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郊乡村产业振兴七种模式
时间: 来源:美好生活-中国农村网 作者:牧之 字号:【

  今年6月28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意见中指出,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乡村产业根植于县域,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以农民为主体,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地域特色鲜明、创新创业活跃、业态类型丰富、利益联结紧密,是提升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产业。要充分挖掘乡村多种功能和价值,聚焦重点产业,聚集资源要素,强化创新引领,突出集群成链,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培育发展新动能,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推动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格局,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本着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市场导向、政府支持;融合发展、联农带农;绿色引领、创新驱动的原则,力争用5—10年时间,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增加值占县域生产总值的比重实现较大幅度提高,乡村产业振兴取得重要进展。乡村产业体系健全完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明显,绿色发展模式更加成熟,乡村就业结构更加优化,农民增收渠道持续拓宽,产业扶贫作用进一步凸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兴旺,把产业发展落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这是农村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治本之策。本刊通过梳理目前京郊乡村产业发展较好的一些经典案例,总结出乡村产业振兴的七种模式。当然,由于本文考察范围有限,在搜集案例时难免挂一漏万,京郊乡村产业振兴模式必然不仅限于这七种,本文期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可借鉴的内容和思路。

  一村一品+电商产业模式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按照《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及2018年北京市农村工作会议的相关要求,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开展了“一村一品+电商”试点工作。围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共同开展电商营销实践和品牌经营活动。

  柳庄户村位于龙湾屯镇南部昌金路南侧,村域面积1196亩,耕地面积505亩。先后引进了欧菲堡酒庄、分享收获农场、八宝葫芦艺术庄园等企业,有效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解决了农民就业。柳庄户村根据自身特点和需求,明确北京翠柳农产品产销合作社为运营主体。形成“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行模式,积极开展利益模式创新,打造利益共同体。

  2018年7月, 北京悦遇纷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与柳庄户民俗村对接,合作实践探讨“一村一品+电商”带动农民增收的新模式。该公司利用其“美著乡村游平台”,开展柳庄户村旅游资源开发和经营活动。该公司和合作社一道,先后做了项目策划、品牌设计、公众号深度开发、商城系统开发、线上线下培训等工作,实践了“一村一品+电商”的模式。

  平台搭起来了,客源除了本村公众号,还有一个主要来源就是村史馆。柳庄户村村史馆2017年1月正式开馆至今,年接待参观人数1.5万人次。村史馆具有稳定的客流,加上柳庄户公众号积累的粉丝,成为开展“一村一品+电商”,发展乡村旅游的主要基础资源。

  2018年9月,柳庄户村举行“顺义首届丰收节门票免费送活动”,以柳庄户为中心,形成欧菲堡、葫芦牛、巧嫂、柳庄户村史馆、焦庄户地道战等近10个景点的特色农业旅游文化联合“大派对”,线路影响力不断扩大。在这一过程中,电商平台充分引流,有力推动了旅游服务和产品销售。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实现了由“一村一品+电商”到“一村多品+旅游”项目转化,实现了一个村里的多个旅游产品打包成套餐路线销售,为各方都带来了好处。

  柳庄户村在发展“一村一品+电商”过程中,注重发挥特色产业基础优势,充分利用财政资金引导作用,调动社会力量积极性,撬动社会资本投入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实现多方合作,共同受益。该模式中,通过实施主体与运营主体通力合作,全面放大受益主体范围,带动周边企业和园区共同分享利益,形成了合理的分配机制。

  柳庄户“一村一品+电商”项目执行中,并未直接投资到葡萄这一特色产业。相关资金并未直接用于扩大生产规模、推广先进生产技术或者开展葡萄产品营销,而是将资金主要用于农旅结合的旅游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在产业融合发展中,注重整合周边地区乡村旅游资源,实现一体化打造乡村旅游精品线路,通过扩大宣传,增加游客引流,进而带动一村一品特色产品产销。通过产业融合做大消费市场,引导特色产业转型升级是其重要经验。

  柳庄户“一村一品+电商”项目的一个重要原则是确保集体收益。由合作社按照章程拟定的方式,在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间进行合理分配,以这种方式增加村集体收益,确保了村集体经济利益,对持续壮大集体经济作出了贡献。

