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5年开始,北京市陆续开展第一书记选派工作,由派出单位对结对共建村进行接力帮扶,大兴区坚持把第一书记派驻工作与区域实际相结合,全面统筹、合理安排,为第一书记搭建良好的干事兴业平台。第一书记不但走遍了乡村的每一个角落,更深深地走进了每一个老百姓的心里,交上了一份又一份令人满意的成绩单。
左凌云:学会和村民打交道
盛夏,正值京郊旅游旺季,大兴区北臧村镇巴园子村的民俗旅游更是红红火火:新鲜诱人的西甜瓜采摘、浓郁风情的满族文化墙、改造一新的闲置农宅……农旅结合强力推进让巴园子村焕发了新生。
“既要忙‘输血’,也要促‘造血’,有了新兴产业才能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动全村稳步提升。”巴园子村的第一书记左凌云如是说。
2018年底,左凌云带着别样的情怀来到她熟悉的巴园子村,谁知却吃了一个大大的“闭门羹”。熟悉的人都知道,这里是她2003年到北臧村镇参加工作后包的第一个村,如今再来巴园子村挂职,是巧合还是镀金?面对村民与村干部的疑虑与困惑,左凌云坦诚地说:“我这次回来就是为了学习开展村庄工作的经验,当好一名学生,为美丽乡村提升改造建言献计。”
此后,吃住在村、登门入户,一番摸底后,她心里有了数,也犯了难:村里的经济收入主要靠种植业和民俗旅游业,种植以西甜瓜为主,民俗旅游收入大不如前。年轻人大都搬到城里居住工作,村里剩下的基本为老人儿童。依靠着优美的环境与浓厚的满族文化风情,巴园子村成了北京市第一批美丽乡村;加之自有的土地与市区两级的资金扶持,巴园子村的村民固守着稳定的收入,民俗旅游发展则陷入瓶颈。
在走访的过程中,左凌云发现,村里有大量的闲置院落,但是限于《村民自治章程》的有关规定,闲置房屋一律不予对外出租,导致村民无法赚取房租收入。于是,左凌云便把村民的这一诉求作为首要破解的难题,开始行动起来。她一次次地与镇主管领导沟通汇报,与村书记和“两委”班子讨论商议;查阅各种满族历史文化资料;邀请资深专家到村指点发展规划。最终,初步确定了村庄改造提升方案:将全村各户院落整体建筑风格进行统一设计,打造成特色文化村。谈及此过程中的困难,左凌云打趣说:“可谓是一波三折,理想很丰满,现实很考验人。”
正如左凌云所说,方案很好,但是镇预算资金有限,于是,她又开始和村“两委”一起做大家的思想工作,动员村民自行改造,由村委会成立出租管理小组负责统一对外出租。让她没想到的是,改造方案在代表会上全体通过,但是有意愿参与的农户为零。这个倔强的姑娘并没有灰心,而是“曲线救国”,她借助第一书记的平台联系了平谷区的第一书记们,不仅将巴园子村七一主题党日活动地设在了平谷区抗战遗址,还带领大家到平谷区大华山镇挂甲峪村参观新农村建设,请挂甲峪村的副书记给大家做讲解。
村里的党员亲眼看到挂甲峪村百姓生活翻天覆的变化,改变原貌的热情一下子激发出来了。随后,村内三处闲置院落在去年下半年内完成改造,并以每院每年近十万元的价格(高出周边村队租金收入的50%)租赁出去。与此同时,村委会成立了出租管理小组,与租赁方、承租方签订了三方协议,按照协议内容各收取租赁方和承租方出租收益金额的15%,用于村集体社会治理维护费。这样一来,不仅让老百姓的闲置资产得到了合理利用,增加了农民收入,还为百姓关心的环境卫生和社会治安治理找到了出路,村民的想法也因此发生了转变,纷纷表示出租意愿。考虑到有的家庭收入不高,没有能力自己完成院落改造,左凌云一方面联系社会资源洽谈以装修费用抵减房租;另一方面联系区金融办为农户贷款提供信誉担保。
村民说,“原以为娃娃来是‘搞资历’‘混日子’的,没承想还真办了许多事。”问及左凌云的,她说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了和老百姓打交道,改变他们的思想,必须以情入理;更要感谢村书记巴恩凯和村“两委”的其他成员,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工作方法、管理模式。两年的时间太短,我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
