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财政资金发展集体经济
时间: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宋荣华 字号:【

  山东省济阳县位于黄河南岸,常年粮食种植面积160万亩,蔬菜40万亩,是传统的农业大县。全县850多个行政村中,村办企业较少,大多数村集体收入主要靠财政转移支付。2014年,全县精准识别出156个贫困村,其中空壳村占到70%以上。近年来,济阳县将财政扶持资金转化为“红色股权”,有效激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活力。

  扶贫资金撬动经济杠杆

  2015年,省市为济阳县14个特困村分别下拨了40万元财政扶持资金,并出台了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确定了财政扶持资金转化为“红色股权”的基本思路。

  济阳街道董家村位于县城北侧,2014年年底村集体收入为零。第一书记与村“两委”成员根据村内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产业扶贫方案,利用一部分财政资金修建了2个高标准蔬菜大棚,对外租赁,每年增收3万元。同时种植枣树7000多棵,采取党支部领办股份合作社的模式负责日常运营,共募集股金18万元,吸收23户群众参与,收益的30%用于村集体和贫困户分红,当年年底,村集体收入就达到了5万元以上。

  同样是贫困村的太平镇茅家村,利用财政扶持资金,2015年成功流转土地500余亩,建成了110多个高标准大拱棚。其中上半年建成的64个大拱棚,采用支部+合作社管理模式进行运营,第一茬西瓜、甜瓜、豆角、菜椒已喜获丰收,群众收入大幅增加,集体参与分红,村集体收入也实现了零的突破。

  多举措确保连年盈利

  为保证产出效益,实现年年盈利分红,该县有针对性地出台了系列相关措施。

  一是强化队伍建设。选好“领头羊”,把那些事业心强、懂经营、会管理、具有发展集体经济意识和开拓精神、敢于秉公办事的人选进班子,参与合作社管理。同时加大技术培训力度,培养合作社管理的专业人才和管理团队,把创业思路、运作模式等制度化,通过制度促进管理,通过管理促进效益最大化。

  二是创新管理机制。强化村集体经济管理机制创新,确保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一方面建立适合村实际的工作领导体制,解决好决策、责权、约束、激励等问题。另一方面规范财务管理机制。制定相应村级财务管理对策,规范财务管理,加强民主监督和审计监督,不断提高村级集体经济经营管理水平。

  三是选准发展路子。充分利用农村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结合当地产业特点和生产生活习惯,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因地制宜地制定各村经济发展规划,引进符合本村实际的发展项目,选准一条符合本村实际的经济发展路子。

  四是落实激励政策。落实、鼓励和扶持政策,在资金、技术、财政、人才等方面予以扶持。切实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利用各项扶贫资金和贴息贷款等方式,积极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加强集体所有的非农建设用地使用权以入股、联营、兴办合作社等形式发展集体经济,合理流转农村土地,使土地资源优化配置。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阳县农业局)

责任编辑:霍然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