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在认识彝族歌唱家曲比阿乌之前,就对彝族服饰的美丽印象颇深,当我真的走进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时,立即被曲比阿乌的姐妹们身上艳丽多姿的彝族服饰惊艳了。意想不到的是,彝族服饰竟然这样多姿多彩,风格独具,形态有数百种,而且都是彝族同胞在劳动生活中的独创和原创。正是绚丽多彩的彝族服饰,将中华民族的民族服饰文化宝库装点得百媚千黛,气韵万千。
前不久,我因为参加长江寻根溯源活动来到了慕名已久的西昌市。西昌以“卫星城”闻名,始建于20世纪70年代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自落成起便吸引了世界的目光。作为我国首个对外开放的航天发射场,这里从1984年正式启用以来,已接待数百万海内外游客。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这里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的多个“第一”,在远征太空的长征路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西昌市还是彝族同胞的重要集聚地,彝族同胞吃苦耐劳,同其他28个民族一起,用辛勤和智慧建设着西昌,富庶着西昌,让这片秀美的土地仪态万千。
为了迎接长江寻根溯源采风团的到来,西昌市文化和旅游部门为我们在著名的火把广场举办了彝族歌会,曲比阿乌的姐妹们,身穿迷人的彝族服饰,用彝族山歌舞蹈和美酒欢迎我们。
身穿彝族服饰的姑娘们在舞台上翩翩起舞,她们面容俏丽,身材姣好,宛若云霞一般给了五湖四海的游客以诗情画意。她们穿着的彝族服饰,缤纷多彩,令人目不暇接。在彝族民歌中,用优美的歌韵,对彝族姑娘进行了完美诠释:“美丽的姑娘,黑漆漆的辫子,水灵灵的眼睛,眼睫毛像夕阳;秀长的鼻梁,薄薄的嘴唇;有蜂王一般的腰,有一对天鹅似的脚;蜜蜂绕花飞,小伙子绕着姑娘转,多情的眼睛双双落在漂亮姑娘的身上……”这些美丽的彝族姑娘穿戴上美丽的彝族服饰,人与服饰相映生辉,组合成一道独特的民族服饰风景线,美不胜收,让人陶醉而且赞叹不已。
在我国56个民族中,彝族同胞勤勉奉献,他们创造的服饰文化底蕴深厚,令人痴迷。说起彝族服饰,西昌民俗专家李先生充满了敬重:彝族服饰确实很美,种类也很多。彝族同胞传统中就有“十里不同服饰”的说法。在彝族服饰文化中,在服装风格上就能看出一个人生活劳动所在地的地域和文化习俗。比如大凉山的昭觉县,那里被彝族同胞称作服饰之乡。仅仅这一个县,彝族服饰种类就有上百种多。很多法国、意大利的服装大师都慕名来这里参观学习,寻找服饰创作的灵感。
李先生的一番话让我们欣喜万分,原来彝族服饰有着这样的魅力,让世界的服装大师也为之倾倒。李先生告诉我们:彝族分布广,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广西、海南的高原与沿海丘陵之间。因地区的不同,彝族同胞的服饰也不同,有各自不同的款式、纹式、质地,款式有300多种;有性别、年龄、常装、盛装的区别;还有婚服、丧服、祭司服、成服等各种专用服饰。
历史上,由于彝族支系众多,居住分散,因此,各地服饰区别明显,样式各异,带有浓厚的地域色彩。凉山不少地区四季冷凉,气候变化不大,所以彝族服饰季节性不强,彝族同胞常年穿着察尔瓦(披衫)。察尔瓦,彝族同胞称之为“瓦拉”,形似披风,用捻制的粗羊毛线织布缝制而成,一般13幅,每幅宽七八厘米,多染为深蓝色。以圣乍地区的最为华丽,边缘镶有红、黄牙边和青色衬布,下边吊有30厘米长的绳穗。披毡用两公斤左右羊毛缝制而成,薄如铜钱,折以6厘米宽的皱折,一般为30至90折,上方用毛绳收为领。多为原色或蓝色。察尔瓦和披毡是彝族男女老幼必备之服,白天为衣,夜里做被,遮风雨,挡风雪,其中渗透着彝族服饰的实用性,是彝族同胞在劳动中的创造。
据介绍,在彝族服饰中,广泛地使用了刺绣这一艺术。刺绣的种类繁多,在大衣、短衫、裙子、坎肩、披毡、头帕、缠帕、帽子、围腰、背包、鞋子、鞋垫等上面都绣上各种图案,图案工艺独特、用色大胆、构图精美、风格多保持着各自传统文化特色。彝族人还喜欢佩戴各种耳环、领牌、首饰,材质尤其以银、蜜蜡珠为主,真是丰富多彩,琳琅满目。彝族同胞的生活,因为这些美丽,生动至极,同时也表达着彝族同胞对美的追求和生活向往。
和我们一同参加长江寻根溯源采风活动的一位研究彝族服饰的专家,到了西昌一如回到了熟悉的家里,这已经是她第10次来西昌了。她与在火把广场上演出的彝族姐妹们十分熟悉,有的还能叫上来名字。她与演出结束的彝族姑娘们在舞台边上拥抱,看到这一幕我们羡慕不已。
这位专家手捧着她买下的一件彝族女装爱不释手。她告诉我们,彝族妇女一般上身穿镶边或绣花的大襟右衽上衣,戴黑色包头、耳环,领口别有银排花。除小凉山和云南的彝族穿裙子外,其他地区的彝妇女都穿长裤,许多支系的女子长裤裤脚上还绣有精致的花边,已婚妇女的衣襟袖口、领口也都绣有精美多彩的花边,尤其是围腰上的刺绣更是光彩夺目靓丽怡人。
这些知识,是一般人所不会了解和掌握的,只有深深热爱彝族服饰文化的人,因为被彝族服饰所浸润,所以才能对彝族服饰文化的内涵了如指掌,如此地谙熟于心。
2014年11月11日,彝族服饰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此,彝族服饰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离开西昌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买了一件察尔瓦,长江寻根溯源长路漫漫,我们用彝族的“瓦拉”遮风挡雨。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