  在新时代背景下,推动一村一品发展要适应新形势,开辟新领域、探索新路径,持续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不同专业村因资源基础、主导产业、经济水平等差异,发展需求多种多样。实施“一村一品+”需要围绕特色产业这一核心,扩大支持范围,就不同村庄特色产业发展所急需的要素和内容,针对基础条件、绿色发展、品牌建设、科技支撑、经营主体、营销路径等提供专门的支持和引导资金,推动乡村产业持续发展。

  企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等经营主体在乡村产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在“一村一品+”建设中,要充分发挥企业、合作社等积极性,在明确“一村一品+”项目村级实施主体后,要引导其通过筛选确立企业化的项目运营主体。要积极发挥运行企业市场敏锐、资本雄厚、技术领先、管理先进等优势,从资源开发、品牌培育、主体联合等方面,促进本地资源与外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融合,搭建特色产业融合发展平台,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产业发展。要加强各级政府对“一村一品+”项目指导,鼓励运行企业和参与企业增加投入,确保“一村一品+”项目建设能够持续收益。

  “一村一品+”作为推进北京乡村振兴,推动产业兴旺的重要抓手,要加强与各级各类政策和措施的衔接,将乡村产业发展、科技推广、环境整治、乡村治理等内容统筹安排,尤其是在各种示范创建中,优先对纳入“一村一品+”范围的村予以支持,在全市乡村振兴中起到以点带面,示范引领的积极作用。

  村集体组织带动模式

  顺义赵全营镇北郎中村位于顺义区西北部,是镇域规划中心村,有816户、1646人,土地面积4500亩。2017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万元。

  北郎中村集体组织经济发展稳定持久而又强劲。以前,北郎中村村民一直是以种粮为主,随着以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开端的农村改革不断深入,村民才算解决了温饱问题,但初期村民增收仍很困难。1985年,由10户村民每户出资1万元,以股份制形式建成了村面粉厂,当时企业只有100多平米的厂房,5台小型面粉加工机械。面粉厂投产后经营得红红火火,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到1992年资产由10万元增加到60多万元,发展后劲十足。面粉厂的经济效益增长很快,股东年年分红,这几户村民在村里率先富裕起来。从1993年8月份开始,北郎中村在首先统一党员干部思想认识的基础上,决定在全村推行股份合作制。通过动员,干部群众解放思想,提高认识,转变传统的经营观念,并请面粉厂的股东现身说法,使村民解除疑虑,积极参与到企业改制中。股份合作制初见成效,企业发展壮大了,集体经济实力增强了,农民也得到了实惠,找到了新的致富路。

  近年来,北郎中村围绕“美丽乡村建设和打造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园”这个发展目标,从“发展绿色经济、营造绿色环境、奉献绿色产品、共享绿色生活”的发展理念出发,确定“生产、生态、生活、示范”四位一体的发展定位,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促使一、二、三产有机融合、协调发展;以股份合作制形式组建的北郎中农工贸集团,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发展和村民持续增收,促进了各项公益事业健康发展和村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北郎中村先后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村、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全国绿色小康村、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国家级生态村、全国生态文化村等荣誉称号。

  在北郎中村各项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带动村民就业增收中,花卉产业作为该村龙头企业,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北郎中村花卉产业于1998年开始发展,经营土地面积2000亩,拥有智能温室和日光温室20余万平方米。发展过程中,围绕创新农业、都市农业、科技农业的发展思路,坚持以科技为依托,加强与北京农林科学院、北京园林研究所等科研单位紧密合作,经营规模不断发展壮大,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形成了以时令花卉为基础、高档花卉为特色、优质苗木为补充、绿化工程为主导的产业布局。并于2002年在本行业中率先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6年在全市花卉行业中首批被认证为北京市花卉生产标准化基地,先后被评为全国苗木行业知名企业、北京市名优花卉生产基地、北京市花卉育种研发创新示范基地、北京市特色林木种苗基地和百万市民走进京郊百花园定点单位。近年来,承接并高标准完成了2008年奥运会的鸟巢、水立方等奥运主场馆,北京中轴路、奥运大道、三环、四环,2009年国家60年大庆和第七届全国花卉博览会等重要工程的绿化和花卉布景任务,常年为首都机场、中国纪检监察学院等几十家大型企业单位提供高标准的花卉、绿植租摆服务,取得了良好的品牌效应和经济效益。建成了集菊花资源保存、品种繁育、观光旅游、科普教育、菊花品种展示和弘扬菊花文化为一体的“北京市花—菊花文化产业园”,是2013年全国菊花展中菊花新品种和弘扬菊文化的重要展区。

