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溪古镇 静听时光流淌
时间: 来源:美好生活-中国农村网 作者:申功晶 字号:【

  沙溪,一切都是那么安静又那么熟悉,走在斑驳厚重的青石板街上,你感觉不到自己是在旅游,就像回到阔别多年的姥姥家,随处可见接地气的生活写照:住在这里大多是土著居民,村民们抱着娃娃走街串门;“陆纪玉糖年糕”是沙溪一家百年老字号特色糕团店,前店后屋的格局,一屉屉热气腾腾的白糖糕、红糖糕现蒸出炉;石拱桥上,步履蹒跚的老妪弓着腰捡废品;拐角处,有一爿不起眼的竹器小作坊,指节粗大的老翁正慢条斯理地编织竹篮……

  沙溪,古称沙、印溪(七溪),1000余年前,北宋名相范仲淹来江苏太仓考察,在沙溪开河挖道,一条七浦河就此诞生。义兴桥、庵桥、新桥三座单孔石拱桥横跨河面,连贯起河南、塘北两条老街,形成了“一河二街三桥”的格局。到了明朝弘治年间,先前开凿的七浦塘成为苏州府和崇明县之间往来必通要道,官民商贾,纷至沓来,沙溪逐渐走上繁荣兴旺的道路。因此,这里又多了一个“东南十八镇,沙溪第一镇”的美誉。监察御史苏赞、西道御史曹逵、部朗中叶遇春等达官显贵,纷纷在此建府造第,安家落户,街景日好。

  虽是商贸集镇,但沙溪人历来重视子女教育,最讲究诗礼传家、书香门第。沙溪人才辈出,名人雅士众多。自宋至清,沙溪仅进士就出了30多名,举人、秀才更是不计其数。近现代更有上海交通大学原秘书长胡粹士、中国新舞蹈艺术事业奠基人吴晓邦、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原副台长龚树模、史学家桑悦、古琴家徐上瀛、儿童文学家龚堡……他们都是土生土长的沙溪人,在这里接受启蒙基础教育而后成就事业建树。

  沙溪老街隐匿于大片明清、民国的建筑群中,东西为街市,南北为巷弄,支支叉叉,老街与七浦河并行,成川字形贯穿全镇,垂直如线的三里古街,最有看头的是明清一绝的桥门洞,“古巷同户宽,古街三里长,古桥为单孔,古宅均挑梁,户户有雕花,家家有长窗,桥在前门进,船在门前荡”,经典概况了沙溪古镇的特色。宅第与宅第、院落和院落之间形成了深邃狭长的弄堂,街头和巷口有过街楼,街巷深处,印溪书舍、南野斋居、连蕊楼、龚氏雕花厅等一干明清建筑风格的古宅名居仍完好保留着。深藏不露的龚宅雕花厅堪称一绝,满厅雕梁画栋,动物、花卉栩栩如生,深雕、浅雕、圆雕、透雕精湛绝伦。梁木四面柔软美丽的缠枝花浮雕,梁架上形态各异的云纹仙鹤雕花,四角机下对称象、狮、虎、豹四兽,尤其云彩蝙蝠、凤凰麒麟、吉象灵兽、奇花异果等堪称极品。

  巷门、桥门、更楼等古代防御体系亦有迹可循,不负“天下第一古巷”的美誉,每一条街巷都有一个吉利的名字,如长寿街、太平街、万福街……每一户人家的瓦片上都刻有篆文“寿”字和蝙蝠图案,寄寓了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踏入“沙溪文史馆”,馆内文字、图片、模型等资料无声述说着沙溪的前世今生:盛唐形成村落;元代贸易发达,形成市集;明朝为商贸重镇,大批商贾应运而生;晚清近代工业起步,第一家轻纺工业济泰纱厂开工运营。

  走进“洪泾往事”,这是一个两层小楼的展览馆,一楼有放大的毛泽东主席和洪泾队员握手的黑白照片,二楼主要以图片、资料、模型等形式展示了四清运动中,沙溪洪泾大队从一个普通村庄,一跃成为当时红遍全国的学习“毛选”标兵模范的前后经过。墙上贴着“爹亲,娘亲,不如毛主席亲”等口号标语,流连于此,让人仿佛穿越到了那段红极一时、红遍全国的红色年代,到处洋溢着人们对一代领袖炽热的爱戴崇拜。

  最吸引人眼球的莫过于“洪泾往事”的主角顾阿桃。农村大妈顾阿桃斗大的字不认识几个,却靠着死记硬背、活学活用毛主席语录而成为积极分子,继而一跃为中共九大代表,倘若不是顾阿桃一而再推辞中央委员候选人资格,或许她会一路直上,当选中央委员。顾阿桃“九大”回来后就当上江苏省革委会常委和苏州地区、太仓市不脱产的领导,成了显赫一时的风云人物,往事如烟,一去不返。

  沙溪连环画博物馆,由“序厅”

  “追根溯源厅”“荣兴似锦厅”和“阐扬流世厅”组成,徜徉于此,桃园结义、林冲夜奔、黛玉葬花、木兰从军、三毛流浪记……博物馆运用图片、多媒体等形式系统展示了中国连环画发展脉络、兴盛弱衰和经典作品,一幅幅惟妙惟肖的绣像勾起了从50后到80后的童年回忆。连环画,成了多少文学家和艺术家无言的启蒙老师,在20世纪下半叶大放异彩。

  在河南街庵桥南桥堍的童趣馆,那些打弹珠、丢沙包、跳皮筋、跳房子等游戏足以让你怀念起20世纪的童年时光;牙行见证了当年对外贸易繁荣通达的盛景;唐调研习所展示了沙溪最后一名进士、国学大师、工科先驱唐文治先生的生平事迹,在这里可以了解文治先生在求学、仕途、实业救国和发展教育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临河民居鳞次栉比静卧两岸,家家建有河棚间,有吊脚楼式、有石头实砌,远远望去如楼阁、似水榭,轻盈灵秀。错落有致的河棚相连,延绵几百米。别致的临水建筑和古朴雄浑的单孔古桥、古宅民居密集的老街形成了沙溪三大特色。

  走在斑驳厚重的青石板街上,你感觉不到自己是在旅游,就像回到阔别多年的姥姥家,随处可见接地气的生活写照:住在这里大多是土著居民,村民们抱着娃娃走街串门;“陆纪玉糖年糕”是沙溪一家百年老字号特色糕团店,前店后屋的格局,一屉屉热气腾腾的白糖糕、红糖糕现蒸出炉;石拱桥上,步履蹒跚的老妪弓着腰捡废品;拐角处,有一爿不起眼的竹器小作坊,指节粗大的老翁正慢条斯理地编织竹篮;透过门板,能看见一对老夫妇打理一家裁缝店,与子偕老,相濡以沫的情景让人钦羡;下班的人回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切仿佛还是许多年前的样子。你可以坐在酒楼上大口大口啃着肉松骨头和卤鸡爪,上老法师面馆叫一碗用虾皮、青壳螺蛳、黄鳝骨头、猪骨头调的汤头,用卤鸭当浇头的奥灶老鸭面;也可以什么都不做,聆听屋檐瓦楞下滴滴答答的秋雨声,或许,这慢笃笃的节奏才是老江南的时光韵律。

  有人把沙溪比作第二个周庄,可我只希望沙溪永远只做独一无二的自己,因为商业味一多,人情味、生活味就少了。

责任编辑:霍然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