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凉的四季里等你
时间: 来源:美好生活-中国农村网 作者:圆圆 字号:【

  平凉位于古丝绸之路东端,是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具有发展全域旅游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等称号。

  近年来,甘肃省平凉市充分挖掘特色文化旅游资源,聚力扩大客源市场,全面完善提升“神奇崆峒•养生平凉”品牌形象,在构建创新型旅游宣传营销体系上迈上了新高度。同时,通过差异化打造乡村民俗产品体系旅游品牌、深度开发冬春旅游市场,打造“四季”游,加快转型升级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等,打出了发展全域旅游“组合拳”。

  打造乡村民俗旅游品牌

  谷雨时节,细雨绵绵,走进泾川县汭丰镇郑家沟村,一幅水墨画卷徐徐展开:小桥、流水、石拱桥、磨盘、青石板……游人沉醉在美景中。

  “以前,这里是一处荒沟。”郑家沟村党支部书记郑等林说,如今依托旅游示范村项目,这里建成了拦水坝、亭子、鱼池、茶园和儿童游乐园,完成了上千亩面积的周边绿化。

  这里是平凉市打造乡村民俗系列产品体系的示范点之一。

  “通过差异化满足游客消费需求,打造具有鲜明辨识度和影响力的乡村旅游品牌,目前已初具市场效应。”平凉市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

  目前,平凉市积极探索适合地方特色的“旅游+农业”发展模式,逐步建成了崆峒区西沟村、泾川县白家村等7个旅游扶贫示范村和崆峒区贾洼村、泾川县下坳村等7个专业旅游村建设,新建了一批民俗文化馆,完善了停车场、旅游厕所;新建农家乐56户,评定三星级以上农家乐13户。“山水白家”“养生砚峡”等30余处乡村旅游点,涵盖民俗农耕、田园养生、采摘体验、观光科普等多种业态;涌现出甘肃锦绣凤凰、绿源美等一批乡村旅游公司和专业合作社。同时,通过推动乡村旅游完善“六小工程”,以旅游节庆、就业安置、人才培育、定点采购等方式助力脱贫攻坚,2017年全市乡村旅游接待游客438.1万人次,综合收入3.35亿元,带动16749人通过乡村旅游增收脱贫。

  今年,平凉市将大力挖掘各地乡土文化、民俗风情资源,加强春节、端午、中秋等节日及特定日期的乡村庙会、节会、习俗活动的宣传,通过组织民俗专家学者挖掘整理平凉民俗、传说、故事、民歌、小调等文化内涵,彰显当地民俗文化在乡村旅游中的吸引力。

  开发旅游市场“四季”游

  在崆峒区花所乡寺沟村,许多慕名而来的游客,或品农家饭,或游园采摘,或漫步村间小道,尽情享受田园美景和农家乐趣。

  平凉市近年来先后推出“城里人游乡村地理寻宝”等系列主题活动,围绕实现“春季踏青赏花、夏季休闲避暑、秋季采摘体验、冬季滑雪探险”,打造“一年四季”旅游目标。

  针对冬春淡季旅游市场特点,平凉市充分挖掘冰雪、农事、民俗等养生旅游资源,扎实开拓冬春淡季市场,举办了以“冰情雪韵全景崆峒”为主题的平凉市第二届冰雪文化旅游节。从2017年12月18日—2018年3月3日,先后陆续开展了“全民健身”冬季山地长跑越野赛、“全景崆峒”特色主题游、“冰情雪韵”摄影大赛、“印象年味”民俗体验活动、冬春季旅游线上狂欢节等多项活动。

  通过开展四季乡村踏青、避暑消夏、亲子采摘、农家美食等不同主题的“城里人游乡村地理寻宝”活动,组织各乡村旅游点、旅游扶贫重点村、旅游产品经销商、乡村旅游经营户积极参与,吸引市内外游客利用周末假期参与乡村旅游休闲活动。

  “我们扩建了崆峒大道绿色景观带、打造了半山村落农家乐、蒋家沟民俗文化村,还建成了油用牡丹养生观光园、崆峒国医养生馆,初步形成了集旅游集散、山水观光、乡村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休闲养生度假目的地。”崆峒镇党委负责人告诉笔者,目前,全镇已发展农家乐经营户122户,从业农民820人,年接待游客45.3万人次,年营业收入3742万元,占全镇农民总收入的60%以上,从业农民人均收入4.5万多元。

  坐落于平凉市四十里铺工业园区的平凉超越农业有限责任公司,也推出了游客们冬春季青睐的智能高端农业旅游体验产品。由海升集团建造、面积12万平方米的单体全环境系统智能控制玻璃温室,受到众多游客和当地市民的喜爱,纷纷前来体验智能农业种植模式。这里已成为平凉冬季采摘有机番茄、举家观光游览、亲子科普研学的好去处。

  将冰雪资源、民俗活动、冬季采摘、乡村旅游和体育赛事有机结合,形式新颖独特,内容丰富多彩,游客参与性、体验性强,是游客们充分体验冰雪运动激情,感受民俗文化魅力的盛会,已成为平凉丰富旅游产品体系、活跃冬春季旅游市场的新亮点。

  促进“首位产业”融合发展

  走进崇信县境内的汭龙堡农耕文化生态苑,游客或品尝农家美食,或拍照留影,尽情享受田园风光和农家乐趣。

  汭龙堡农耕文化生态苑有关负责人介绍,景区突破传统建设模式,主打“民俗体验、特色餐饮、养老休闲、田园养生”为主的农耕文化体验式旅游品牌,当地自然景观缺乏地方特色,而公刘农耕文化则蕴含当地文化内涵,可借此推动乡村旅游由游览观光型向互动体验型转型。

  如何进一步实现全市旅游和文化的深度融合发展,推动旅游与一二三产业的资源性融合、生产性融合、服务型融合?平凉市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要深入实施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首位产业”的发展思路,壮大以文化为魂、旅游为体的景区景点建设,进一步让文化产业提质增效。将继续推动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通过深度挖掘崆峒道源文化、古成纪伏羲文化、西王母文化、皇甫谧针灸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的丰富内涵,以文化视角审视旅游,以文化品位提升旅游,以文化传播带动旅游。

  同时,在旅游与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中,推动旅游与工业、农业、林业、商业等相关行业的融合,全面推进文化研学旅游、工业观摩购物、农业观光休闲、农事体验采摘、体育运动赛事等大众旅游新业态产品化和产业化,积极开发参与性、体验性、娱乐性、互动性旅游产品,推出游客来平凉“必购商品”,完善产业体系,让域外游客来平凉有看的、有玩的、有带的。

  平凉市将挖掘旅游与养生融合的发展,立足平凉优势,培育养生产业,打造康养基地,加快推进崆峒山、大云寺•王母宫佛道、皇甫谧针灸、云崖寺避暑等养生产业园建设,围绕养生养老主题强基础、抓招商、上项目、出产品、搞服务,加快推进中华崆峒养生地建设,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满足养生休闲需求。

责任编辑:霍然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