  以荷兰黛丽芙菊花育种有限公司为科技依托,北郎中村于2011年实施了“鲜切菊出口与种植示范基地”项目,现已有10000平方米智能化温室用于鲜切菊生产,具备年出圃鲜切菊100万支的生产能力,产品销往北京、上海、广州、香港等十几个省市地区,形成了良好的产品市场网络和市场环境,已成为北郎中花卉的重要经济增长点。由于北郎中鲜切菊品质优良,种植标准化水平高,在2013年第八届中国花卉博览会上,所生产的“绿安娜”、“桔乒乓”、“安娜”、“瑞多斯特黄”、“丹特黄”、“粉乒乓”等6个鲜切菊品种分获切花类的金奖、银奖和铜奖,大幅提升了北郎中鲜切菊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

  近年来,又大力发展蝴蝶兰花成花及种苗生产,形成了蝴蝶兰种苗年产量可达50万株、成花30万株规模。北郎中已经成为京郊村级花卉产业中规模最大的基地之一。

  根据北京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结合“疏解、整治、促提升”,结合北郎中村花卉产业资源,大力发展以生态农业为基础,以农业文化为核心,以传承郎中文化为特色,以健康养生为主要内容,与现有花卉等产业相融合、与美丽乡村建设相融合的观光休闲农业,为消费者提供休闲、观光、体验等服务,实现农业产业的多功能、高效益。目前,北郎中村已初步建成鲜切菊产业园、蝴蝶兰产业园、果蔬采摘基地,今年的迎春花展和特色食用农产品展销会,吸引了大量市民观光旅游。

  村集体与社会资本共同撬动模式

  干峪沟村,位于北京市密云区北庄镇,这里格局依旧,传统风貌犹存,几十座民居均为半世纪以上老屋,多数有百年历史,古朴自然,建材多为山石和当地树木,不加水泥而用石灰和黏土垒砌,一家一院,户户不同,高低相间,错落有致。古树老井山花、石磨草屋篱笆,让人陶醉在“山深人不觉,犹在画中游”的意境。上万亩的原始次生林使这里成为天然的野生动植物栖息地。虽然生态优越,但地处偏远,干峪沟也难逃日益荒凉、日渐凋敝的命运。随着村民老龄化,年轻劳动外出打工,造成土地和山场无人打理,全村43处宅院,大多处于闲置状态,村庄空心化的程度日益加深。变化发生在2013年,仅仅几个月的时间,干沟峪就从一个穷乡僻壤的小山村,变成了山里寒舍乡村酒店。

  “山里”项目利用闲置土地和废弃的宅基地,以北庄镇干峪沟旅游专业合作社为主体,把这部分资产开发并经营,整合资源及劳动力,使之产生效益,从而给当地老百姓带来土地(宅地)租金、工资收入以及效益分红等几部分的收益,提高百姓收入。

  村内先后完成了电力设施、河道治理和道路拓宽,还增加了路灯、照明设施和停车场等,原本破败不堪的农家小院和杂草丛生的田地,经过修整成为古朴厚重、野趣天然的高端乡村旅游基地,走上了可持续发展之路。

  村里成立旅游专业合作社,推动土地、房屋流转起来。在不改变所有权、承包权的前提下放活经营权,村民以自家的房屋、果树和土地自愿入社,化零为整,再委托企业统一运营管理。预计每年人均增收两万元,在企业就业的社员,年收入甚至可以超过五万元。村民有了收入保证,还不用自己先期投资,对这种运营模式非常欢迎。

