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到了巴塘,忘了爹娘”,这句略带俏皮味的顺口溜,是人们对美丽巴塘及“巴塘弦子”的礼赞。
去巴塘,一般人选择从康定启程,沿318国道西行,经雅江、理塘过去,一路平坦顺畅,3个多小时就能到达。我们去巴塘,是沿着人迹罕至的川藏古道一路颠簸行驶,竟耗时七八个小时,但沿途看到了更多的历史遗迹。
这条老路,很多地段是与茶马古道(南线)遗迹重叠交集的。茫茫山野,溪流淙淙,基本上看不到人和车的影子。沿途驿道,废弃已久,有几个村子也早已异地搬迁。翻越扎瓦山,也就是史书记载的大朔山,山势越发陡峭险峻,原始森林郁郁莽莽,峡谷深涧深不见底,盘山道路曲折回绕,加上长久没有养护,路基松散坎坷。翻过海子山姊妹湖,一路下坡,就到了滇藏茶马古道和川藏茶马古道的汇合处——四川省甘孜州巴塘县境内。
这里是“弦子的故乡”
甘孜州西部门户巴塘,位于金沙江上游东岸的川、滇、藏三省(区)结合部,素有“高原江南”之美誉。巴塘,最早见于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清实录》,系藏语译音,意为“绵羊声坝”,含吉祥之意。
1905年,清末最后一任四川总督赵尔丰经营川边,实行改土归流等改革,均以巴塘为大本营。1995年版《巴塘县志》载,清末改土归流时,当时巴塘城内聚集了3.6万人,“几成西康第一都会”,堪称当时康藏高原第一大盛事。
巴塘,自古被誉为“弦子的故乡”,历史悠久,影响广泛。在敦煌莫高窟156号洞窟、拉萨大昭寺壁画上,都可以看到巴塘弦子的曼妙身姿。四川著名作曲家罗念一的《洗衣歌》,也是根据巴塘弦子的舞步和旋律改编的。
巴塘,从所处茶马古道路线看,位于这条古道的中段,也就是云南丽江地区、迪庆藏族自治州、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西藏昌都地区四地交界地。这一带,从宋代开始至今,都流传着茶马古道的许多故事和歌谣。
进入巴塘境内,我们先来到党巴乡。党巴乡距县城还有十多公里。在当地朋友引见下,我们见到了八旬老人次仁顿珠大爷。次仁顿珠年轻时跟父亲做过马帮,被公认为是当地茶马古道的活字典。老人讲了很多关于康巴汉子马帮的故事,但他脑子里记得最清楚的是,很早以前,一群美国人也辗转来到巴塘,他们驮来许多医疗设备,在当地建起了一座医院。医院竣工那天,好些老百姓都呼朋唤友,跑去看热闹。
扎西老人和洛松达瓦
巴塘县城,三面环山,海拔2500米左右,一般从内地来的人基本上没有高原反应。到了县城,下车安顿好住处,我们就赶往金弦子广场,急欲观看名满藏地的“巴塘弦子”。
金弦子广场有半个足球场那么大,四周是藏地特产杂货铺和小商店。广场上有座一对青年男女构成的巴塘弦子雕塑。中央,一位叫扎西的花甲老人,正带领十多名演员手持拉弦乐器“毕旺”,边唱边跳,向来往的宾客表达好客之情。伴奏乐《金色的弦子》激越欢快,充满强烈的动感和奔放的高原气息。
细看,眼前的巴塘弦子,是一种集歌、舞、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歌舞艺术。与藏族地区一般的锅庄不同,巴塘弦子表演时,多由数名男演员边演奏边歌唱边领舞,女舞者则跟在后面,舞动长长的衣袖,边歌边舞,在行进中跳成一个圆圈,然后不停旋转。
跳舞的男子,大多穿着黑色或红色氆氇长袍,头戴缀满流苏的毡帽,脚穿长筒皮靴,显得彪悍、威武、粗犷。女子则身穿坎肩连衣百褶裙,褶裙一展有如孔雀开屏,且腰束彩带,脚穿白色藏靴,显得俊俏大方,曼妙多姿。
这里,远离城市喧嚣的人们,沐浴着圣洁的阳光,常年生活在雪峰山下,人心纯净,舞步格外利落,歌声也格外清亮。
据说早在战国时期,巴塘隶属白狼古国。当时生产力十分低下,面对大自然的风霜雪雨等自然灾害,人们只好迷信鬼神、信仰祖先、崇拜图腾,便产生了叫“歌卓”的祭祀舞蹈。每当集体祭祀时,参加者由年长者排头,自然分成两排,不论男女互相牵手,弯腰垂首,围着篝火舞蹈。
作为滇藏、川藏两条茶马古道的交汇重镇,巴塘弦子舞的歌词和舞姿,还融入了云南宾川、祥云一带的赶马调,如“好女不爱闲游浪荡的无用人”“好男人不爱好吃懒做的大姑娘”“聪明的姑娘她样样会”。词句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爱憎,韵律上具有山歌的特点,高亢抒情,段尾处都有一句固定的衬腔“哥呢妹子亲亲”,接地气又非常亲切。
