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家大院,是川藏茶马古道上一座保存完好的清代豪宅。这座幽深大院,铭刻着几代茶商巨子前赴后继的坎坷记忆,也承载着汉藏边茶贸易的峥嵘岁月。
姜家大院位于四川荥经县民主后街,明末由当地徐姓土司所建,清道光年间卖与姜家先祖,几经改建,成为川藏线上名噪一时的“裕兴号”茶厂,算下来有170年历史。
“裕国兴家”的清代豪宅
荥经古称严道,位于四川盆地西部边缘,是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两条千年古道交集重叠,合二为一,这在国内极为罕见。黄炎培先生曾赋诗曰:“荥经之水,岩石嶙峋;荥经之城,空气氤氲。”
深秋时节,我来到荥经县城,问起姜家大院,人人都晓得,说它就在民主后街开善寺上边几百米。
民主后街是一条约400米长的老街,随处可见高大山墙的民居。这些民居或高或低,错落有致,泥夹墙和木板墙相间,穿斗屋架之间开着雕花窗户。街边种植着不少桂花树、橘树、苹果树、桃树、银杏。桂树尤其可爱,一条条树枝横伸出来,在阳光下泛现绿宝石般的光彩。据说每年中秋节前后,桂花树上挂满金黄小花,人走在桂花树下,能听到桂花轻微的绽蕾之声。风儿吹来,还能“淋”一身纷纷扬扬的桂花雨,孩子们在香气浸润的老街跑来跑去。
那天上午,阳光透过树枝落下斑驳的光点,屋脊上鸟儿在鸣叫,衬托出这里的寂静,这种寂静,是从岁月深处延伸而来的。推开街边一扇厚重的大木门,一座看上去颓旧的大院呈现面前。
姜家大院占地面积1800平方米,坐南朝北,平面中心轴上有个龙门,两个天井、两个过厅、一个主房。另有一小天井,五个厢房,主房正对过厅,共有3间,中间一进为堂屋,堂屋两侧为主居室。堂屋的开间相对两侧的住房稍大一点。天井内的石阶,长满厚重潮湿的青苔,蝼蚁从容爬行,传递着陈旧的气息。
昔日堂屋的主要用途是家族举行祭祀、聚会、婚丧嫁娶等大典活动,也是逢年过节家人团聚的场所。主居室只有当年的长辈才有资格居住,厢房则供子女居住或接待客人。这种布局设计,体现了古人“正堂宽敞出贵人、堂屋有量不出灾”的建筑思想。
姜家大院是典型的木结构穿斗式建筑,懂行的人说,屋面荷载和楼面荷载,由桷角及楼板传递给檩条,再由檩条传给木柱,木柱再将荷载通过柱基传达到地基,建筑结构受力和传力途径简单明确。难怪姜家大院经受百年风雨、地震雷击,依然牢固。
姜家大院的门、窗、屋脊、柱墩、抬墩和磉礅,雕工精细、内涵丰富。反映了当年房屋主人的追求与理想,也反映了忠孝节义、福禄寿禧等传统文化内涵。
大院仍保留清代“裕国兴家”的楠木牌匾。“裕国兴家”四字写得遒劲敦厚,雄健流畅,这是清末荥经一官声颇佳的县官为姜家大院题写的。裕国兴家,既是姜家大院当年的立身之本,也是雅安地区茶马古道的文化精髓。
秋风萧瑟,鹧鸪飞过,落叶簌簌飘零,为这座冷清大院平添一些古意。院子越是寂静,我脑子里越是鼓荡。眼前看到的情景同一幅幅历史画面瞬间拼接连缀起来:近200年来,一代代姜家人前赴后继,将醇香边茶运往康藏高原,在茫茫雪域踩踏出一条汉藏商贸往来的艰辛之路……
“善待”恶人的精明商号
如今姜家大院的主人,是76岁的姜世民,他自称是姜家入川后的第15代传人。姜氏家族最初居天水,明末入川,住洪雅县止戈坝。
康熙末年,六世祖姜灿带领七世祖姜圻阔从洪雅来到荥经,定居下来。经营铸银,在积累一定资金后,从事茶业生产经营,成了大户人家。
这里有个故事,说明姜家人的诚信和精明:《姜氏族谱》记载:“清乾隆中,荣华公随季父姜琦公从洪雅来荥,白手起家,始以铸银为业(为客户将碎散银铸成一两、五两、十两银锭)。县城一豪绅妒忌其生意红火,某日乘荣华公酒醉,寄存碎银一封要求加工成锭。公醒后,见全为伪银,仍照数以真银易之。豪绅隔日来取,拆封检验,无言而去,自此姜氏诚信之名誉满全城。”
20世纪40年代初期,藏区许多地方的藏民感染了火症(痢疾),姜家闻讯,紧急联合荥经数家生产茶叶的厂家,根据古法配制了一种桤木茶,运送藏地,让藏族患者迅速得到康复,及时抵御了瘟症疾患的侵扰。
《姜氏族谱》还记载了一件事:有一年中秋节,姜家大院外面的桂花树开得特别好,桂树上挂满了金灿灿的小花儿,碎碎的,一朵朵四瓣小花簇拥在枝头,花瓣中小得几乎看不见的花蕊在风中颤动。那天晚上,月儿正圆,清风徐来,姜家大院坝坐满了邻里乡亲,大家一边赏月聊天,一边喝着姜氏酿造的桂花茶,一边听镇上的评书艺人讲隋唐演义。
姜氏茶享誉康藏近200年
“兴边茶,和康藏,富荥经,裕中华,我祖先功劬卓著;崇善举,启人文,沐桑梓,淳教化,姜氏族瓜瓞绵长。”这是姜氏外孙、荥经民间文化学者吴阿宁为姜家大院题写的一副对联,概括了姜家的从业宗旨和立家之本。
