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山西最北端的天镇县,向北眺望,边塞风光尽收眼底,号称“九边十一镇”的天镇长城像一条巨龙飞腾在塞上崇山峻岭之间,蔚为壮观。而在晋冀蒙三省交界处的外长城起点、有着2100多年历史的古镇——新平堡。
先有新平堡 后有天镇城
天气晴好,路况不错,我们撒欢往前奔,遇到岔路正踌躇间,恰逢一位老乡赶着牛车经过,我停下来赶紧问:“大爷,请问去新平堡(bao)怎么走啊?”老乡回答:“没有这地!”这弄得我一头雾水,又有点不甘心:“就是有长城的村庄。”“你是问堡(bu:当地方言)子啊,就在前面,不远了。”和老乡攀谈中得知,新平堡是个“鸡鸣闻三省”的地界,西北方隔长城和内蒙古兴和县相接,东边与河北省怀安县交界。
据记载,明朝正统年间,蒙古的俺答部落时常南侵,到了嘉靖年间,大同地区的灾难更加深重。为了御敌,明王朝在大同北这一带修筑了100多里的长城防线,设置了防卫机构,这些在漫漫黄土地上崛起的夯土城堡群落,紧扼交通要道,外堡内墩,烽燧相望,形成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为守护大同继而屏卫京师发挥着重要作用。
说起新平堡,老乡的神态立刻骄傲起来:“先有新平堡,后有天镇城。”随着老乡的指点,站在高处远眺新平堡,南、北面阴山皆为自然屏障,地形为典型的“两山夹一川”,加之地处中原与北域分界线上,历史上北方游牧民族时常从此地入侵,在这里修长城筑堡是最不得已选择,因而被称为“三晋北门锁钥”,一点也不为过。战国时期赵国就在这里修筑延陵古城,历代均有沿袭,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明朝军队在此筑新平堡,并驻分守参将,隶属于大同镇,由其统辖保平、平定、桦门、平远四堡,即后世所称新平路四堡。直到清雍正三年(1725年),随着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融合,将天成卫、镇虏卫合为天镇县后,才开始由天镇县管辖。
古阁镇边楼 古街繁华旧
新平堡,是个有着2000多户农家的乡镇,堡城经过多年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残存已经不多了。堡城原有的四门,现仅存北门,虽已残破,但阴刻“镇虏”二字仍在,明朝军事建制的“镇虏卫”即是因此门命名。据传,当时抓住鞑虏斩首示众,首级用筐子或木篓盛着吊挂在镇虏门外。所以,今天仍沿袭迎娶走东门,出殡走北门的习俗。
从北门进入堡内,随意进入一商铺打听新平堡往事,店主人,一个30多岁的年轻人,十分热情,他自我介绍叫王瑞,是土生土长的新平堡人,还是个新平堡历史的民间研究者。为了宣传新平堡,王瑞利用网络和微信平台来推介新平古堡旅游。说话间,他打开电脑,自编的新平网站呈现在眼前,它囊括了村里动态、人文趣事、美食特色、旅游景点等内容,是外界了解新平古堡的重要窗口。
跟着王瑞,首先到了十字街中心的玉皇阁,这是一座三层两檐、歇山顶式楼阁,底座青砖厚实,阁上飞檐舒展,顶部琉璃铺瓦,木构雕花勾栏,方拱形十字过街洞门,十分气派。王瑞说,玉皇阁也叫镇边楼,为明代遗物,万历二十年(1595年)所建,是全堡的制高点。在边镇中央建阁,平时做交通要道,战时充当中心指挥部,同时也供奉安定军民心灵的神佛,意在祈求天帝保佑平安。明代时大同镇边72城堡里都曾建过类似的楼阁,但是多被拆毁,只有新平堡的玉皇阁基本保存了原貌,这也是我国北方现存仅有的一座过街阁,算是历史缝隙中的仅存。
新平堡既是军戍堡寨,也是边境贸易的一大处所,玉皇阁下十字相交的道路,至今仍是车水马龙,道路两边的明清建筑商铺林立。走在新平堡的街上,依然能够听到阵阵吆喝声,锅碗瓢盆、服装杂货摆满了地摊。街道边、案子上摆着猪、羊、牛肉。老字号的糕点铺、酿酒坊,吸引着三省区周边的百姓前来光顾。特别是北街,虽街面仅两步宽,但两边店铺有几十家,原先这里曾有兴隆昌、永和成、中源永等十几家铺面,不少古老的店铺建筑大都被改建或正在改建,原汁原味的古建筑仅存永和成布行一间。过去,长城内外的物资在这里交换,其重要性相当于现在的“广交会”,当时不仅每年有阴历七月初三到十四的年度大市,还有每月的月市和小市。而今,我们置身其间,恍若重回明清时代。
总兵府的照壁 进士弟的院墙
