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作高原“孤岛”的墨脱,是我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城,也是西藏最神秘的地方之一。境内两座喜马拉雅山脉的高峰,像两堵高不可攀的7000多米高墙,将墨脱与外界隔绝。然而,这里却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可以养活西藏一半以上的人口!墨脱不仅有天然的绝世美景、以打造石锅为生的门巴人、《藏地密码》中记载的神秘“血池”,更有“生物宝库”之称。
绝美的“高原孤岛”
墨脱是西藏东南部最偏远的一个县城,位于雅鲁藏布江下游河谷中。它在藏传佛教经典中被称作“博隅白玛岗”,意为“隐藏着的莲花”。据传说,1000多年前,藏传佛教的创始人莲花生大师经过千难万险,发现了这个状似莲花的地方,就在此修建庙宇,开始修行。从此,这里就被称为“博隅白玛岗”,声名远播。
墨脱平均海拔1200米,地势由北向南急剧下降,从北部高达7782米的南迦巴瓦峰,下降到南部仅数百米。这里四面环山,形似莲花, “山顶在云间,山脚在江边,说话听得见,走路要一天”民谣里的描述再形象不过了。
作为中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墨脱的原始生态之美令人神往。因为在过去,只有4条险要古道进墨脱,每一条路都可谓墨脱生死路。艰险的环境中,墨脱人生活物资缺乏,仅靠背夫往来运输。
首次来墨脱,我经派镇翻越了4245米的多雄拉雪山。派镇是西藏林芝地区往墨脱县城运送物资的中转站,军队物资也在此转运。在派镇渡口,天气好的话,可以看见雄伟的加拉白垒雪峰,尤其是傍晚披上金色霞光的雪峰,分外妖烧。
历尽艰辛翻过雪山后,会穿越一段青翠的山谷。这里空气湿润,鸟语花香,有很多美丽神奇的植物,牛也越来越多,说明离落脚点拉格乡不远了。从拉格开始,就算在亚热带雨林里穿行,放眼望去,触目皆是树木。活着的树很密,直指苍天;倒下的树很多,横七竖八。不管是活着的,还是倒下的,都铺满了苔藓。每一棵活着的树都会有多种寄生植物。在原始森林里,不管是大树,还是小草,都在自然地生长,枯萎,腐烂。
在密林中穿行,路真的不好走。我随几位骨灰级驴友沿多雄拉到拉格、汗密、背崩乡后,逆雅鲁藏布江北上至墨脱县城,全程约115公里,步行用了整整4天。过了亚让村将到墨脱,对面山上有一组瀑布,从云雾中下来,不知道山还有多高,也数不尽瀑布有多少级。墨脱的谷底,金光洒大江,江水混黄漩涡起;石门处,吊桥过西岸,紧连德兴乡;梯田层层金灿灿,蔬菜大棚反银光。向北看去,高山夹雅江,奔腾向南来,在大江尽头,层峦叠嶂,斜阳照高峰,云丝游山间;若问谁居处,人间莲花地。
去墨脱是徒步爱好者的终极梦想,那里是高原上海拔最低、生态环境保存最完整、气候最温和、雨量最充沛的地方。除天蓝云白、花香四溢的绝世美景之外,也有塌方、泥石流、蚂蟥、野兽、毒虫、暴雨、烈日、高山、峡谷⋯⋯这对于徒步爱好者,是完美结合的中国顶级户外徒步路线!
令人惊叹的“天然博物馆”
西藏自治区成立后,中央政府也曾前后投资数千万元,但修成的“扎墨公路”却一次次被塌方、滑坡、泥石流所阻断,根本无法正常通行。“扎墨公路”只有过两天合计4辆汽车通过的历史。
墨脱作为西藏“孤岛”的历史,最终于2013年10月31日被彻底改写。这一天,墨脱公路的通车仪式在西藏林芝地区波密至墨脱县80公里处举行。它宣告了墨脱——这个中国最后一个未通公路的县,从此告别了与世隔绝的生活,创造了新中国筑路史上的奇迹!所以第二次来墨脱,我有幸全程乘车。
来到墨脱,第一感觉就是被大山与云雾捧起来的小村落,说是一个县,其实还不如一般的一个镇大,步行十几分钟就可以走到另一边。尽管县城只有2000多人,但现在已经拥有商店、旅馆、酒吧等大小店铺200多家,汽车也拥有400多辆了。
可能是因为刚下过雨的缘故,处处云雾缭绕,空气湿润。眼前的墨脱县城,犹如飘落在一片热带林海中的蓬莱仙境,环绕其周是一片片金黄飘香的稻田,县城建筑几乎完全笼罩在云雾缭绕中;大地仿佛在飘移,雾气随风在回旋,散落在山坡沟谷中的楼房、民居、村落,又仿佛洒满夜空的繁星,忽隐又忽现⋯⋯墨脱的美景尽收眼底,墨脱的空气纯净氧足,难怪被誉为“西藏的西双版纳”!
