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红嫂故里
时间: 来源:美好生活-中国农村网 作者:唐红生 光明 字号:【

  一过冬至,数九寒天。跨过长江,愈往北气温愈低。汽车进入沂蒙山区,树木凋零,绵延起伏的山峦已呈灰色。到目的地一下车,嗖嗖北风劲吹,不免打个寒战。

  青石板铺就的驿道,一直向村庄延伸,古朴悠长。向前望去,古道穿过城墙,拱形的大门上方写着“马牧池”。其实,马牧池是山东省沂南县一个乡名,而村名叫常山庄。村口一石上刻着一句话:“抗战时期,山东的中心是沂蒙,沂蒙的中心是沂南,沂南的中心是常山”一下子把我带进了那段战火纷飞的抗战岁月。

  据介绍,在抗战时期,这里曾掩护过八路军伤员。周边的木框上、土梁下写有妙台村、王官庄等村名,一看便知是拍摄影视剧留下的。殊不知《沂蒙》《战神》《红高粱》《大秧歌》等观众喜爱的电视剧都是在村里拍摄的。这里俨然成了红色影视基地,已拍摄过数百部作品。

  幽静的石板路,简陋的“沂蒙团瓢屋”,乱石堆砌的围墙,还有小土路、石台阶,布满了沧桑。我串巷进院,回味电视剧的情节,感受那一幕幕激动人心的剧情。站在石桥上,耳边响起了鬼子进村时恐怖的音乐;望着烟熏处,闪现出军民奋勇杀敌的画面;在“东家大院”,想到了李中奉与鬼子同归于尽的悲壮情景;在“李家大院”,感受到军民一家亲的深厚情谊。眼前的“沂蒙大戏台”相对开阔,是多部影视剧大场景的拍摄地,还有地主大院、日军宪兵司令部、据点炮楼等,一一对应了影视剧中的场面。

  走进“中国红嫂革命纪念馆”,观看“红嫂”原型明德英展室、“沂蒙母亲”王换于展室、“沂蒙大姐”李桂芳展室、“拥军妈妈”胡玉萍展室、“沂蒙红嫂”群体展室、“支前妇救会”展室,一间间展室、一张张图片、一个个故事,无不为之动容。“红嫂”,源于抗战时期发生在沂南县一个真实故事——明德英“乳汁救伤员”。著名作家刘知侠以她的事迹为背景,创作了短篇小说《红嫂》,后被改编成同名电影等,从此传遍大江南北。显然,“红嫂”不是指某个人,革命战争年代, 在这块土地上,村村有烈士,家家有“红嫂”,虽然她们的肩膀有些单薄,身上却蕴藏了巨大的精神力量。“红嫂”这个简洁、亲切而崇高的称谓,是沂蒙广大妇女拥军支前的集体代称。

  纪念馆外,路边树上的叶子所剩无几,柿树上尚存几个黄橙橙的柿子,高高枝丫上的鸟窝倒是十分显眼。喜鹊叽叽喳喳,许是享用那甜美的柿子,抑或欢迎客人的到来。走出门外,寒风四起,心里暖流涌动。歪斜的古树下,石碾子静静地躺着,似乎正在回忆那段往事。虽无吱呀声响,但仿佛听见千万台石碾声,脑海中浮现出推米磨面、烙煎饼、做军鞋、缝军衣、救护伤病员的身影。

  而马牧池,古时这里曾是重要的驿站,人马到此都要补充食物。这里有山东第一个战时邮政局,第一个战时托儿所,还有火线桥、北海银行,这里的每一个村庄都是抗日的堡垒,横河、东辛庄、常山庄、野猪旺、双泉峪子等等,境内6平方公里范围内竟然有23处著名红色革命遗址。

  据悉,常山庄村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李氏自沂南县铜井镇小张庄迁来,自东向西建居。村名常胜庄,属吉祥言,后演变为常山庄。村中一条主街长达2公里,主街两侧基本上是清末至解放初建立的民宅,低矮的房屋依山势而建,清一色的石块垒起的墙,黄草铺盖的屋面,显得破旧甚至有点脏乱,却仍保留着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风貌。

  在那个年代,石屋、石墙就是常山庄最好的屏障。一个个简单的院落,全是用石头垒成的。门是石头的,院墙是石头的,屋更是石头的,从下到上到顶全是用细小的石头堆叠起来。各家各户几乎每一样东西都和石头有关。常山庄的人有着石头的性格,有着石头的精神,有着石头的特质。一条条狭窄的胡同就是最好的战场,在胡同里同敌人周旋,在胡同里和敌人斗智斗勇。鬼子进了常山庄就如同进了迷魂阵。也许正是如此吧,狡猾的日本鬼子竟然被常山庄人吓怕了!

  因而,常山庄的一草一木一石都在叙说着抗战年代的故事。而村中的山东沂蒙红色影视拍摄基地更是将这些故事一一传承。基地由《中国红嫂革命纪念馆》《常山古村》《沂州城》《影视基地服务中心》《沂蒙红色写生基地》《龙嘴湖游乐区》等6部分组成,占地2000亩,以红色影视拍摄促旅游,打造红色文化产业的理念,先后对“古山村”进行了保护性修缮,新建、改建、修复了供拍摄红色影视专用的炮楼、戏台、古道、城门、围墙、古庙、院落等场景。在百年老屋的基础上,建起了“中国红嫂革命纪念馆”“人民子弟兵将帅纪念馆”“跟着共产党走纪念馆”。因此,它是一处集红色旅游、绿色养生、影视拍摄、红色教育体验、餐饮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综合性休闲度假旅游的国家AAAA级景区,也先后被评为山东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全国传统古村落、2015CCTV中国十大最美乡村、中国乡村旅游示范村。

  古朴的村落、幽深的胡同、光滑的石板桥与破败的老石屋、茅草屋等,不是一种简单的存在,而是一个文化的符号。念着巨石上刻着的陈毅元帅的话:“我就是躺在棺材里,也忘不了沂蒙人民,他们用小米供养了革命,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是啊,“母送儿,妻送郎,最后一子送战场;一口饭,做军粮,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件破棉袄盖在担架上。”正是以“红嫂”为代表的沂蒙人民,用乳汁和小米粥哺育了革命。

  路边卖土特产的大娘满脸笑容,我似乎看到了当年“红嫂”对待亲人的笑脸。一位大娘正娴熟地摊煎饼,我毫不犹豫地买了一沓。如今,鏊子由煎饼机替代,望着不停转动的煎饼机,想着渐渐富起来的乡亲,嚼着热乎乎的煎饼,心里也热乎乎的。

  走出小村,夕阳映照在城门顶端那颗大大的红星上,熠熠生辉。我感悟着“红嫂精神”,由衷地唱起了《沂蒙颂》:“蒙山高,沂水长,军民心向共产党⋯⋯”

责任编辑:霍然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