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甘肃省陇西县大力推进农村财务监督管理体制改革,农村财务管理实现了“一委托”、“三民主”、“五不变”、“七统一”的规范化运作,维护了农村基层政权的稳定,促进了集体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2012年,陇西县被农业部认定为第一批全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示范县,农村财务监督管理体制改革经验在全国得到推广。2015年,又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
创新实现农村财务监督标准化
(一)依托平台,会计监督网络化
以乡镇农经财政服务中心为平台,全县215个村全部实行了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并根据《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开设了银行基本账户,建立健全会计账簿和内部控制制度,统一印制备用金申请单、大额开支申请表、集体收入(支出)审批等一系列财务票据,统一管理村集体会计档案,做到了账目日清月结、票据统一、手续齐全、档案完整。县乡还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和代理规程,涉及工作人员岗位职责、行为规范,村集体收入、大额开支审批、备用金申领、开支报账操作流程,以及电算化管理、档案管理制度等,并实行制度上墙,接受群众监督和查询。县上依托甘肃省农村集体“三资”网络监管平台,建立了陇西县农村财务网络化监管系统,县乡联成计算机局域网,乡镇代理会计可在网上进行业务处理,县农经部门也可通过网络远程监督各乡镇农村财务情况,实现了县、镇、村“互联互通、信息共享、远程监管”。
(二)财务公开及民主监督形成合力
按照《甘肃省村务公开条例》的规定,陇西县统一为村级制作固定的财务公开栏,制定财务公开制度,设置了统一村级财务公开样表,规定了村级财务公开程序、样式、时间。同时陇西县还注重完善村集体民主管理机制,目前全县已成立了“一会两组”(即村务监督委员会、村民议事小组、村民主理财小组)215个,对村集体财务收支和财务公开情况进行审核监督,确保农民群众对农村财务的管理权、知情权、监督权,减少群众猜疑,消除干部疑虑,增强村干部民主法制和为民办事意识,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三)多维度考核,财务问题“零”上访
按照《甘肃省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办法》和《陇西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审计办法》的要求,陇西县成立了审计工作站,制定了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岗位职责等七项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制度,并把村级财务管理纳入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考核,用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考核指标监督乡村干部严格执行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同时在积极开展农村年度收支常规审计、村干部换届经济责任审计和专项审计的同时,对财务管理混乱村、群众上访村进行调查摸底,集中力量开展重点审计。由于农村财务监管力度的加大,村干部法制意识和廉洁自律自觉性不断提高,因财务问题引发的群众上访逐年减少,2012年以来,村级实现了财务问题“零”上访。
(四)分村建账,遏制腐败源头
全县以资金管理为核心,规范村级资产管理,农村财务管理实现了“一委托”(村委会经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同意后与乡镇农经财政服务中心签订会计委托代理协议)、“三民主”(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五不变”(基本核算单位、村级集体资产所有权、资金使用权、财务审批权、村集体经济组织债权债务关系不变)、“七统一”(统一设置村级账户、统一设置会计账簿、统一记账程序、统一会计科目、统一会计核算内容、统一会计报表、统一档案管理)的规范化运作,维护了农村基层政权稳定,促进了集体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一是实行支票户管理。全县215个村全部开立村级银行账户,将存折户改为了支票户,撤销村级存折账户369个,涉及资金8234万元;二是分村建账,实施“四账两簿一台账”;三是进一步完善“三资”管理程序。为规范农村“三资”运作,陇西县在明确“村级重大事项决策”、“村级公益项目招投标管理”等6项民主管理基本程序的基础上,建立了农村“三资”管理重大事项“征询→预算→听证→审核→决策→备案→公开→招投标→跟踪→验收→报账→审查”等12个管理操作流程,实现了农村“三资”管理程序的规范化,从源头上保证了村级组织按程序办事、代理中心按程序管理。
(五)村账网上看,村民更明白
(1)县乡村务政务财务合并公开。陇西县在“县乡政务公开平台”上,设置了惠农资金、“三资”公开栏目,村民可在网上直接查看惠农资金项目、标准、国家政策及村级资金、资产、资源等收支及变动情况。村民可以将本村财务管理情况与邻村相比,也可以将本人享受的惠农资金数额与本村农户相比。农民可以清晰明了知道村里当年花钱做了那些事情,到年底村集体还有多少钱。此外还可将自己享受的如粮食直补等与本社土地相当的农户对比,也可以直接查看享受农村特殊补贴的人群,如低保补助、五保户补贴、医疗救助都由哪些人享受,看看村干部办事是否公正。甘肃省农村集体“三资”网络监管平台取消了授权限制,本村村民均可在网上直接查看本村“三资”公开情况,村民心里明白了,村干部清白了,党政部门与村民贴心了。
(2)制定财务管理标准。陇西县在农村财务监督管理改革实践中完成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处置操作规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公益项目建设规范》、《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档案管理规范》等3项县级标准的起草工作,年内可望公布。
几点启示
启示一:正视当今现实,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农村财务监督机制变迁尚需要政府介入。但是,需特别注意的是,要把握好政府“介入度”与变迁方式。需要克服机制变迁中的“政府偏好”、“决策者判断”。如全国1954-1958年的三次财务监督机制变迁,由于政府包揽式的介入,背离了财务监督的内在规律,导致财务监督的弱质与低效。而与此相反,如果政府能在充分调查村情民意基础上,恰当扮演宣传、组织、引导角色,农村财务监督机制往往可以沿着科学性与规范性方向变迁。
启示二:陇西农村财务监督机制始终与农村生产经营方式有着深刻联系,满足当时生产方式的需要是监督机制变迁的主要动力。面对新农村建设新目标与转型期农村特点,财务监督机制变革应回归监督机制的原本经济功能,弱化政治功能。同时,变革过程中需重视民情、尊重民意和汲取民智。
启示三:村级民主监督机制与经济发展关联度高。从陇西实践经验看,在缺乏集体经济实力的乡村,由于村民自治组织难以为村民提供良好的社会服务,缺乏凝聚群众的物质基础,村委会办理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只能完全依靠村民出资出力。因此,村民民主监督管理机制运作效果不理想,村民参与村务的积极性不高。相反,在一些集体经济实力较强的村,村干部的报酬、村集体和乡镇政府要求农户提供的费用和劳务,主要由村集体组织承担,农民因集体经济发展为自己带来的利益而减轻负担,村民参与村级民主监督管理意愿增强。
(作者单位:甘肃省陇西县经管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