金弦子广场上,扎西老人身边的洛松达瓦,是个1983年出生的年轻人,也是巴塘弦子的新一代传人。洛松达瓦从读书时就爱跳巴塘弦子。这一跳,就是十多年。
说话时,洛松达瓦头上戴的“梭哈”——顶上缀满流苏的红色帽子,随着他的头轻轻颤动。洛松达瓦笑着解释,巴塘弦子有个特点,就是颤,缀满流苏的帽子在舞蹈时会随着动作而颤动,看起来更漂亮。除了帽子,洛松达瓦全身上下都是传统的藏族服饰:里面是一件白色藏衫,外面套着金红相间的藏褂,脚蹬一双藏靴,藏红色的藏袍系在腰间,十分英武。
“传统的巴塘弦子一般是戴毛皮帽子,但现在出于保护动物的需要和时代发展,我们一般都不戴毛皮帽子。”洛松达瓦说。巴塘县是农牧县,四季分明,舞者在天热时就戴轻便、凉爽的帽子,天冷时则戴毡帽。
洛松达瓦对老前辈扎西老人十分敬佩:“扎西老师是巴塘唯一会做毕旺乐器的人。我们手上拿的毕旺都是老师做的。”
毕旺,是一种拉弦乐器,长约60厘米,由琴头和琴杆、琴筒组成,琴头被雕刻成龙头。扎西从他爷爷开始,一家三代都从事藏弦胡制作。巴塘弦子用的藏弦胡音色厚重、柔软,制作时需要用5种不同的木料,琴弦则是用马尾制作。
他们手上的毕旺五彩斑斓,十分华丽。“以前藏弦胡没有这么精致,琴筒最早是用牦牛角做成。现在既要满足音质,又需要有美感,所以制作难度大了。”扎西笑着说。如今巴塘弦子在舞台表演的机会很多,为了舞台效果,自己在做完毕旺之后还会请藏族唐卡画家为毕旺上色。
在金弦子广场,洛松达瓦开怀一笑,来了个压轴表演。他边跳舞边弹唱,激情演奏的曲目《扎拉西巴》,意为“吉祥的日子”,略显粗犷又不乏悠扬的乐声,展示了巴塘青年的豁达与豪放。
婀娜多姿的巴塘弦子,不但风靡整个藏区,且蜚声海内外,成为藏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
生活处处有舞艺
夕阳下,流动的云朵闪烁着透明而金黄的光彩,映照在绕城而过的巴楚河面上,犹如雪花落在大地被默默接纳。傍晚,我们沿着城南那条名为“茶马古道”的老街漫步。老街南端栽种着许多植物,属箭竹最多,竹竿儿嫩黄嫩黄的,竹叶翠绿翠绿的,让人心旷神怡,在内地只有春天刚来、树叶发芽的时节才能见到。这里不同,满眼都是翠绿的竹叶,嫩得让你不忍用手去触摸,翠得刺眼。
街上行人很多,却少见“西服革履”。各色漂亮的藏袍、藏饰打扮着大街上的男女老少,手里的转经筒随着他们脚步有节奏地旋转。在一条岔路口的台阶,我看到有个把辫子盘于头顶的康巴汉子,一手搂着小女孩,一手帮她拨弄手里的玩具,黑红色的大脸和稚嫩红润的小脸贴在一起,对比强烈,看着悦目。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一拨拨跳舞的人走了,新一拨人又来了。大家微笑着点个头,就加入圆圈舞里。跳舞人群中既有耄耋老人,也有几岁孩童,还有临时加入的下班族。轻盈舞动的身姿,在灯光下映照出长长的身影。他们身上佩戴的金银耳环、玛瑙项珠,似夜空中的星星缓慢流动。
巴塘弦子动作舒畅轻柔,具有行云流水、长袖善舞、同手同脚的特点,踏步、擦步、跨退步、前点步都非常优美流畅。我痴迷地欣赏着,感觉他们不是在跳舞,而是在用舞步聊天——聊的是生命的根脉、民族的自信和对先祖的缅怀。
身边一位漂亮的藏族姑娘说,巴塘人生活中离不开歌舞,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除了在劳动之余、时令佳节、朋友聚会、耍坝子时尽情歌舞外,还在婚丧嫁娶、开张营业、乔迁新居、祝寿贺岁时,以跳弦子为主人支撑场面。不管在哪儿,人们只要一听到胡琴声就会结队欢舞,围着篝火或火塘,跳个通宵达旦,没有倦怠。
第二天,当地朋友告诉我们,巴塘的面食很好吃,在整个甘孜藏区都有名。他说,300多年前,有几个山西人千里迢迢来到巴塘,带来了地道山西面的做法,也入乡随俗增加了四川麻辣的味道。
从巴塘县城继续沿318国道往西藏方向走,沿路都是美丽的河谷风光。不同的是,先看到的是水色清澈的巴楚河,最终它将汇入泥沙滚滚的金沙江中;而在两江汇合的交界处,巴楚河的碧绿色与金沙江的泥黄色形成鲜明对比,在江中心划出一道清晰的界线,非常奇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