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坑院 藏在地下的村庄
时间: 来源:美好生活-中国农村网 作者:武秀 字号:【

  据说,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的陕塬上,星罗棋布的村庄散落着数以万计的奇特民居——地坑窑院。一个深坑,四周的几间窑洞,院里栽种树木,地坑院掩映在树木林荫之中,鸡犬之声相闻而不相见,人声嘈杂而影踪全无,整个村子形成了“远看见树不见村,临近闻声不见人”的景象。冲着这介绍,就觉得很神奇,近日终有缘分得以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

  陕州地坑院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张汴乡的陕塬,三门峡古称陕州,又名上阳城。崤山、函谷、雁岭分守三门峡的东、西、南三面,北面,一条天然屏障——黄河蜿蜒东行,晋、陕、豫三地依陕州为界居河而治。

  车子缓缓开出三门峡市区,窗外的风景也渐渐露出了陕州大地的风貌。两侧的山体裸露出大块大块的黄土,闪耀着斑驳的褐色,和着初冬山上的枯黄,加之峡谷似的深深沟壑,在蓝天的映衬下,尤显得深远、苍凉。大概行驶了一个多小时,张汴乡北营村到了,陕州地坑院便也到了。

  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地坑院,当然是新修缮过后的景区。入口处的大门建造得十分浑厚,设色和黄土高原的颜色如出一辙,绕过大门,一路向下,进入地坑院。站在地平线上,俯视,整个地坑院村落只是一些四四方方的坑,和从坑里生长至地面上的树木。

  据景区介绍,“地坑院的建造过程共分为四个步骤,即向下挖坑、四壁凿洞、穿靴戴帽、美化装饰。”营造技艺既与传统的阴阳八卦密切结合,又和宅主的运程息息相关,反映了古人卓越的智慧。也就是说,“院里窑洞开挖的方向,也依照传统的八卦方位确定,分为‘东震宅、西兑宅、南离宅、北坎宅’。依据用途分为居住窑、客房窑、厨房窑、牲畜窑、仓储窑、茅厕窑等。迎门的叫主窑。相当于地上四合院的上房,住家庭中辈分最高的长者,两侧的客房窑依照辈分或者长幼居住晚辈。而仓储窑、牲畜窑一般都位于窑院内的两边侧角。进出地坑院的路,一般都是在院内偏角的地方挖一个拐弯的洞,向上成斜坡状,建成露天通道直到地面,供人、畜出入,也可以出入人力车。”“院子大都在黄土地下约6〜7米、长约12〜15米,窑洞高约3米,进深8至12米,宽约4米。窑洞基座一般以青砖加固,防潮,亦防雨水浸泡。院内地面四周砌一圈青砖,在略偏于院子中心的地方再向下挖一个深约30厘米的平地,在此平地的一角挖一眼小水坑作渗井,用来渗漏院内积水。渗水澄清后,可作生活用水。”

  更让人不可思议的冬季窑内温度在10摄氏度以上,夏天保持在20摄氏度左右,人们称它是“天然空调,恒温住宅”。如今,像这样的村庄现存200多个,有地坑院12000余座,保存最完整,现存时间最久的地坑院已有300多年。作为人类居住文化的一种独特样式,地坑院具有其他建筑所没有的特点和价值:它是目前为止世界上仅存的生土建筑,是我国黄土高原地区黄土生态文化的遗存,是研究我国建筑、农业、地质、环境变化不可替代的真实标本,是我国几千年农耕定居文化发生、发展、演变、进化的活化石。

  走下坑院,则是另一番感受。甫一从福地门进入,隐隐地便听到了阵阵的喇叭声和唢呐声,随着声音前行,穿过一个连廊,便到了办喜事的民俗院里。此刻,院子里新郎刚刚迎亲回来,新人在向双亲奉茶跪拜,而后举行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送入洞房等结婚仪式,此时的喇叭唢呐声也达到了喜庆的高潮……让我们这些围观的众人也有一种恍入邻家婚礼现场的错觉。随着婚庆习俗的发展,有一些传统的习俗渐行渐远,没想到在这里有幸重温了一下。这样的民俗表演形式,也让其他游客欢呼声不断,只因它以另一种方式回到我们身边,让人记忆深刻。