  引进优质社会资源,确保资产良性经营起来。企业垫资、投资房屋改造。截至2013年9月,干峪沟改造完成了庭院10处,每个庭院都包括至少两个标准间,可以提供24小时热水,并采取地暖供暖;中餐厅1处,可以提供100人同时用餐;并已完成了24小时监控系统、wifi无线宽带的全覆盖,客房与总台的电话系统等。累计投资超过3000万元。

  促进本地劳动力就业,将农民组织起来。安排社员、村民就业。北庄镇政府协调企业拿出合适的岗位优先安排社员就业,为农民带来了土建维修、客房服务、安保巡逻、卫生保洁、农场耕作和果树管护等力所能及的工作。项目还吸引了本地青年回流。现在山里寒舍的客房部主管、餐饮部主管和大客户经理,都是北庄镇土生土长的子弟,曾经在外上学和就业,现在回到父母身边,拿着和城里一样的工资,干着一份体面舒心的工作,相信以后还会有更多的农村青年来这里求职。

  “山里”与马来西亚雪邦黄金海岸棕榈树度假酒店已签署协议,成为战略发展联盟,在市场运作以及经营管理上引入马来西亚团队,使项目在诸多方面达到国际水准。

  通过“山里”项目的运营,开发单位欲将项目打造成一个山谷乐活的休闲酒店品牌,扩大其在京郊山区旅游方面的影响力,把相应的投资、开发、运营及管理的经验系统化,最终能在京郊山区形成连锁式运营。未来还将延伸“山里寒舍”品牌,并从开发经营逐渐转移至投资管理领域,使项目发展得更长久深远。

  “山里寒舍”通过对地区文化的了解,充分挖掘文化内涵,开发特色产品,并将其贯穿于整个服务过程中,感染和吸引游客,打造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核心竞争力,真正成为与乡村风情、民俗文化和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的绿色、科技、人文的北京一流乡村生态旅游基地。2014年干峪沟村荣获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称号,是全国29个特色民居村北京唯一入选单位。

  综合发展模式

  金叵罗村隶属密云区溪翁庄镇,位于密云水库南侧1.5公里,村域面积7.83平方公里。全村有村民1040户,共计2400余人。村内现有耕地3000余亩,平原造林800亩,山场7000亩,樱桃采摘园600亩。

  金叵罗村通过统一流转土地、成立专业合作社、规模经营、集中宣传、打造特色等方式,不断探索适合本村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目标是建成集观光采摘、农耕体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现代休闲观光农业庄园。同时,按照溪翁庄镇“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打造民俗旅游的特色品牌产业,结合谷子大力发展民俗旅游业。

  近两年来村内发展小米特色种植业,谷子种植1000余亩,年经济收入超过500万元,村庄社会秩序稳定,为该村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村内通过签订流转协议流转土地1700亩,成立了北京禄存小米种植专业合作社,入社成员900多户,涵盖全村近90%的农户。以“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走“规划化,集约化、专业化”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子,引领农民进行有机杂粮种植。日渐完善的合作社管理,把村民有效组织起来,土地的有序流转都为适度规模经营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金叵罗小米作为密云区“八大特产之一”,曾为皇宫贡品。此米金黄剔透、色泽诱人、滑润爽口,口感细腻,伴有清香,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专业合作社严格按照绿色种植模式标准生产,增施农家肥和有机肥,生物防治病虫害,人工除草。为保证小米美味营养不流失,至今保留传统手工收割、石磨碾压、风车车谷等加工方式。现已注册了“金叵罗小米”品牌,并在首都市场赢得较好的声誉,已通过绿色食品认证。

  小米的种植带动了以民俗经营为主要内容的休闲产业发展,发挥贡米的品牌效应,大力发展具有本村特色的贡米打包饭,将特色农产品和民俗旅游相结合,民俗户收入明显提高,还积聚了强大的发展后劲。开展了以体验农事、融洽亲情为主题的“金谷开镰节”,以农耕体验为主的现代休闲园,通过对外出租的形式,吸引城市人群到村“开心农场”开心种菜。让市民体验农耕的乐趣,食用放心蔬菜,这种方式每亩收益可达1万元,种植收益大幅增加。

