪万丰让其女儿通过论坛、公众号、朋友圈等网络平台扩大宣传,还开通了“洪家大院”微信公众号和微店小程序,增添线上交易渠道。2018年线上交易额占农场销售总额的15%。为了节约成本,从事过客运业务的洪万丰当起了配送员,为线上顾客免费提供同城配送服务。家庭的其他成员也常常利用闲暇时间,将农场和周边农户特色农产品配送至主城区。通过线上线下,双管齐下,农场的产品一直未出现滞销问题。

  七、发挥核心作用,助力乡亲脱贫致富。在自己办农场增收的同时,洪万丰还领办了“涪陵区万丰果蔬专业合作社”,联合村内其他农户一起团购生产资料,申请农产品品牌认定。目前,洪家大院在当地已经小有名气,不仅将许多游客引来农场采摘、休闲,也带动周边农户把当地的蔬菜、鸡鸭等土特产品销售出去。2018年,约有20户农户受益,销售土特产品6万余元。农场还积极响应政府号召,雇请贫困户到农场务工。目前,已经为15个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了季节性就业岗位,劳均年收入3000余元。农场主洪万丰因带动农户致富增收,在大家的极力推荐下,当选了建设村4组的组长。

  洪万丰通过自己及家人的努力,依靠家庭的纽带,调动起各种资源,在小面积土地上实现了集约化经营,以农旅商结合的方式获得了较高的收入,探索了一条以产业融合为特征的家庭农场发展道路。

责任编辑:张璟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