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这句话,源自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的2018年新年贺词。劳动是光荣的,人民依靠劳动获得幸福生活,国家依靠劳动走向繁荣富强。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劳动带来的幸福不仅是公平的,还是持久的。只有“撸起袖子加油干”,才能把幸福生活的蓝图演变成现实。
提升低收入农户收入水平,一直是北京市大兴区农委的重点工作。“帮扶的核心是让低收入户实现自我‘造血’,帮助他们驶入通往幸福生活的快速路。”从大兴区低收入农户收入结构来看,他们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政府各项政策补贴和自身就业两部分,怎么在现有既定政策的前提下,提高低收入农户就业比例,成为开展就业帮扶的着力点。
用政策帮扶送来春风
按照北京市统一部署,“就业帮扶”是低收入农户帮扶措施中的重中之重。在大兴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低收入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在各成员单位统筹协调、通力配合,全区一盘棋,实现有序、有效推进。
与此同时,区农委协同各相关部门,经过前期多方沟通协商,研究鼓励政策。经区委区政府专题会审议通过,由区政府办下发了《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低收入农户帮扶政策措施》,针对吸纳低收入农户就业的各类企业、社会组织等给予每岗500元/月的补贴,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低收入帮扶工作。“补贴换来的不仅是真金白银的实惠,更是一种积极的政策信号。政策的一帮一扶,为低收入户送来了阵阵春风。”
“北京市低收入农户监测系统”数据显示,到2018年底,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17.9%,高于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8.9个百分点。
让暖心行动长效发力
自2018年4月27日起,一场“暖心行动”在大兴悄然启动。“暖心行动”由区人保局牵头,区农委、残联等部门参与,目的是指导各镇着力促进全区劳动者尤其是低收入农户劳动力、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等困难群体就业,开发适合困难群体的岗位;围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民营企业招聘月”、“2018年毕业生暑期服务月”等就业专项活动,促进农村低收入劳动力转移就业。
大兴区就业服务“暖心工程”在全区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统一实行就业服务限时响应机制,开展精准就业帮扶,着力促进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低收入农户劳动力、残疾人、大龄劳动力和机场建设地区劳动者五类重点人群就业。低收入农户到户籍所在地或就近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办理求职登记后,结合求职者个人意愿和实际,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在15个工作日之内,为求职者免费提供岗位匹配推荐、职业指导、职业测评、技能培训和就业跟踪5项服务中的至少三项服务。“我们会帮助求职者筛选岗位,确定就业方向,提供免费的技能培训,以及一对一的就业指导。服务要落到就职者的需求上,我们一路护航,确保他们能够找到自己合适的工作。”
与此同时,各镇、街道每月至少组织1场招聘会,综合性招聘与专业招聘活动相结合。同时,全区年度内组织招聘会不少于200场。
不让一个人掉队
“我们开展多重举措,努力不让一个人掉队,让低收入农户都能够受到帮扶,朝着幸福生活前行。”积极推进城市公共服务岗安置农村劳动力工作,优先吸纳低收入劳动力就业。通过各派遣公司共获取26类1550个岗位,通过大兴就业平台、各镇社保所为农村地区劳动者提供家门口招聘面试机会,组织不同规模招聘30余场,2186人次参加,促进农村地区劳动者1167名实现就业。“不仅要为低收入农户打开就业渠道,还要拓宽他们的就业思路,让他们参与到城市建设中来,适应城市化进程,成为参与者的同时,也成为城市化进程的受益者。”
“暖心工程”关注低收入农户每一个就业节点,解决就业难题,努力实现帮助能上班的都上班,协助毕业生优质就业。通过邀请困难家庭毕业生参加大兴区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全区47名困难家庭毕业生,包括低收入农户家庭毕业生19名,已全部实现就业。与此同时,充分利用助残增收基地政策,协助残疾人就业。在长子营镇小黑垡村和青云店镇六村两个低收入村建立3家助残增收基地,共扶持79人,每名残疾人年收入不低于16800元。此外,开展技能培训,通过健全完善政策体制,全面推进职业培训市场化,不断加大低收入户劳动者技能提升力度。
“一方面,要为低收入农户提供适合的就业平台,组织规模不等、功能不同的专场招聘;另一方面,把老百姓所需、所想调查清楚,不能让一个人掉队。此外,针对特殊问题,还要出‘奇招’,吸纳更多低收入人员就业。”区农委负责人口中所说的“奇招”,是为低收入农户量身定制就业岗位。
量身定制就业岗位,就是通过绿岗就业、公益岗位就业,多渠道促进低收入农户中有劳动能力的人员就业,如镇级职康站、护林员、老年护村队、残疾人岗、环整岗等公益性岗位,均优先吸纳低收入人员就业。据悉,大兴区目前从事平原造林生态林养护和规模化苗圃管理的本地用工比例62%,其中安置本地低收入农户70人,平均每人年工资性收入2.8万元。安定镇结合秸秆综合利用项目,为低收入农户开发就业岗位131个,劳务补贴达1000元/月。庞各庄镇依托产业项目的实施,提供低收入就业岗位,让低收入劳动者在老宋瓜园等农业园区从事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这些都是各镇政府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所出的“奇招”,切实提高了低收入农户的工资性收入。
让幸福之路地久天长
通过帮扶,让低收入农户通过自己的双手获取劳动所得,靠劳动过上幸福日子,从而提高幸福感和获得感,这样的幸福之路才能地久天长。2019年,在区农委等单位的共同努力下,促进低收入农户就业增收正重点开展以下六方面工作:开展就业需求精准识别,为进一步分类施策提供最新动态数据;继续落实“暖心行动”计划,为低收入农户劳动力提供全方位就业服务;加大公益岗位开发力度,优先安置有就业意愿和能力低收入农户就业;实鼓励政策,指导各属地做好社会力量参与就业帮扶工作;借助各类培训、产业等资源优势,重点对符合劳动条件且有就业意愿的低收入劳动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提升低收入劳动力技能水平;进一步挖掘低收农户就业增收潜力,摸清低收入家庭毕业生等情况,开展就业指导和帮扶。
“要让老百姓实现‘吃穿不愁,教育、医疗、住房不愁’。要让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农户全部纳入民政社会救助范围,实现‘应保尽保’,确保低收入农户中没有一个适龄学生因贫失学辍学,促进低收入农户家庭全部参加医疗保险,低收入农户危房问题全部得到有效解决。”面对艰巨的挑战,区农委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未来虽然任重而道远,我们愿意风雨兼程,无怨无悔!”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