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柳编情
时间: 来源:美好生活-中国农村网 作者:白莉 字号:【

  在北京市顺义区杨镇张家务村,65岁的胡井良是一位柳编高手。笔者走进他家时,看到胡井良正在准备做簸箕的柳条。“我现在天天备点货,在大集上还能卖几个。”胡井良说,他这辈子主要跟柳条打交道,传统手艺伴随他走过了大半辈子。

  柳编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品之一。据记载,柳编的起源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早期,在新石器时代就出现用柳条编织的篮、筐。春秋战国时期,用柳条编成杯、盘等,外涂以漆,称为杯棬。唐代,沧州(今河北沧州和山东宁津以北地区)柳箱已很著名。宋代,人们取杞柳的细条,“火逼令柔曲,作箱箧”。此后,柳编工艺不断发展。传统的柳编品种主要有衣箱、笸箩、簸箕等。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民国顺义县志》载:杞柳产于治东二区(杨镇)沙地中,生长颇速,当年可用,村人采购之,制成罐、斗、笸箩等器销售各地,操此业者唯张家务荆坨等村百余户。

  胡井良说:“屈指一算,编织簸箕的手艺我已经干了50多年了。”他放下手中的活儿,带笔者来到院子里的凉棚,介绍柳编。“柳编的材料是柳条,编织簸箕、巴斗这类农用品,另外还需要两种辅料,那就是竹子和尼龙线。冬天和春天风干物燥,如果不保湿,柳条就会干裂断掉,那就编不成了,所以得提前将柳条浸泡一晚。”胡井良说。

  柳编是个苦差事,常年蹲下身子干活,再加上用尼龙线、牛筋线勒紧柳条需要较大的力气,一个手艺人一天最多能编织出两三个簸箕。笔者看到,胡井良的手很粗糙,手指粗大并有很多裂纹。从老人的手上看得出他大半辈子在柳编这个传统手艺上付出的辛劳。

  低头走出凉棚。说起经济效益,胡井良有些无奈。“过去这些东西好卖,收入还是很不错的,近些年来就不怎么好了。好在现在做柳编的人少,平时我编织出来簸箕,都是街坊、商户直接上门购买。”胡井良有位亲戚在国外,远离故乡,想要一些带有乡土意味的物件。胡井良想来想去,给他编了两个精致的小簸箕寄去。一个小小的簸箕,承载着浓浓的乡情。

  张家务曾是柳编专业村,胡井良的手艺是从父辈传过来的。在他记忆里,小时候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柳编手艺人,张家务村的柳编每逢赶集都会被抢购一空。随着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以及人们生活发生巨大变化,传统的柳编农具也渐渐地被取代,所以柳编这个行当也渐渐地不太为人看重了。在张家务村目前只有胡井良以及他儿子做柳编,长年累月从未停止过的,只有胡井良一个人。尽管柳编利润极低,胡井良始终不愿放弃自己坚守了一辈子的行当。

  胡井良老了,他说要把柳编的活儿继续干下去。因为他知道,这种民间手艺已经到了后继无人的窘境。他说要把这种民间手艺坚持到自己不能动的那一天。“再过些年,恐怕市场上就找不到簸箕这些民俗物件了。”说这话时,胡井良心情有些沉重,也看得出他对柳编这个传统手艺的珍视。

责任编辑:霍然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