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妫水河畔世园会的缘故,“妫”字广为人知。《说文解字》:“虞舜居妫汭,因以为氏。义从女,音从为。”据西汉学者扬雄《方言》:妫字可解释为“优美、烂漫、健姣”。《辞海》:“①水名,妫汭,在今山西永济市南,源出历山,西流入河。《书·尧典》:‘釐降二女于妫汭’。②姓,汉代有妫昌。”
妫字——源远流长
“妫”作姓氏,出自五帝之一的虞舜。帝舜继帝尧之后,是黄帝族系最大部落首领,中华文明的先祖之一。妫氏以居邑名称为姓,为有虞氏后裔。有虞氏兴起于燕山一带,虞是其部落图腾。有虞氏聚居于燕山周围的妫水,辖有其地,遂以所居之地为姓氏。“尧帝釐降二女于妫汭,嫔于虞。”妫乃妫水之称,汭为水边之意。当舜还是个平民的时候,就有德有望,部落首领尧十分欣赏他的才干,于是把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他,并让他居住于妫水之滨,行实历练。
“妫”在延庆还有许多美丽传说。其中一则《妫水女》说的是:“尧的女儿娥皇、女英,生在延庆、长在延庆,并嫁给延庆人,和延庆人一起建设延庆。”传说虽与历史有距离,但也并非完全虚妄。元朝翰林承旨大学士刘庚《龙山水谷真大道五祖太玄真人郦君本行碑》记述郦希诚事迹:“予按唐开元碑蔡有邻书,在昔帝尧‘釐降二女于妫汭’实此地也。”郦希诚是元代真大道五世传人,出身妫川望族;龙山水谷即今延庆怀来盆地官厅一带。此“汭”非汭水,而是指妫水弯曲处,尧的女儿就降生在妫水隈曲处。
“妫”至延庆,应与移民文化有关。尧舜故里历来人口集中,朝代变迁必有移民迁徙。落户他乡者念祖怀故,寄望子孙不忘根脉在妫水边上,于是将故乡水名移植新迁之地。关于这点,明代“山西大移民”恰有印证。永乐年间,本地重新开发前废龙庆州,置隆庆州、设隆庆卫,并从山西大批移民,规划地名、建立屯堡。成化年间,山西蒲城(今永济市)谢庭桂,受隆庆州知州李鼒邀请编修《(成化)隆庆志》,记述了当时事情。
妫河——延庆最美的河
妫水,《辞海》的解释是:水名,见“妫汭”。大致有三说:一为乌浒河,源出兴都库什山脉北坡;二是《史记》《汉书》作妫水;三为“妫汭”,在山西永济南,源出历山。然而“妫水”与“妫河”又有什么联系,辞典未说。倒是《新华字典》讲得明白:“妫河,水名,在北京市延庆县(区)。”其实,很早以来,妫河就是自东向西横贯延怀盆地的一条境内河,史上有沧河、清夷水、溪河等称呼。因为妫河古代曾称妫川,后来又以妫川名其地,延庆就与“妫字地名”结下了不解之缘。
那么延庆的妫河源于何处?早在1500余年前,北魏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曾勘察古延庆地区的河流,援引《魏土地记》对妫河做了记述,认为其源头在今永宁镇上磨村附近的金牛山。“沮阳城东八十里有卧牛山,下有九十九泉,即沧河之上源也。”卧牛山在哪里?《魏土地记》载:“山在县东北三十里,山上有道武皇帝庙。”沮阳,在今河北省怀来县大古城村北官厅水畔;县指当时的居庸县城,即今延庆县城;卧牛山即金牛山。九十九泉并非确切数字,是说泉水非常多。上磨村附近的泉水,包括黄龙潭的水,都注入了妫河。所以,郦道元认为这里就是妫河的源头。实际上,黄龙潭等泉水汇成的河,只是妫河的一条支流。
明代称妫河为妫川或溪河,明人对其发源地重新做了勘察,认定它源于海陀山。明嘉靖《隆庆志》记述的文字比《魏土地记》更详实确切:“妫川,一名‘溪河’,在州城南百余步。源自大海陀山中,曲折东流,出古城山口里余入地,自龙湾突出,折而西流,经州境,合沽河,至猪窝入洋河。”从海陀山东麓发源的妫河,如自云端飞下,形成许多瀑布、深潭,然后偎山漱石,穿涧越谷,经玉都山下行,过龙庆峡宛转出山,迤逦于延庆最富庶的鱼米之乡,约百里许注入官厅永定河。所以,延庆早就有“百里妫川”之说。
妫川——延庆的别称
延庆古称夏阳川,何时以妫川命名其地?那还是1200多年前唐代的事情。
关于古延庆建置沿革,一般认为:秦代始设居庸县。西汉曾置夷舆县,与居庸县并属上谷郡。王莽新朝改夷舆县为朔调亭。东汉废夷舆,北齐废居庸,隶新置北燕州(治所今涿鹿县保岱镇)怀戎县。隋朝本地无行政建置,区划仍归怀戎县,属涿郡管辖。
唐武德七年(624年)复置北燕州,贞观八年(634年)改置妫州。随后,地方多战事。武则天垂拱二年(686年),设清夷军于现在的旧怀来城(官厅水库卧牛山下),并移怀戎县治。圣历二年(698年)突厥破清夷军城;长安二年(702年),建新清夷军于旧居庸县城(今延庆老城),又称“防御军”,《新唐书·地理志》:“其(居庸关)北有防御军,故夏阳川也。”天宝元年(742年)“罢州改郡”,妫州易名妫川郡,天宝十四年(755年)从怀戎县析出妫川县,辖域相当官厅流域延(庆)怀(来)涿(鹿)盆地,妫川郡、县治所在清夷军城,清夷水改名“妫水”。不久发生“安史之乱”,历时七年三个月。其后藩镇割据,地区社会动荡,妫川县遂废。
妫川县设置时间虽短,但对延庆历史影响深远。由此“妫川”之名开始使用,不仅有妫川县、妫川郡,安禄山之子安庆绪后来还封其亲信史思明为“妫川王”;原“清夷水”易名“妫水”,妫水河成了正式名称;“妫川”则为整个妫水河流域的名称。
唐乾宁元年(894年)晋王李克用与幽州节度使李匡威,在百里妫川展开鏖战。妫川自此晋燕大战,防御军不存,军屯变为村落。北方奚族、契丹等少数民族迅速崛起。
后唐行政区划为妫州、儒州。辽、金时属儒州缙山县。元代因仁宗诞生此地,延祐三年(1316年)升为龙庆州。次年割怀来县隶龙庆州。明代永乐年间,本地置隆庆卫、隆庆州,妫川地区均属州、卫管辖;公元1567年为避穆宗皇帝年号讳,“隆庆”更名“延庆”。此后“妫川”地名,逐渐衍为延庆别称。
妫水悠悠荡荡,穿越了数千载历史,也见证了延庆的古今文明,养育了延庆儿女,润泽了延庆文化。妫字已然成了“延庆地标性的文化符号”而广为使用,如“妫河森林公园”“妫水人家”“妫川特产”等等。一些现代企业字号,甚至产品名称,也冠以“妫”字;就连地方风味小吃的包装封面,也常以“妫”作商标。“妫”与延庆情缘不断,古今如此,未来也将如此。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