  陕州地坑院原来一共22个独立的院子,建造年代均不相同,现在把它们互相打通了,走在其中,只觉得一个院子接着一个院子,仿佛迷宫一般。每个院里都设有不同的主题,介绍着陕州的民俗民风,还有当地的非遗展示。如捶草印花、陕州剪纸、锣鼓书、澄泥砚、木偶戏、皮影戏、糖画、红歌表演、陕州特色婚俗表演等,体验互动性强,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深得游人喜爱。幸运的是,我们到达木偶戏院时,还有5分钟院子里就有演出,工作人员听说我们是专程来看地坑院的,特别热情地为我们一行6人表演了提线木偶戏《武松打虎》片段,动作细腻传神,语言引人入胜,表演精彩绝伦。短短十几分钟的表演,让我们过足了瘾。

  剪纸院内,红艳艳的剪纸,映着橙黄的墙,格外抢眼。陕州剪纸的历史,作品取材的丰富与造型的生动加之浓郁的乡土气息迎面扑来,而院中一隅,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奶奶安静地在门边捺着鞋垫,仿若在这等了好多年。这一刻,总是给你时光静止,岁月静好的感觉。

  澄泥砚院子也让人印象深刻。众所周知,陕州澄泥砚是我国历史上四大名砚之一,被皇宫列为贡品,曾于1914年荣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院子里完整地展示了澄泥砚烧制时使用的原料,烧制手法,烧制过程和烧砚炉等,让你身在其中,仿佛能感到那时制砚、烧砚的忙碌场景。

  走在这一个接着一个的院子中,让你惊喜的是,每个院子,都有一块牌子,就像它的身份证似的记录着这个院落的具体信息和历史演变,从中可以看到这个院子建筑的年代,这户居民居住的时间,历经的家族,以及搬迁的时间节点等。读到这些信息,你总是忍不住想象,在这个院子里, 几辈人同堂,小孩的哭闹声、嬉戏声、大孩子的读书声、成年人的劳作声、老年人的唠叨声,各种声音交织,该有多么的热闹与温馨。

  遗憾的是,修整一新的面貌,再难看到当年村民生活其中时那种乱糟糟却生机勃勃的景象。不过,2012年以前,这里还是有人居住。大名鼎鼎的穿山灶设于院中,也不再冒出腾腾的饭香热气。一排炉灶串联而成的灶台,就像一列过山车,有七八个之多。每个灶眼上各放一口铁锅,只要柴火在灶的一头烧,热量便会穿过灶膛送到每个灶台,铁锅们各司其职,炒、焖、炖、煮同时进行。来客目不暇接中,数个香喷喷的菜已端上桌。遇上村民操办红白事或农家节庆,“十大碗”令人大开眼界。即:红烧肉一碗、白肉一碗、猪头肉两碗、黄花菜一碗、海带一碗、豆芽一碗、粉条一碗、芹菜一碗、煎饼一碗。时光易逝,300多年的时光转瞬溜走,而院子里的果树依然果实累累,满院子里的葫芦让你觉得地坑院的时代,从未走远。

  一个个地坑院聚集起来,就形成了一个地坑院村落。小村十几户、几十户;大村上百户、几百户。这样的居住村落,深深地藏在地平线下,被称为中国最神奇的地下村庄。天井,地坑,人居。地坑院,是一种建筑,更是一种文化。

  可喜的是,为了抢救这些珍贵的建筑文化遗产,近几年来,当地文物等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是对三门峡地区陕州区、灵宝市仅存的地坑院进行系统调查,有选择地进行保护。二是将地坑院申报为文物保护单位,依法进行保护。目前,三门峡陕州区张村塬上的一部分保存条件较好的地坑院已经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制定了保护规划,正在逐步进行抢救维修、加固。三是对地坑院的建筑技艺,进行勘测记录,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张村塬庙上村的地坑院营造技艺已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四是倡导社会力量参与保护,在保护的基础上将符合条件的地坑院开发旅游,并征集与地坑院文化有关的民俗文物进行陈列展览。

责任编辑:霍然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