刘颖: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群众富不富,全靠党支部。只要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出来了,就没有办不成的事儿。”
2018年12月,第一书记培训上岗。2019年1月2日,刘颖初来魏善庄镇政府报道,就赶上了魏庄村多名村民在镇政府门口聚集上访。这让还未来得及去魏庄村挂职的刘颖心生忐忑。一番摸底后,刘颖心里犯了难。原来,村里的党支部书记辞职了。再看村“两委”,由于该村支委村委交叉任职,两套班子只剩2个人。
没有党支部书记?那怎么可以?琢磨来琢磨去,刘颖还是认定“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靠党支部。”经过一番沟通,镇政府大力支持并派来一个临时书记,党支部框架建立了。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凝聚“两委”成员力量,拧成一股绳,形成合力。考虑到临时书记同时还担任着镇里重要部门的工作,不能常驻村里,第一书记刘颖主动承担,充分发挥女性特有的韧性和细心,逐一与“两委”班子成员谈心交心,耐心地做思想工作,逐渐打消他们的顾虑,促使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有困难大家一起想办法。
经过深入走访,刘颖基本了解了魏庄村的现状。一是党员总体年龄偏大,平均年龄58岁,年龄最大的党员81岁;女性党员较少,只有4人;党员文化水平较低,初中及以下学历20人。二是不稳定因素开始显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魏庄的和谐稳定。三是由于外来人口增加,村庄环境、安全等方面存在一定隐患。
针对这一系列问题,刘颖把党建引领、组织建设作为工作的首要任务。先是进一步完善支部各项规章制度,用制度管人、管事;再是制定党员学习计划,组织党员前往革命教育基地学习;三是开展党员支部共建活动;四是充分发挥党员亮身份、亮承诺、亮职责的模范带头作用;五是深入村民家中了解选举情况,征求群众意见。终于,魏庄村换届选举顺利完成,班子不但齐全了,还注入了新鲜血液,新当选的支委、村委共有4人,其中40岁以下的年青干部有2人。
班子齐全后,刘颖心里的一块大石头落地了。于是,她和“两委”把注意力转到了村庄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上:党员带头实行垃圾分类、集中整治、定期洒水、防尘降霾、奖惩分明……这一系列举措后,让本就环境优美的魏庄村更加干净、整洁、优美。细心的刘颖还发现,村里老人孩子居多,校车已经严重老化,去镇里读书的学生只能每天骑行在车辆密集的南中轴路上。出于对孩子们安全的考虑,刘颖使用第一书记专用资金,给孩子们换了一辆新的校车,此举不但让孩子非常开心,更让家长们放心。
谈及一年多的经历,刘颖深深理解了农村党建的重要性,更坦言:“这一年半是我人生中特别宝贵和接地气的经历,不但让我得到了历练,更拓宽了以后工作的思路。”
驻村以来,“第一书记”们的表现得到了村“两委”的充分肯定和群众的一致称赞。“我们通过选派乡村振兴工作队,推动了工作力量向农村一线下沉,着力抓党建、惠民生、促发展、强治理、扬正气,通过借助‘外力’修炼村庄发展的‘内功’,切实提升农村党组织的组织力,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大兴区农业农村局的相关人员说。
“第一书记”的优势,是政策熟、信息广、思路宽,当人们感叹农村的巨大变化时,也日益强烈地感到“第一书记”不可或缺的奉献与动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