  作为京郊村庄,能够保持如此规模的传统农业种植,并且保持着传统的耕作加工方式,以确保优良品质,已经是十分难得了,而且还通过“一品”带动了整个村庄休闲产业的发展,为全村2000多村民打开了一条充满生机的致富路。金叵罗村在探索新形势下农村农业发展的新路径,这对那些仍旧保有一定农业资源的村庄以及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的村庄都有积极的示范作用。

  外部资金撬动模式

  司马台长城脚下的密云古北水镇将北方的青山绿水、长城古镇与“江南水乡”的特色相融合,吸引中外游客竞相游览。从2014年开业至今,古北水镇的经营业绩“一路狂飙”,令人咋舌。2014年,古北水镇的游客接待量为98万,实现旅游收入1.97亿,2016年,游客接待量达到245万,实现旅游收入7.35亿。

  “古北水镇2010年落户密云县,就建在司马台村,2014年开始正式运营。”密云县古北口镇旅游办负责人介绍,这座占地9平方公里的综合旅游项目,将山水、长城、古镇、水乡融为一体,有“北方乌镇”之称,第一年运营就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亿元,占全县景区综合收入的“半壁江山”。

  徜徉在古北水镇间,亭台楼阁,小桥流水,仿佛把人带进了江南水乡。同时,这里还有长城书院、古北镖局、梨园客栈等典型的边塞特色民居,原汁原味展示着北方地区的民俗风情。

  古北水镇落户前,司马台村所在汤河沟域虽然有司马台长城、紫海香堤薰衣草庄园两大著名旅游景点,但沟域旅游一直不温不火,年接待游客量仅为25万人次。2014年古北水镇正式营业后,汤河沟域年接待游客一下子激增到100多万人次。不仅是汤河沟这条小沟域,在古北水镇的带动下,密云东北部最大旅游沟域——司马台雾灵山沟域去年游客量也增加了1倍多,旅游综合收入达到3.15亿元。

  古北水镇也直接带火了与之比邻而居的密云古北口镇司马台村的民俗旅游。开业当年村里接待的游客就有14万人次,平均每个民俗户都有八九万元的纯收入。

  司马台村位于密云深山,距离北京城区约130公里。这么偏僻的小山村如何能引得游客纷至沓来?

  司马台新村坐落在一片苍翠的群山脚下,距离景区不到2公里。游客大老远来了,很多有吃饭、住宿的需求,这里便“近水楼台先得月”。新村里家家户户都是青灰色的二层小楼,门楼上挂着醒目招牌,户户门前繁花似锦,煞是好看。

  “古北水镇建设,占了我们村的地,老村拆了,现在全村500多户,住的都是新盖的小别墅。”村党支部书记吕大如说,新村建设从一开始就考虑到了今后民俗旅游的发展需求,不管多大户型,都尽可能多预留了客房。

  46岁的蔡兰侠是经营着自家170平方米大宅子的民俗户,楼上楼下5间卧室,自己住一间,剩余全作客。据介绍,所有民俗户接待用的床单、被罩都是统一配备的,床单上还印着“密云旅游”的醒目字样。民俗户布置雅致、整洁,不输城里的三星级宾馆。一年到头,司马台村几乎没有游客断档的时候。前阵子端午小长假,蔡大姐家天天宾客盈门,爱人、孩子一起上阵,每天都要从早上9点一直忙到晚上10点。

  守着古北水镇,客源自然不用愁。但密云县旅游部门还有更长远的考虑,“要真正留得住客人,还得把民俗旅游的档次提升上来。”县政府提出“一个民俗村就是一个乡村酒店”,将民俗游服务标准向酒店看齐。村里成立了民俗旅游专业合作社,全村215个民俗户的床上用品由专业合作社统一配送、清洗。各民俗户客房的家具摆设,直至窗帘、装饰画、灯具等,由专业合作社统一配发;收费标准也由合作社统一制定。

  镇旅游部门还开设了厨艺、礼仪、食品安全等培训,过去只知道和庄稼地打交道的农户们,很多都获得了烹饪等专业等级证书。不仅是司马台新村,据初步估算,古北水镇呈现的蝴蝶效应,已带火了古北口村、河西村等附近七里八村700多家民俗户,以及蟠龙山长城等10多个景点景区。大项目带动,密云深山旅游方兴未艾。

