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善孝先
时间: 来源:美好生活-中国农村网 作者:本刊记者 张庆华 字号:【

  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孝”被看作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德行之一,“养儿防老”和“养老送终”是“孝文化”的核心释义之一。而在中国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传统的“养儿防老”正在逐步走向解体,越来越多的“空巢老人”正在打破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2015年普查数据显示,我国人口老龄化水平为16.15%,其中农村人口老龄化水平为18.47%,城镇人口老龄化水平为14.34%,农村比城镇高4.14个百分点。在大城市,80%左右的老人居家养老,6%或者7%的老人在社区接受针对性的养老服务,一些失能和半失能老人可以依托养老机构养老。那么,在老龄化相对严重,养老服务设施基础差异较大的农村,又是如何破解养老这一难题呢?让我们走进北京市大兴区赤鲁村、孝义营村,一探究竟。

  尤淑凤:成立北京首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京郊到城里上班的农民越来越多,农村有了双职工家庭和越来越多的独居老人。总惦记着“养儿防老”的农村老年人,养老却成了发愁事儿。

  近日,记者走进大兴区长子营镇赤鲁村,这里成立了本市第一家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运行已有将近6年时间,它集视听、娱乐、体验、餐饮、医疗救助、便民服务为一体,赢得了老百姓的口碑,也让村支书尤淑凤心里松了一口气。“2013年我们刚开业的时候70岁以上来就餐的仅13位,如今增加至42位,我们也希望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所以,从一开始定位为居家养老模式后,我们这几年也在不停地提升与改进。” 尤淑凤说。

  居家养老,大家都认为那是城里人的事,农村老人都和儿女住,能有啥问题。其实不是这样。所谓居家养老,就是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依靠,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决日常生活困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主要形式为由服务人员上门为老年人开展照料服务,或在社区创办日间服务中心。

  2013年7月,位于赤鲁村的本市首家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动工。2个月后,赤鲁村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正式开门,成了集视听、娱乐、阅读、购物、体验、餐饮为一体的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这里有图书阅览室、休闲娱乐室等,还有能够凭养老助残券购物的爱心超市,老人不用出村就能购买生活必需品。当然,最受老人欢迎的是老年餐厅。每天7点提供早餐,12点午餐,17点晚餐。腿脚不灵便的,中心还负责送餐进门,不需要额外费用。

  “2018年5月,在养老中心设村卫生室,由镇卫生院派医生到卫生室坐诊,平日为村民进行健康体检,如果老人有个小毛病也能及时就诊。今年,养老中心又增加了便民理发服务,凡在老年餐厅就餐的老人,免费理发,是本村户籍的村民,也可享受优惠价理发。此外,如果家庭比较困难的,来驿站就餐的年龄也适当放宽到65岁;同时也为本村8户高龄老人免费安装‘居家养老E键通电话,提供紧急医疗救助’;同时我们也以此为桥梁,成立北京长亦兴赤鲁民俗旅游专业合作社,恢复自身的造血功能,让养老中心的服务能够进一步提升。”尤淑凤说。

  在她的努力下,赤鲁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逐渐形成了“白天集中服务,晚上回家居住”的农村居家养老模式,有效地缓解了老龄化带来的养老压力。在她的带动下,长子营镇至今已有10个村开设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并在长子营镇设立了服务驿站,对其进行统一管理。

  对于下一步的打算,尤淑凤坦言:“让养老中心的服务质量、服务水平更加的专业化、规范化,把赤鲁村打造为生态养老村,有更多的老年人来这里养老。不单单是居住,更多的是老有所乐。”

  谷书利:孝文化+产业模式

  提到青云店镇孝义营村,“孝心馒头”名满京南。“孝心馒头”源于清朝康熙年间,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这里有个历史典故:清朝年间,一位儿媳妇儿因为孝顺婆婆,把家里的白面都省下来给婆婆蒸成馒头,而自己只是吃些红薯、高粱之类。如今的孝义营村仍然传承着爱老、敬老的传统美德,也延续着纯手工蒸制“孝心馒头”的习俗。自此,“孝心馒头”就成了孝义营村的一个特色。

  为尽快将“孝心”传统手工馒头制作经营起来,该村先选取了3户农户作为“孝心”传统手工馒头制作试点户,将本村自产的石磨面发放到农户进行制作,同时支付加工费用,再由村委会统一销售。据谷书利介绍。“孝心”馒头推出后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随着订单的不断增多,青云店镇党委、政府逐步引导“孝心”馒头走向专业化规模化的集中生产模式。“2013年,组建了一支由全村‘40、50’巧妇组成的‘孝心’传统手工馒头专业制作队伍,并由镇政府投入近400万元,建成了960平方米的孝心馒头加工厂,其中主题餐厅200平方米,可接待6桌客人。” 2014年该村域小麦种植370亩,年生产“孝心馒头”400万个,售卖石磨面粉2万斤,吸引游客5800人次,村民人均收入18200元,较2013年提高了10%。2017年底,孝义营村为全村270人发放216万元的福利款,人均8000元。从最初的村集体资产为负数,到如今的近2000万元,谷书利带领大家尝试的这种以孝道文化为支撑,调动村民多方参与,将农村基层管理、带动致富、产业发展、为老服务等融为一体的新型养老模式,切切实实地树立了良好的家风、村风,更是缓解了农村养老的压力和负担。

  时间回到1999年,村里负债累累,谷书利从大队出纳高票当选村书记,作为土生土长的孝义营村人,他比谁都想赶快改变现状。于是,他就从最基础的吃住行着手,对村里的硬件设施进行了改造:完成村里20多条街道硬化工作;安装太阳能路灯;建成太阳能公共浴室;建设秸秆气化站,使村民用上清洁能源;2014年完成全村125户“煤改电”工程;绘制文化墙,建成村南孝心公园……

  如今,“孝心馒头”产业链已经成熟,除了有固定的销售点外,还与华联集团达成合作关系。“我们每天向市场输送的馒头,多则可以达到4万只。”在可观的收益基础上,2017年,乡情村史陈列室建成,把孝义营村的馒头文化、孝义文化通过这种方式记录并传承下来;2018年村里建成了1500平方米的老年驿站,为村里65岁以上的老人提供日间照料服务,成功举办2018年大兴区首届“孝满京城、德润人心”重阳节、敬老月主题活动。下一步,“我们还是想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将‘孝心馒头’品牌效应最大化,进一步充分挖掘孝心文化,让孝义营村的孝文化能够走得更远。”谷书利说。

  百善孝为先,无论是居家养老,还是孝文化+产业的养老,尤淑凤和谷书利身体力行地诠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温暖着周围的每一个人。良好的家风、村风也在此过程中春风化雨般的形成,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大兴人。

责任编辑:霍然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