跟着王瑞的脚步,沿路尽是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又高又深的大门、镂花砖雕的照壁、幽闭虚掩的四合院、精美绝伦的木砖石雕,虽然经过了几百年风雨,细节中仍然展现着令人无限遐想的繁华。行走其间,如同走进了一条岁月的历史长河。王瑞颇为自豪地说道,由于曾在明清历史上扮演过重要的贸易角色,新平堡重商之风经年不减,堡内七成人经商,显赫旺族富甲一方,曾将生意做到二连浩特、俄罗斯等地,平遥古城被称为晋商故里,而新平堡也堪称晋北“晋商”的故里。
在王瑞的指引下,我们来到了堡内南街曾经的明代总兵(新平路最高军事长官)马芳官邸,这是一座保存较为完整、透着古韵的高墙大院。总兵府门不大,却很有特色,门柱为砖雕喜鹊登梅、福禄寿、双狮抱喜、马上封侯等,雕刻精美,匠心独具。一进大门,迎面砖刻的照壁更让人惊叹不已,精致的砖雕可谓穷极工巧,赏心悦目。须弥底座,顶上是一连串花瓣精细的各种花草,中间是仿竹框,框内四角是栩栩如生的珍禽异兽,框的正中间则是一幅象征官运亨通步步高升的吉祥图案,每一个装饰细节都蕴含着深长的意味。左右两侧又各有一门,各通一进四合院。从西门一进去,见到了现居于此的孙振彪夫妇,老孙今年已62岁,听他讲述,这个院子是他祖爷爷买的,而他的太爷爷是做布匹买卖的大商人,去年,一个南方人要出一万元买家中照壁,他硬是舍不得,“祖宗留下来的东西,我有责任守护好!”。
沿着小巷一路转悠,走入东街时,一处精美的石头镶嵌外墙引起了我的注意,上面雕有莲花和宝塔等形状的精巧雕饰。王瑞说,这是清代民居殷家大院,俗称进士第。院主人殷开周咸丰十年(1861年)拔贡,1890年,殷开周之子殷世祺拔贡,于是皇赐匾额,上书“父子选元”四个大字,从此,殷家成了有名的书香门第,就是新县官上任也必来进士第拜访。随王瑞进入院内,这所进士第早已不是当初的规模,现存后院正房八间,西房三间,居住着殷家的后代殷春英和母亲,正房里的土炕、大锅台、风箱、木地板完整地保留了清代民居的特色和风格,别有一番风味。
底家的绱鞋匠 王家的糕点铺
走在幽静的深巷里,不时看到七八十岁的老人,或三五成群神态悠闲地漫步,或独坐屋檐之下若有所思。见王瑞陪着我们四处拍摄,都笑呵呵地打招呼,王瑞也是“富爷爷”“善叔叔”“郎伯伯”地一一回应着。看出来我的诧异,他告诉我,新平堡历史上驻军多且来源杂,大江南北的军户兵丁于此成家立业,繁衍生息。随后商贸交流繁盛,成为多民族、多姓氏聚居的地区,所以,常住人口中光姓氏就有100多种,其中不少国内罕见,如善、苍、富、底、原、仲、郎等,是个真正的“百姓村”。如今新平堡村有700多户,2700多人口,虽然姓氏众多,但堡里人却不分你我、亲如一家,在长期的演变中,各个家族相互联姻通婚,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之态。
在新平堡沿街,我注意到这里还存在着已不多见的老行当,王瑞感叹说,虽然生存艰难,但许多村民至今仍操持着祖辈遗留下来的行当:绱鞋的底家、教书的宋家、钉锅的郝家、经商的侯家,以及制糕点的王家和擅柳编的康家……他们过去曾在这一带名声响亮,现在只有老人们还在尽力地维持着,难以割舍。
说话间,一位钉鞋的老人招呼王瑞坐下歇歇,我们刚落座,老人就眼尖地指着王瑞的鞋底说开线了,二话不说要给王瑞把鞋修好。王瑞告诉我,这位老人叫底增月,家里上数好几代都是鞋匠,他15岁开始学徒入行,今年已经85岁。老人深有感慨地说,其实学手艺的时候,他学的是绱鞋,就是把做好的鞋底和鞋面缝在一起,制成成品。那会儿他一个人一天能做10多双。后来人们都穿皮鞋了,他只好改为修鞋。现在他每天都要摆会儿摊,一是为了挣点零花钱,再就是舍不得扔下这手艺。
钉好了鞋,继续前行,我们一起来到了王瑞奶奶家,家虽古旧,却有些来头,门楣上是显眼的“加工月饼”字样,院里还有个废弃的土炉。原来,王瑞的爷爷王艾是当年新平堡周边最有名的糕点铺——云升茂掌柜。今年已92岁的奶奶回忆说,当时云升茂做的桃酥、蛋糕、芙蓉糕、糖枣、提浆饼、麻花,因为选料精、工序多、做得细,最受欢迎。老奶奶抬头看看墙上,顺着她的目光,镜框里镶嵌着“云升茂,本店开设新平堡,东大街路南便是”的糕点包装纸还是那样的鲜亮,而这些都已经成为王家糕点曾经辉煌的印记。
探访新平堡,从边墙古建中读出的是厚重、历史、追忆与想象,从边民后人中体会的是坚强、乐观、淳朴和善良。新平堡虽经岁月沧桑,却永难被人遗忘!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