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沟村 山旮旯里的国际范儿
时间: 来源:美好生活-中国农村网 作者:本刊记者 张庆华 钟永辉 字号:【

  漫步北京市怀柔区渤海镇北沟村,“子曰:德不孤,必有邻。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声音不绝于耳,饱满翠绿的栗球挂满枝头,古色古香的古朴院落宁和恬静,传统文化墙与简约的北欧式小院相映成趣……这里,山光照槛,溪水青青,青草拂衣,窗明几净,道路整洁,农舍错落有致,村民憨厚好客,拥有着别样的山村风情,是个适合生活、安放岁月与凡尘的“世外桃源”。昔日交通闭塞的小山村,如今声誉日隆,游人如织。70年,沧海桑田,北沟村也从昔日的穷困村庄摇身变为京郊乃至全国屈指可数的最具“洋范儿”最美乡村。这之中发生了很多散发着泥土芳香的、耐人寻味的故事。

  小巷净无尘

  在村中转一转,一圈走下来,上坡下坡,沟沟坎坎,家家户户,边边角角,不见一片垃圾,没有半个烟头。就连村民家养的狗,也全拴在院子里。“我们村卫生可以说是360度无死角。”北沟村党支部书记王全欣慰地说。

  72岁的老党员李德福说起当年的情况不胜唏嘘,“2004年前,咱村可不是这样。垃圾乱扔、杂物乱放,猪粪、鸡粪满地,卫生和环境都很差。除了进村的公路外,连条像样的水泥路都没有。下雨天,一出门一脚泥,别说外地人了,咱本村好些在外务工的孩子都嫌村里太破了。”面对这种局面,新上任的村党支部书记王全和村党组织一班人经过研究,一致认为:村子要发展,就要先改变环境,以村容村貌为切入点,带领干部群众优化村庄外在环境。说干就干,村两委班子成员从自身做起,带着党员积极行动起来,实行承诺制,划定责任区,先“各家自扫门前雪”。刚开始不少村民不理解,时间长了,他们看到不论刮风下雨党员干部都在雷打不动地为村子义务劳动,自家门前也敞亮了,村子干净了,渐渐地被感动并自愿加入到村子的环境改造中来。“目前,从泥路到水泥路,进山道,我们村完成了3万多平方米的道路硬化和3.5万立方米的河套改造工程。”王全说。

  李德福的介绍印证着王全的说法:“2004年以后,在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咱们整环境、修公路、讲文明,引来了外国人,建起了免费的老年食堂,村里是一天一个样,咱们的日子是一天比一天美。”

  柴草进院、修建步道种植花草、旱厕改造、修建深水井、用上自来水、美化道路……村子的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走在村中,马路两旁,家家户户门口,随处可见一个长方形的盒子。“这是板凳吗?”随行的村妇女主任孟大姐边说边笑着打开:“看,这是垃圾桶。2017年,我们村就开始实行垃圾分类,每家门口一个大垃圾桶,里面三个小桶,分别为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每天都有专人去门口收垃圾,到了垃圾回收站接着细化分类。”

  “2016年,经村委会决定成立了北沟北旮旯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全面负责村内基础设施、环境、卫生、停车、美化环境、护林防火等管理服务。目前,物业公司有14名员工,大都是低收入户、残疾人。”王全补充说。由此,2017年,北沟村被国家住建部评为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示范村。

  弹指一挥间,当年的小山村变成了旅游新村,北沟人感受到了生活的新变化。

  筑巢引凤 花开蝶来

  琉璃晶莹剔透,四墙色彩斑斓,艺术气息浓郁的瓦厂酒店让人眼前一亮。行走在酒店内部,绿色环保的设计思路、先进巧妙的建筑理念、特色鲜明的装修风格,使大家纷纷驻足,凝神观看。“在这里,入住者总能找到一个合适的角度远眺长城。夜幕降临,还能看见满天星辰。用一位游客的话来形容,就是“我从未觉得离自然如此亲近。”

  2005年以来,依托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浓郁的乡土特色和良好的发展环境,北沟村吸引了来自美国、荷兰、德国等国家的外籍人士到村投资、居住。作为该村的“拓荒者”和“包装员”,来自美国的唐亮、萨洋夫妇等人,租用农民闲置房屋,在为农民带来租金收入的同时,对房屋加以精心改造,既保持外观原貌以不破坏村庄乡土气息,又对内部装修设计赋予了节能、环保、舒适等现代元素,用以为人们提供高质量的住宿休闲服务,给村子带来了来自海内外的丰富旅游客源。

