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都山位于北京市北部,西南起自居庸关,东北至白河河谷,横亘昌平、延庆、怀柔、密云4个区,构成京北一道延绵百余里的天然屏障,历史上有“京都护神”之称。
“军都山”之得名:有史料记载,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曾设上谷郡军都县,今昌平区马池口镇有“军都故城遗址”,又名“土城”。清代昌平州人王萱龄编纂的《军都考》认为,“军都”乃“薰鬻”两字之音转。“浑”、“ 薰”、“军”三字之古音相同,“鬻”与“都”两字之古音亦同,故“军都”实为“薰鬻”。唐代房玄龄等撰写的《新校本晋书》载:“匈奴地南接燕赵……夏曰熏鬻,殷曰鬼方,周曰猃狁,汉曰匈奴。”汉武帝之子燕王刘旦东徙匈奴,将其安置燕地,军都(熏鬻、浑都)之名由此而来。在汉代,“军都”又书写为“浑都”,司马迁《新校本史记》载:“燕王卢绾反,勃以相国代樊哙将……屠浑都。”
由此可见,“军都”来自汉人对北方原住民的称谓,音读变异,“薰鬻”、“军都”、“浑都”成为交替互用的同义、同音词。汉朝东徙匈奴于燕,设上谷郡军都县,于是将周边群山亦随之名以“军都”。
护卫京城之“绿色屏障”
军都山处于燕山山脉和太行山山脉的接合部位,东以古北口与燕山相邻,西界为居庸关同太行山相对峙,南临北京小平原。长约100多公里,宽数十公里。山体连绵起伏,重峦叠嶂。自西向东,依次排列着多座高山,其中燕羽山、佛爷顶、凤凰驼、黑坨山、歪坨山、云蒙山等海拔均在1000米以上,有的高达1500多米。
历史上的军都山,林木种类繁多、森林茂密、覆盖率高,以次生落叶阔叶林及灌丛为主,由于人烟稀少,至少在清末乃至民国时期,原始生态林未受到任何破坏,野生动植物很多,山清水秀,又因山体高大且纵深达数十里,由此构成了一道自西南,向东北方向的绿色屏障,挡住或消弱了来自蒙古高原风沙对北京城的侵袭,为古都营造了良好的生态、生存环境,所以有京城“绿色屏障”之誉。
拱卫京师之“锁钥重地”
北京为六朝古都,各朝定都北京时,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是主要依据之一。远在900多年前的金代建中都时,便认定燕都地处雄要,“北依山险,南压中原,若坐堂隍,俯视庭宇”。随后的元、明、清各朝也视京城外有太行山、军都山所扼守,可长治久安。明成祖朱棣更是以“燕京为军都山所拱卫,形胜甲天下,层山带河,有金汤之固,诚万古帝王之都”的理由而重建北京城。
从元代开始,朝廷便在军都山一带大量驻军,而明代还沿山修建了多道长城,特别是在居庸关和古北口两处险要之地,所修筑的长城更为高大,险峻,并有重兵把守,以防败北的元朝残余势力南袭,对京城造成威胁。
数百年来,军都山被视为“兵家必争之地”,沿线设有众多军营,而历朝帝王还多有“巡幸”。据传乾隆皇帝登上长城时,曾告诫驻守的八旗将士:“军都山乃京都护神,成拱卫京师之大业,理应誓死而守。”正是由于军都山雄踞燕山其中,扼控着南下北京城的通道,由此决定了它在军事上的重要性,所以古代军事家多将其山视为京城的“保护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