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桥
时间: 来源:美好生活-中国农村网 作者:廖辉军 字号:【

  六岁那年,从小寄养在外婆家的我被父亲接回湾里上学堂。20多里的山路,到达家乡小镇已近中午。父亲说,今天咱们不用翻山越岭了,直接趟水回家赶午饭。

  这条河叫厦铺河,源自群峰秀丽的幕阜山脉,沿巍巍太阳山顺流而下,蜿蜒逶迤,家乡蛟滩湾与厦铺镇南北隔水相望。平时乡亲们要想出趟远门,除了父亲说的趟水过河,但凡到了寒冷季节,唯有绕弯越过数里远的山崖泥巴路,抵达镇上东面最远的古桥,起码也得小半天的工夫。

  初春时分,河水开始解冻,父亲担心我受寒,没有选择赤脚趟水,而是找了一处狭窄的浅滩,准备“汀步”过河。这“汀步”取自河中天然鹅卵石,大约半米远一个,虽无架桥之形,却有渡桥之意,于是乡亲们又称之为“跳石”。只见父亲蹲下身子,人立“汀步”,背起我一步一步小心翼翼地挪动身子,渐渐地我感到他脚步越来越快,不由抓紧父亲瘦弱的肩膀,身子随之急促跳动起来,惊觉于水中倒影上下天光一色,人、水、石、天,相映浑然一体,天地合一,那情景至今萦绕于心。

  开学报到的日子,父亲一头担着柴火和书桌,一头挑着粮食和被褥,不再冒险“汀步”,干脆脱掉布鞋,高高卷起裤腿,深一脚浅一脚地趟水过河。由于水比较深,我个子又小,只好傻傻地愣在河边,等着父亲将东西送过岸后再折回来背自己。有一回无意中瞧见他那双冻得煞白的大腿,蓦地我眼中有股热流溢出,而父亲却作没事一样,只轻轻说,过了这道河,外面就有桥了。

  当时,我无法理解父亲话中的真正含义,却略晓生活的困苦艰辛。说起来在改革开放以前,父亲还是公社大队会计,多年来一直藏着一个汽车梦,总想着有那么一天开上汽车自由奔驶在全国各地。后来田地分到户,他更加忙里忙外,将所有心思全扑在责任田上,再也没去碰触那个藏在心底的夙愿。其实在他心里,或许开车并不是最关键的,重要的是觉得有桥就有路,有路就有希望,家乡的河水对他而言,始终是一道难以跨越的天堑。那一刻,我似乎怀揣着父亲的梦想,好像一下子长大了。于是我暗暗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趟过这道河走出大山,努力寻找属于自己的那座“桥”。

  转眼已是立秋,河水日渐冰凉,村湾的叔伯们上山砍来杉木,劈成一根根厚实平整的木头,四五根拼凑成一块“大板凳”,再用两根圆木架起人字形桥桩支撑着桥面,一个个“大板凳”相继拼接起来,这样简易搭建的“板凳桥”横跨河岸南北,尽管人走在上面有些摇摇晃晃,却极大方便了两边的百姓相互来往和生产耕作。每当夕阳西下,“板凳桥”看起来犹如一道倒挂天际的美丽彩虹,总能勾起了人们无限的乡愁,从小激发了我对外面世界的好奇和憧憬。

  家乡的河道峻险,水流湍急,每到汛期山洪暴发,肆虐的洪水夹带着上游的残枝断木奔泻而下,“板凳桥”虽有铁索相连,但还是很容易冲垮打散。这时候,如果正赶上农忙,乡亲们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对岸的庄稼望河兴叹了。70多岁的廖国传老人曾是一位搭建“板凳桥”的匠人,每每念起往昔,总禁不住感叹,年年周而复始的“搭建—冲毁—搭建”,祖辈们世世代代都是这么过来的,过去的日子苦着呢。

  我上中学时,望江岭水电站开始建设,家乡许多村湾都变成了库区。虽然下游的河水逐渐变得平缓,但河床反而更宽了,水也更深了,于是风行几十年的“板凳桥”就退出了历史舞台。

  过了不久,镇政府运来一艘不大不小的木船,权当作两岸村民过河的“渡船”。说起“渡船”,全凭人工操作,一根长长的竹竿,就是撑船摆渡的工具,插入水中稍一用力,左一下,右一下,不断推动着木船在水中前行。河水碧波荡漾,人坐在船舱里晃晃悠悠,恍若置身江南水乡,现在想来倒不失浪漫惬意。相比“板凳桥”,“渡船”更似一座移动的人桥,根本用不着专门的船夫,也容不得半点心急气躁,年年需要修补,岁岁需要打磨,用它的水木年华印证着乡亲们的耐性和坚韧。如你偏不信,真要遇到对岸急着过河的,随便敞开喉咙吼一声,立刻就会有人将船儿撑到你的面前。

  直到十多年前,全湾乡亲们有的捐钱,有的出力,终于携手兴建起一座平坦宽阔的“石拱桥”。通车仪式那天,在外地求学的我特地赶回去,用相机镜头记录下一个个欢呼雀跃的场景。桥通路畅,湾里的绿水青山瞬间变成了“金山银山”,往日并不值钱的树木竹子成了行销各地的俏货,那些成家立业的儿时小伙伴们顺势而为,纷纷网上销售土特产,争做种植、养殖专业户,兴办农家乐,家家户户盖起了漂亮气派的小洋楼,出入都是小轿车,村庄到处洋溢着欢声笑语,俨然一副生态宜人的山区新农村景象。

  光阴似箭,转眼间我已至中年,但不论人在何方,家乡的桥始终盘踞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它的前世今生,它的仪态万千,留下了世事沧桑和时代变迁的深深烙印。曾经的“汀步”一去不复返,却依然勾勒出人与自然的山水画卷;“板凳桥”潮起潮落,诠释了生命轮回的意义;“渡船”来来往往,记载着时光流逝的岁月长河;“石拱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责任编辑:霍然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