  民宿发展模式

  黄山店原名桃叶口,因地处形似桃叶的狭长山口而得名,后因村东北山上的黄山崖而更今名。早先,知道黄山店的不多,而知道坡峰岭的人却不少。坡峰岭位于北京房山区黄山店村,海拔370米,总面积约2000亩,是远近闻名的红叶观光区。每年秋季,漫山遍野的红叶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纷至沓来,每当这时,原本寂静的小山村黄山店便开始热闹起来。

  然而,与今天的人气旺盛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在被开发利用之前,坡峰岭曾长期被当地人戏称为“破破岭”。与之毗邻的黄山店村在2009年之前,长期以开采、销售石灰石为主要收入来源,每年可以为村集体创收300多万元,虽然村民借此脱了贫,但常年开采造成环境压力却不容乐观。“那时村里的空气很脏,洗干净的衣服晾在外面,很快就会沾满灰尘。”50岁的黄山店村民杨金红回忆说。黄山店村党支部书记张进刚早早就意识到,采矿不是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寻找到新的收入来源势在必行。“我当时想,随着经济发展,城里人越来越富裕,到郊外旅游的需求就会增加,如果把这座山峰打造成一个旅游景点,或许能吸引来一些游客。”张进刚说。

  从2006年开始,张进刚参观、考察了许多全国知名景区,学习管理经验,为发展黄山店村的生态旅游做准备。2009年,黄山店村党支部正式决定开始建设坡峰岭景区,并于次年关闭了石灰石矿场。“当时的主要工作包括建设6公里左右的环形登山步道,以及对一条经过村子的、填满垃圾的泄洪渠进行清理,并在两岸种植花草,打造成景观河。”张进刚说。

  对于这一决定,村民们起初很不理解,抱怨这是“把钱白白扔到荒山、扔进河沟”。但张进刚并未气馁,他一次次召开会议,苦口婆心地向村民宣传保护环境、绿色发展的新理念。

  2009年至2013年,坡峰岭景区一边建设,一边免门票试营业,借助游客的口口相传,坡峰岭逐渐火了起来,成为首都市民赏红叶的主要去处之一。随着游客的增加,黄山店村接待能力的不足凸显出来,发展旅馆配套设施成为必然选择。有大型旅游企业找到张进刚,建议拆掉民宅腾出土地盖酒店,遭到了他的拒绝。

  “保持住特色文化,村子才有生命力,传统民宅是黄山店面貌的一部分,必须予以保留。”

  为利用传统民宅,黄山店村党支部建设了35栋楼房,绝大多数村民已上楼居住,腾出的300多个院落中,已经有30多个被打造成精品民宿。

  为弥补管理经验不足,黄山店村选择与互联网旅游公司远方网合作,由远方网对民宿进行改造装修、运营、宣传推广等一条龙服务,游客来之前便可以在网上预订房间。

  走进一所名叫“姥姥家”的民宿,内部现代酒店式布局与传统民宅的外貌形成强烈反差。“我们追求的就是兼顾传统的外表与舒适的居住体验。”远方网黄山店项目负责人蔡勇表示。

  在党支部和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2017年,黄山店村实现接待游客40多万人次,为村集体创收2000多万元。

  今年52岁的村民付玉静2009年前与丈夫一起运输石灰石,每年收入三四万元。2010年矿场关闭后,二人带着些许无奈离开了黄山店村进城务工。听说村里的旅游业火了起来,他们于2016年又回到了黄山店村,付玉静当上了民宿管家,丈夫则在餐馆里磨豆腐,两人每年仅保底收入就有7万多元。“当年听说矿场要关了,我们对未来生活感到担忧,就离开了村子,没想到如今不仅村容变美了,我们的收入还实现了翻倍,感觉像做梦一样。”付玉静说。

  被吸引回村的不止付玉静夫妇,1980年出生的刘丽英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北京市区从事酒店管理工作,听说家乡成为美丽乡村的典型,她毅然于2014年返回黄山店村,当起了全村餐饮业的管理员。“我当年离开时,家乡非常贫穷,听说家乡成功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的致富路,我既感到振奋,又感到有责任利用我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帮助家乡发展得更好。”刘丽英说。

