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几十亩普通瓜地发展成集观光、采摘为一体的规模化精品园区,从守地种瓜拓展到开发多个外阜基地,从坐地售瓜到登上电商销售平台,从家族化经营管理到建立人才核心团队……这一切的成绩归功为一位普通的农民,这一切的成绩铸就了一位普通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的华丽转身。他就是宋绍堂,北京市大兴区庞各庄镇南李渠村人,现任北京老宋瓜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北京老宋瓜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2000年,老宋瓜王注册“宋宝森”商标,开始走上打造精品农业品牌的道路。一年后,宋绍堂精选L600、京颖、超越梦想等精品小型西瓜品种作为主打产品,开设精品西瓜专卖店,以礼品包装形式主攻礼品市场,开始探索产销结合。2005年,打破传统耕作观念,引入果蔬树体栽培技术,开辟都市观光农业,并在2008年底投资680万元建立国内首家西瓜主题公园。
在宋绍堂带领下,“老宋瓜王”成为传统西瓜种植技术与现代高科技手段的结晶。采用立体栽培,地膜全覆盖的种植模式,从预防做起,设置了环境监测和疫情监测系统,并采用物理病虫害防治方法,有效杜绝了农药残留。
宋绍堂不断推陈出新,紧跟时代步伐,创新农业发展,成为了瓜界传奇人物。他说:“我农民出身,现在仍是农民,是新时代的新型农民。”
几十年的摸爬滚打,宋绍堂从农民到新型农民的蜕变之路上,实现了从瓜地到园区的升级、从本地种瓜到外地种瓜的拓展、从单纯的线下销售到线上线下多渠道销售的融合……种植规模、方式,种植地区,销售渠道等方方面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
在京郊,大批新型职业农民,在专家团队的指导下转变思路,组织创办各类合作社、家庭农场、企业以及社会化服务组织,获得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像宋绍堂这样的乡村人才,在京郊还不在少数。
例如,北京益农缘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寇红艳,2008年创办了北京益农缘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发展10年来,入社农户发展到350户。在这10年发展中,通过科技创新围绕农民增收致富这一主导思想,大胆探索与实践,制定了结对帮扶培训计划,加入合作社的社员年人均收入3万多元。每年组织农民开办不定期的农闲手工艺、果树种植、病虫害防治、电商与营销培训班。
北京互联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杨国栋,2016年注册成立“北京互联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他推广农业新品种、新产品、新技术100多项,开展培训、指导、咨询等科普惠农活动30多次,受益农民5万人,帮扶困难农户150户;建立优质农资进村连锁配送店200家,年为农民提供优质高端低毒低残留农药1000吨、各类优质肥料10000吨,服务面辐射津京冀地区,菜单托管式技物结合服务10万亩次,打造蜜多邦农产品品牌。
北京硕丰磊白山药产销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薛新颖,建立小麦、玉米示范田,掌握测土平衡施肥、节水灌溉等技术,实现增产增收,建立籽种繁育田、鲜食玉米示范田,拥有600平方米保鲜库。兴办农机合作社,提供服务覆盖面积近3万亩,带动周边1000余户农民增产增收。他与11家合作社组建联合社,被推选为社长。联合社注册了“龙腾浅山”和“凤舞浅山”商标,整合闲散资源,利用“互联网+”理念,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越来越多的新型职业农民在京郊大展身手。2018年,北京开展了新型职业农民科技之星评选活动,通过推荐报名、线上投票、专题培训、专家评审和媒体公示等评选环节,网络投票产生了40名“科技之星”获奖候选人,最终经过激烈角逐,来自京郊的新型职业农民科技带头人宋绍堂、寇红艳、宋丽新、薛新颖、赵万全、杨国栋、崔维国、丁新民、韩永茂、王晓云10人荣膺“北京市新型职业农民科技之星”特别奖,同时有30名参评农民科技代表获得“北京市新型职业农民科技之星”入围奖。
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市现有新型职业农民约13.53万人,具体包括:培育农村实用人才5.3万人,农民中高等职业教育培育5.28万人,农民骨干技能提升培训2.72万人,村级全科农技员培训2360人。市区两级农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推广机构每年开展的农民培训达到2万余人次。市级单位近三年每年投入500万资金支持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和培育。
乡村振兴,农民是主体,人才是关键。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北京市围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在创新培育模式、强化支撑保障、提升培训效果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构建“一主多元”工作体系
建立健全了由市、区两级农业、财政主管部门牵头、多部门协同推进的领导小组;搭建起由市农业职业学院(市农广校)为主体,农业科研教学单位、农技推广机构、农民合作社、涉农企业、农民田间学校等多方参与、分工协作、相互配合的多元化工作体系;基本形成了“主管部门牵头+业务部门支持+培训机构实施+基层单位保障+社会力量参与”的多方位、立体化组织培训架构。
形成“三位一体”培育制度
经过几年试点探索推进,北京市基本建立起精准培育、注册登记、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的培育制度。一是坚持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专业服务型“三类协同”培养,二是坚持市、区、乡镇“三层共管”组织体系。同时,市农广校、北京农学院被农业部认定为全国新型职业农民示范实训基地。积极支持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农业园区等主体开办农民田间学校。目前,北京农民田间学校成为全国十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典型经验与模式之一。
创新探索培育模式
通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形成了一套培育目标具体、内容丰富、方式有效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一是培育对象上,重点围绕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农民合作社遴选培育对象,将有意愿、有需求、有发展潜力的作为培育重点;二是培育内容上,重点围绕绿色发展、安全营养、提质增效、智慧农业主题,根据培训需求重点安排农业先进技术、财政金融惠农政策、转基因安全监管、农产品加工增值、电商营销等培训内容;三是培育方式上,重点围绕“集中培训+实训实习+生产实践+自修研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参与式培训,规范集中培训占总学时的30%,实训实习和生产实践不低于50%,参观考察不低于20%,强化“一村一品一规划”“一村一品一档案”的精细化定制培训。
完善培育软硬件条件
一是不断优化师资库,坚持单位一把手带头上讲台、优秀农村创新创业者走进课堂,同时吸纳北京市创新团队和农村金融、龙头企业及外省相关领域专家等进入市、区两级培育师资库。二是精选培训教材、丰富培训资源。三是打造实训基地,目前10个远郊区已建设了20个农业技术试验示范基地,初步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实训性基地,承担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科技试验示范、日常交流观摩、田间实操和技术指导等日常工作。四是通过多种形式加强需求调研,最大限度满足培训对象的需求。
加强信息化技术应用
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依托“221”“12316”“12396”、农村远程教育等信息化手段和专家咨询服务平台上线精品培育课程;开展专家坐诊、农民问题解答、观光导览机器人等信息化、智能化服务;信息咨询的服务范围遍布北京市和全国30多个省市,每年咨询服务累计6500万人次,形成了“两通”“四化”农民教育培训模式,充分组织利用多元信息工作平台提高培训效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