  借助外国居民入住的名气,村民也发展民俗旅游,在房屋设计上融入国际元素,提升民俗旅游档次,促进村民增收。目前,全村已发展50家民俗户,30余家高端民俗户,还有精品民宿。“从2005年到现在,北沟村共引入15户来自美国、荷兰、德国等国家的外籍人士和3户外来人士到村投资、居住。”王全说,“这首先带来的就是租金收入,从2005年的30年租金15万,到如今50年租金320万,北沟村的土地和房子在不断升值。他们投资兴业之外,还招聘村民做日常打扫管理等工作,解决了村民就业问题。这也占我们村收入的四分之一。”

  文明乡风馨香润心田

  一进村子就能听到广播里的“子曰”不绝于耳,看到传统文化一条街,以及60余块壁画, 2000余平方米的文化墙,200余幅的字画,让这个小村子时刻都沐浴在传统文化的春风中,

  日复一日的耳濡目染中,优秀文化和家风家训浸润到村民心田。

  2007年换届后,村党支部、村委会首先着手编制村规民约,修订完善内容涉及22大项、260余小项。有了系统、明晰的新“村规民约”后,村里各项工作均有章可循,提高了办事效率。2008年3月,北沟村又积极尝试,挑选村里的老干部、党员代表、德高望重的老人以及能力突出、群众认可的村民,组建了村级事务顾问组。凡是涉及村里的重大决策事项,顾问组都全程参与,从而起到村干部决策前与村民充分沟通、实施中有效监督的作用。为使村级工作更加规范,不断强化制度建设在民主管理中的促进作用,北沟村还相继出台了《公章管理使用制度》《财务公开制度》等一系列制度,使各项工作在执行操作过程中更到位、更规范。如今,守礼仪、讲文明在全村干部群众中蔚然成风。

  此外,该村致力于将传统的孝德文化具体化,修建了传统文化长廊,建起了“二十四孝”“三字经”“弟子规”“美德故事”等千米浮雕,带动村民尊老爱幼、向善感恩;建立了惠民益民书屋,定期组织村民学习《论语》《庄子》等传统经典书目;成立道德评议会,组织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十佳好公婆”“十佳好儿媳”评选表彰,促进了村庄和谐文化的形成。

  “这不新当选的支委刚刚用了18天的时间,进一步完善与细化我们的村规民约,细到养狗、上访、垃圾分类等小内容。目前,我们村没有一户去上访。”王全说。

  近年来,北沟村的板栗树也成了一景。每年的六七月份板栗花开,漫山遍野栗花飘香,金秋时节,硕果挂满枝头。栗子采摘、栗子宴等旅游项目也吸引了一大批游客。村里共种植板栗2400余亩,产量50万余斤。“这占村民收入的四分之一。”王全介绍“此外,还有70人外出打工的收入,村民在村里务工的收入。”

  随着环境的改善,经济的发展,乡风的浸润,北沟村人的生活水平提高,家家户户都盖起了新房,村里建起了老年食堂。“我们村现有70岁以上老人40人,在这40个老人里,只有5对老夫妻,剩下的大部分独居。子女多数在外,他们年岁大、腿脚也不麻利,每天吃饭也是凑合。我们村干部一合计,就拿方案筹资建设了这个免费食堂,想着让他们一年四季都能吃上现成的热乎饭菜。另外,我们每天会给来吃饭的老人登记,没来的除了提前打招呼的,剩下的都要一一了解核实,以免老人一个人在家出意外,这样也解除了子女的后顾之忧。”王全说。“咱村真好!这个老年免费食堂,真不错!日子真是好过!要说还是咱们党的政策好!”84岁的朱桂琴老人提起老年食堂禁不住竖起大拇指,“原来,咱村叫营儿北沟,都是荒地,哪有现在好!你瞅着,多好!”

  说起北沟村未来发展的前景,村书记王全信心满满:“2018年全村实现人均收入27300元,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下一步,我们还将继续努力,加大环境建设力度,加强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民生事业发展,让全村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

  如今,果树当篱笆,鲜花做门墩,水缸当花盆,村民家家不见高墙,满院的栗树、果蔬毫无遮挡,直扑眼帘;花朵藤蔓间,砖墁小径直通客厅。在这里,不但有着守拙归园田的生活,更有着回归自然的惬意与自在。

责任编辑:霍然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