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则运算”破解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难题
时间: 来源:农村财务会计-中国农村网 作者:□ 王振全 宋晓敏 字号:【

  2017年,山东省诸城市紧紧抓住被列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省级试点这一有利时机,强化责任担当,精心组织实施,通过做好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努力破解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难题。截至目前,全市32个省级试点村全部完成清产核资、成员确认、资产量化、股权设置、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注册登记、发放股权证书等工作,共确认成员29001人,发放股权证书8088本,量化资产13924.89万元,量化资源性资产15806.06亩。新成立的股份经济合作社由市经管局注册登记。

  一、做好“加法”,形成合力

  首先,高度重视,精心谋划。市镇村分别成立了由一把手挂帅的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设立了办公室,明确了工作职责。市里专门召开动员会议,市委书记到会专门讲话。各级领导靠前指挥,动员部署,协调调度,督导检查,强力推进。同时,充实经管力量,拨付专项经费,保障有人干事,有钱办事,把改革纳入了高效运转的快车道。2017年,市镇财政共拨付改革经费100多万元。

  其次,明确分工,齐抓共管。市里明确了35个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分工。如市财政局协调解决200平方米办公用房1处,拨付专款配备办公设施。从农业等六部门抽调6名工作人员,充实到领导小组办公室。市纪委出台了“十坚持十严禁”的工作纪律规定;市妇联下发了关于产权改革中保护妇女合法权益的通知;市经管局与市档案局联合出台了产权改革档案管理办法等。

  再次,规范程序,民主操作。在宣传发动、清产核资、成员确认、股权设置等关键环节,要求各村该召开的会议必须召开,该入户征求意见的必须逐户征求意见,该公示的材料必须公示,不能图省事、走捷径、搞变通。

  二、做好“减法”,消除阻力

  加强宣传,打消干部群众顾虑。改革试点最大的阻力在基层干部,为打通思想关节障碍,充分利用培训会议、座谈会、个别谈心、媒体宣传、给干部群众一封信等形式,增强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如繁华居委会最初坚持以2004年确定的老户为成员,将所生子女及结婚迁入的100多人排除在外。通过反复做工作讲政策,与村干部沟通交流,最终说服村干部重新调整了方案。

  超前行动,积极化解不稳定因素。改革前期,通过“万人下基层”活动,摸清干部群众的思想底子、遗留问题底子、村内不稳定因素底子,实行包靠责任制,及时调处各类矛盾纠纷,为改革试点扫清了障碍。工作中,坚持人员早介入,问题早发现,方案早制定,指导早到位,防微杜渐。试点过程中,各级共为群众解决现实问题50余件,受到群众好评。

  三、做好“乘法”,增强带动力

  充分发挥政策的指导作用。工作中,特别注重制度建设,切实搞好顶层设计。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下大力气先后制定出台了改革试点实施方案以及清产核资、成员确认、股权设置、股权流转等21个指导性文件。对清产核资、成员确认等重要环节,抓好把关审查,方案经市审核批复后方可实施,及时发现纠正偏差。

  充分发挥三级经管人员的骨干作用。通过请进来教、走出去学,举办培训班,召开现场推进会,宣传解读政策,把三级经管人员培养成改革的明白人。2017年,全市共举办培训班、现场推进会13次,先后组织到昌乐、淄川等多地先进地区参观学习500余人次。

  四、做好“除法”,增强向心力

  摸清家底,把“分子”确定好。制定了清产核资指导意见,各村按规定成立清产核资小组,对村级所有资产进行全面清查、登记造册、建立台账。清产核资结果向全体成员公示并确认。聘请专业评估公司,参与32个试点单位的资产评估,保证了清产核资的权威性和可信度。如皇华店村前些年以土地入股与开发商合作建设沿街商铺,一直未销售出去,借这次改革,村里与开发商达成一致,将600多万元“隐形财产”纳入账内管理,保证了集体财产的完整性。

  搞好成员确认,把成员核准,把“分母”确定好。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坚持最大限度地让群众分享改革成果。同时,注重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防止多数人侵犯少数人利益。至今32个村实现了改革试点零信访。如贾悦镇中洛庄有一村民再婚后,对于仍在村居住的前妻,最初村里不同意把其确定为本村成员,经妇联组织及时与村干部交涉后,最终被确认为本村成员。

  搞好资产量化、股权设置,把“蛋糕”分好。股权设置原则上只设置个人股,实行一人一股制,按份享有;设置集体股的,原则上不得超过30%。股权设置实行静态管理,集体资产量化到人确权到户,发挥“分股连心”的作用,把“按股分红”落到实处,让群众真正成为集体资产的主人,增强群众的获得感。有位村干部坦言:“不要小看那个小本本,它既是群众的股权证,又是干部的实绩簿。如果每年不能兑现分红,你就无法向老百姓交代。”

  (作者单位:山东省诸城市农村经济管理局)

责任编辑:霍然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