墨脱有着“植被类型天然博物馆”之称。这里的植物种类繁多,从高山上的寒带植物到热带植物,几乎都能生长,形成了一片片茂密的原始森林。在这里生长着樟木、楠木、乌木、铁木、红豆杉,以及有“天然活化石”之称的桫椤等80多种国家级重点保护的珍稀植物。1982年开始,国家对多雄拉山南坡至布裙山一带的原始林区进行重点保护。
这里同样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仅高等植物就有3000多种,竹类植物约有10多种,野生兰科植物80多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42 种,孟加拉虎、羚羊、长尾灰叶猴、大犀鸟等动物都在这里安家、出没,另外还有千余种昆虫。真是一座让人大开眼界的生物宝库!
能探索到这个植物王国的奥秘,在穿林、观花、看湖、赏瀑中体验到“一日历四季”的美景,令人惊艳叫绝。
做客门巴人村寨
由于与世隔绝,墨脱成了西藏最神秘的地方,这里的传说和神话数不胜数。探险小说《藏地密码》中记载了这里是一种神秘的机关“血池”的发源地。此外,各种藏传佛教中的高僧在此求法、修行的传说也很多。而与这些神秘传说同样吸引我的,还有当地门巴人的生活。
墨脱人大多为门巴族,以前他们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原始生活。石锅和乌木筷子,是门巴人运出大山的唯一商品,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曾专门介绍过门巴石锅打造之难、煮饭之香、价格之高⋯⋯
墨脱乡墨脱村是一个保留较好的门巴族老村寨,全村89户人家近600人口,房舍仍是木结构,生活方式依然沿袭传统。
我来到村民次仁达杰家,女主人索朗旺姆热情地不停给我敬酒。门巴族人善用鸡爪谷和玉米酿造上好的黄酒,招待远方来的客人,那浓郁醇香的美酒,至今想来仍令人陶醉。
在索朗旺姆家,我还见到了传说中的石锅。墨脱当地盛产世界上稀有的天然皂石,用这种质地绵软的石头开凿而成的锅,做出来的食物不粘锅,不变色,味道醇厚,用了多年颜色会从灰白转为黑色,可作为传家锅,几代人使用!
萨玛酒歌是在门巴族广为流传的抒情歌曲,是一种自由演唱的助兴式酒歌,也是门巴族民歌中一个主要的体裁。
在萨玛酒歌里,有相当数量是描写欢聚的。这首《欢聚之歌》,仿佛让人看到了一段门巴族山寨夜晚聚会的长镜头:熊熊燃烧着的火塘边,端坐着众多乡亲,一位门巴族成年人立在其间,一手端着酒杯,一手提着酒壶,边向客人敬酒,边唱着动听的酒歌。人声鼎沸,杯盏叮咚,酒香飘飞,歌声如潮。
在热烈的场面描绘中,包含着对民族生存的祈愿和祝福,充满了聚会时的欢乐和忘我的情怀,隐含着别离后的忧伤和无奈。《欢聚之歌》,仿佛冬天里的一把烈火,烤得人暖洋洋的,忘却了严冬的寒冷;恰似一杯烈酒,醉得人迷迷糊糊的,忘却了生活的艰辛;不由得喝之、舞之、歌之、醉之⋯⋯
如今,门巴人除了经营传统手艺打造石锅外,也跑起了运输,墨脱村和附近的门巴新村各有几十辆大卡车,当地人的生活也早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居所美丽宽敞,一簇簇鲜花在院中傲然盛放,与村子里的袅袅炊烟和远处的雪山构成美丽画卷,许多人家还都有了笔记本电脑和WiFi信号呢!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