康熙末年姜家从洪雅迁居荥经后,除了开银铺,更多向茶业生意转型。当然,本来盛产茶叶的雅安地区也有这种强大的商业吸附力。
姜家先祖早已看准火候,和藏地茶商广交朋友,很快研制出适合西藏人饮用的藏茶配方。到清嘉庆年间时,由姜家八世祖姜凯、九世祖姜荣华两代人筹建,在荥经县成立了华兴公司,并经北京登记“请引”,创立了后来近两个世纪享誉康藏的“仁真杜吉”边茶品牌。
由于“仁真杜吉”制茶工艺独特,很快在众多边茶品牌中脱颖而出,他们生产的极品砖茶受到西藏高僧贵族的喜爱,一时占有垄断性。
为扩大生产规模,姜家还租下近邻陈家大院作厂房,雇用了很多人,生意红红火火。
“好长一段时间,其他边茶都销不到西藏去,只有姜家‘仁真杜吉’可以卖到那里去,因为数量不多,也只有西藏上层人士才能吃到。于是,一个个背二哥背着姜家砖茶,顶风冒雪,翻越大相岭,走过化林坪,深入康藏雪山,年年月月,号子声和吆喝声混在一起,在山旮旯里传得老远……”姜世民老人激动地说。
商运起伏,一如茶道坎坷
姜家遭受的第一次考验是在清末民初。
由于社会的动荡,清末的专用茶票渐渐取代了之前的茶引(指茶商缴纳茶税后获得的茶叶专卖凭证,等于执照)。各省商贩凡纳税者都可领票运销康藏之地,市场热闹了,也良莠不齐了。严格控制茶叶质量的姜家茶店一时有些不适应,生意做亏了,欠了些债,甚至经常没法开工生产,家里除了一些田产,只剩下“仁真杜吉”的商标和债务。
老二姜永兆派大儿子永昌和侄子永吉去西藏谈判债务解决等事宜。西藏上层人士之前听闻过姜家的情况,更被兄弟俩不远千里赴藏协商的精神打动,于是借了一些钱(金银和药材)给哥俩,还送了一个无价之宝鼻烟壶留作纪念。在打箭炉,永昌、永吉将金银和药材换为流通的钱后,一路披星戴月,又步行回荥经。
凭借这些借来的钱和姜家的技术,在姜永兆的主导下,茶厂又重新开工,逐渐走上正轨,终于把欠债还清了,还有了盈余。
1851年春,姜家人从一徐姓土司手里,购得了始建于明朝末年的大院。到手后,姜家在徐氏院子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建和装修,请工匠在家里精工雕琢,西面建造了茶叶生产棚架(存储茶叶的库房和制作茶砖的车间),并添建了居住的后院,形成“七星抱月”的院落格局。这,也就是后来的姜家大院。
过了几十年,到1914年初,姜永寿当家后改“华兴号”为“裕兴茶店”并亲临康藏与各债主见面,“裕兴号”茶店再度走红,年产边茶价值10万两银。姜永寿办事老练智慧,精于茶叶鉴别,人称“茶状元”。
1915年,姜永寿又将“裕兴茶店”更名“公兴茶店”,此时姜氏茶业已达年产边茶40万余包的规模,成为当时荥经茶业之首,又一次享誉雅安,誉满康藏。
茶商之星最后的陨落
商运起伏,一如茶道坎坷,蜿蜒在缥缈云端。
1917年,姜家“裕兴号”就与闻名县内外的兰贡爷(荥经著名茶商兰荣泰之父)结成了儿女亲家。如此,姜家获得颇有权势的兰贡爷的保护,兰家则获得姜家生产边茶的技能传授和贸易支持。久而久之,姜家为扶持兰家茶业付出了代价。
姜家衰落的另一原因,始于“康藏茶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成立。
1939年,西康省政府成立后,西康省主席刘文辉成立了西康最大的“康藏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要求所有茶商一律统一到康藏茶叶公司旗下,不允许私自卖茶入藏。
姜家于是转行其他生意,把钱投资到了一个做绸缎生意的远房亲戚处,亲戚凭姜家的巨额投资赚了大钱,在香港、上海、成都都开了铺面,却只将投资的本钱还给了姜家,其余占为己有。
1946年前后,姜家濒临破产边缘。到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姜家已大量欠债,只好把所有土地都卖了,家业也完全垮了。当时的掌门人姜永清借钱做了点茶,勉强养活家人。1947年前后,族人生活变得捉襟见肘,这个曾经风光无限的大家族竟活活饿死了三房10多口人。到20世纪50年代初,姜家老小已沦为“城市贫民”。
离开姜家大院时,我的心情有些沉重。一道猩红色光晕将大院涂下浓浓的阴影。桂花树上,跳出几只雀儿,它们吱吱鸣叫着蹿向天空,也将我的视线拉向大院的屋脊。屋脊上那些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狎鱼、麒麟等雕饰物栩栩如生,好像随时可以跳下来和我们诉说一番,但我实在不知道该跟它们说些什么……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