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结婚,本来俺们老两口还在为找婚车这事发愁。现在可好了,村里红白理事会规定结婚用车不能超过9辆,咱老百姓既不用打肿脸充胖子,也不会觉得没面子。”说起儿子热闹又节俭的婚礼,河北石家庄市藁城区增村镇杨马村村民杨荣江打心眼儿里高兴。
在承德宽城满族自治县人均年收入14000元的后庄村,过去白事上攀比之风严重。村里成立白事理事会后,明确规定丧事期间,只需准备白菜、萝卜、酸菜、豆腐等“四大碗”。“以前讲排场,鸡、鱼、肘子样样俱全,弄得大家精疲力尽。‘四大碗’虽然清淡,但大家吃得香。”邓丽荣干了二十多年帮厨,感触特别深。
“儿子娶媳妇,爹娘脱层皮。”磁县磁州镇滏阳社区党支部书记宋海彬说,建立了红白理事会,既规范管理,群众又不用盲目攀比。该社区成员杜月花对此感受深刻,2012年,儿子结婚时花费近两万元;2014年给孙子过满月时,在红白理事会指导下,桌数差不多,但只花了7000元。
“治理婚丧陋习,关键在于让群众内心认可。”磁县文明办主任程金秀说,目前,磁县258个村全部建立了红白理事会,引导群众自我管理,自觉抵制陈规陋习。
治理农村红白事不能一刀切。魏县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网络格局,成立农村红白事治理办公室,在全县成立570多个红白理事会。在办理宴席用烟、用酒和饭菜标准上,县里只拿出指导标准,由乡村在不突破指导标准上限的前提下,以“乡规民约、村规民约”的形式制定各村办理标准。在村红白理事会的直接参与管理下,帮助村民办理红白事。
(来源:《光明日报》)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