  黄山店村的旅游业发展没有原地踏步,而是在不断增加新的内容。20世纪60年代曾有一部闻名遐迩的影片《红色背篓》,讲述的是一位供销社负责人带领职工常年背篓上山送货的感人故事,片中主人公的原型就是黄山店分销店负责人——王砚香。如今,黄山店村围绕“红色背篓”精神,打造红色教育基地,推出了四条“重走背篓路”徒步体验线路,旨在通过“重走背篓路”的活动使广大党员干部了解“红色背篓精神”的历史背景,聆听“背篓”故事,切身感受跋涉于重山峻岭之间的不易与坚持,更好地传承与发扬“红色背篓精”。基地自今年5月成立以来,已接待10余家单位进行党建活动。

  传统文化 复兴模式

  爨底下村位居距北京90公里处的京西古道上,隶属北京市门头沟区,目前是国家AAA级景区。爨底下村拥有500多年悠久历史,在明、清时代,该村所在地为京西贯穿斋堂地区西部东西大动脉最重要的古驿道。爨底下古村被称为古村落发展史的“活化石”,从被发现至今的近30年,各级政府对爨底下村的保护等级不断升高。除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外,爨底下古村还于2003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13年又被住建部公布为“中国传统村落”。爨底下村是一座融自然美、人工美、社会美于一体的聚落环境,具有“活化石”般的珍贵价值,记载着古村发展的历史、先人建村的智慧和创造实践,在村里至今仍保存着各个历史时期的文物和遗存,是极为难得的历史见证。

  1995年,爨底下村开始开发旅游资源,以民俗餐饮和旅店为特色的农家乐休闲旅游逐渐发展得红红火火,石板路两侧家家户户都可接待游客,无数人对爨底下村的农家饭菜和保存完整的古村落流连忘返。20多年下来,全村55户村民几乎全部成为民俗接待户,全村总收入的95%来自旅游业。该村采用了“政府搭建平台+村集体+农户”的旅游经营服务机制,政府实施市政工程、民生工程改造和对外宣传推广,集体宏观调控,农户发展“农家乐”,用市场机制引导村民走集体产业化道路,全村100%劳动力实现了家门口、零距离就业。

  爨底下村有财神化身的关公庙,有盼子的娘娘庙,有保佑太平的观音庙,村民世代相安而居。古村环境与70余套灵巧、精良的山地四合院,见证了古山村曾经的繁荣发达。古村重视宗族、血缘的维系,在推崇爱家爱国思想和伦理道德规范村民行为的教化下,村民历来有报国献身精神,至今村中还保存有韩家子弟在中日甲午海战中的立功喜报。

  爨底下村的物质形态——村落建筑的保护和修缮得到了较髙的重视。非物质文化形态,包括当地居民的生活习俗、起居习惯、饮食文化、地方方言等,也相应得到重视和活态传承,这是传统村落延续独特文化传统的重要载体。爨底下村的民俗文化特色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几百年来的文化积淀与风雨洗礼,使爨底下村的百姓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民俗风情,如过年祭祖祭灶、清明荡秋千,饮食方面有片饽饽、无馅烫面饽饽、京西稻米饭等特色食品。

  爨底下村最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就是房屋的建筑艺术——明清时代的四合院民居:如今,村里完好保留有清代四合院76套,房屋656间,村里的民居依山而建,错落有致,高低自然,由中间高20米的山石护坡分成上下两层,呈扇形向下延展,以放射形态灵活布局在有限的基地上,建筑布局严谨和谐,变化有序。村落的整体布置形似“元宝”,气势宏伟。房屋皆为砖瓦结构,集砖雕、石雕、木雕于一体,形态各异.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该村的四合院除具有传统四合院的一般特点外,还具有小巧玲珑、随地形变化、院落形状不规则、就地取材等特征。峦石原木建造的房屋,山石铺砌的陡峭台阶和街巷,朴实厚拙,虽然有的地方已经破损,却与周边自然地融为了一体……原汁原味的文化形态,使爨底下村在2003年成为北京第一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责任编辑:霍然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