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孙三代拍长城
时间: 来源:美好生活-中国农村网 作者:钱蕾 字号:【

  魏建国在北京摄影圈小有名气,缘于他的长城摄影作品多次获得全国重量级奖项。在他的镜头下,长城屹立山巅,或者笼罩薄雾轻幔,或者身着霞光彩衣。苍茫云海之间,点点星光之下,这样如诗如画的美景并非寻常可见。

  从1981年学习摄影到现在,30多年间魏建国的足迹遍布北京密云所有长城。起初因为《解放军报》的主任记者岱天荣建议他多关注密云丰富的长城文化资源,专注长城题材拍摄,后来在拍摄过程中他愈发感受到长城的魅力,越是对长城文化有所了解,越是被长城所吸引。

  “首先我爱摄影,我喜欢用相机去记录美好的事物。同时我热爱长城,从小生活在长城脚下,长城伴随着我的成长。”魏建国将家乡密云所在的蓟镇长城(东起老龙头,西至居庸关)作为拍摄对象,因为这是明长城遗址中保存最完好的一段,且建筑结构复杂多样,最为“上镜”。

  为了拍到晨光初染,半夜就要开始爬长城;为了拍到雨后彩虹,必须冒雨攀爬;为了拍到白雪茫茫,冻得不停跺脚……像《游褒禅山记》中所写,“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魏建国便用自己的镜头将长城罕见之美示于众人,让更多人感受到长城文化和长城魅力。他的摄影作品《晨光沐浴仙女楼》《江山多娇》《边关秋色》等多次在俄罗斯、韩国、南非等国家展出,对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和国际文化交流起到了促进作用。

  遍访长城,有些给他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咱密云的蟠龙山长城上有一个‘二十四眼楼’(眼,即窗洞),观赏性极强,因为别处通常都是‘九眼楼’。

  在司马台长城,我看到一处影壁,高约两米,宽两米多一些。下边是砖砌底座,上面的瓦顶已经残破,两侧是圆柱形的砖框,中间雕刻着栩栩如生的麒麟图。长城上的影壁,我在别处可没见过。

  在天津黄崖关长城,有一处叫寡妇楼,当地村民说当年戚继光调派12名河南士兵来此驻守,他们的妻子见丈夫数年不归,杳无音信,便结伴千里寻夫,到这里才发现他们已经战死沙场,这12名妻子便在此落脚下来,替夫守关。”

  说起长城上的见闻、历史、传说,魏建国如数家珍,滔滔不绝。

  受魏建国影响,他的儿子魏铮也喜欢上了摄影,魏铮学习过摄影专业,开过影楼,基本功扎实。但当时20多岁的小伙子更喜欢人像摄影,对长城题材不大“感冒”。直到2011年7月,魏建国身体不大舒服,但看天气难得,还是想去长城上走一圈,要求魏铮帮他开车和扛机器,魏铮才爬上长城。凌晨冒雨出发,抵达最佳取景点时“摄友”们已经聚集了十几人,魏铮一见之下感觉很惊讶:原来有这么多热爱长城摄影的人!

  魏铮想着自己不能白来,便也支起脚架等待,雨丝啪嗒嗒掉在身上丝毫不觉,一心等待着最佳摄影时刻的到来。小雨渐歇,雾漫山间,曙光初现,魏铮不由得连连按下快门。“那一刻的感受太美好了,没有一个人说话,连呼吸声都听不到,只有咔咔的快门音。寂静、巍峨、雄伟、沧桑,我突然觉得长城是这么有魅力,拍长城是这么有意思的事。”

  自此,魏建国拍摄长城的单独行动,变成了父子齐上阵,两代人之间建立起更加深厚的感情关联,不仅是血脉相承,更有历史和文化的积淀混杂其中。

  2015年2月20日,大年初二正是合家欢聚的时刻。魏建国父子在家中看电视,忽然发现窗外飘起了雪花,父子俩默契地对视一眼,拿上相机,跟家里打个招呼便上山了。雪后初霁最出片,莽莽长城,皑皑白雪,湛蓝天空,为拍到这样的景象,父子俩从寒夜守到清晨,雪依然没停。直到中午,魏建国遗憾地说:“走吧儿子,怕是拍不到了,这是常有的事。”魏铮却坚持再等等,就在一小时后,太阳从浓密乌云中闪现了两分钟,让他拍到了雪后望京楼的奇景。

  看着这张珍贵的照片,魏铮更加明白,自己是真的爱上了“拍长城”这件事。因为不断拍摄出优秀的长城摄影作品,魏铮顺利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及至女儿7岁,魏铮便带着她一起爬长城,一起拍照片。“别看她岁数小,爬起来手脚并用,可从没落下过,在我和他爷爷的影响下,她小小年纪也对摄影很感兴趣,我专门买了个卡片机给她用,别说,她还拍得有模有样的”。

  看到儿子、孙女都对长城充满感情,魏建国说:“我对孩子并不强求,都是顺其自然,但他们热爱长城,我真的很高兴,长城代表了我们的民族精神,接触长城、感受长城,对他们是特别正面、特别有意义的事情。”

  魏建国曾经出版过一本长城摄影画册,翻看画册,他说:“这里面很多地方都变样了,据我观察,人为破坏很少,因为大部分人都懂得尊重长城文化,可是自然风化不可避免,有的地方树苗从砖土里长出来,下过雨后被风一吹,树根把城砖全都晃松了,掉一地,看着特别心疼。”

  身为中国长城学会会员的魏建国多次呼吁保护长城迫在眉睫:“我希望,等以后我孙女正式拍长城的时候,还和我现在看到的一样,甚至更好。”

责任编辑:霍然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