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是生态涵养的主体区,生态振兴是乡村“五个振兴”的重要内容。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乡村地区要由过去传统的“养口”“养胃”的定位,发展到现在的“养眼”“养心”“养肺”“养神”的定位,实现多样化发展。坚持乡村经济多元化、多样化发展是尊重自然规律、推进绿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在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选择,是建设美丽中国的物质基础。
因此,新时代乡村产业不能再走靠粗放经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老路,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成为战略抉择,这是加快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的重要手段。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宜居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任务,落实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实践证明,农村生态环境好了,生态农业、养生养老、森林康养、乡村旅游就会红火起来,土地上就会长出“金元宝”,生态产业就会变成“摇钱树”,田园风光、湖光山色、秀美乡村就可以成为“聚宝盆”。 我们一起来看看各地生态振兴是怎么做的吧!
北京市门头沟——走出一条生态富民之路
这个冬天,门头沟区妙峰山镇炭厂村“神泉峡景区”迎来了游客旺季,“冰瀑”景观改变了以往冬仨月没人来的惨淡,让民俗接待户李秀芬家忙得红红火火:“现在,来我们村旅游、休闲的人越来越多,一年四季游客不断,最大吸引力就是我们村的生态环境好。”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和炭厂村一样,京郊美丽乡村不只有蓝天白云,更有优良的基础设施、舒适的人居环境。宜居的生态,正在让农村变成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炭厂村位于妙峰山西北部,自几十年前烧炭业凋敝之后,就成了一无所有的荒山沟。几十年来,村民种过树、搞过养殖业,都收效甚微。近年来,炭厂村转变思路,实施了一系列生态建设措施,加上产业精准施策,短短几年的功夫,打造出了山水相依、美景如画的人气景区“神泉峡”。村民拿股份、开民宿,炭厂村终于找到了产业振兴的正确道路,把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2017年村集体经济总收入1227.9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661元。
村党支部书记邢卫兵是当了20年的“老书记”,他说,炭厂村历经了四次转型。第一次转型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从烧炭业到种植业。山区禁止砍伐树木,烧炭业逐步退出,主要种植玉米、小麦等农作物,但因为耕地少,种植状况不理想,只够糊口。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第二次转型,从种植业到林果业。该村提出“围山转”——荒山变梯田,梯田变果园的发展思路。种植800亩杏仁,但见效周期长,收益不多,导致村里年轻人几乎全部外出打工,村庄发展陷入困境。
在前两次转型不理想的情况下,炭厂村开始第三次转型,从林果业到保护生态开发旅游业。该村根据门头沟区和妙峰山镇的功能定位,提出“依靠自然山水资源发展旅游兴村富民”的思路,2008年开始兴建“神泉峡风景区”,发展民俗旅游。邢卫兵介绍,由于一直以农业为主,村民们不但要上山放羊放牛,还要砍柴烧火,生态资源破坏非常严重。确定开发旅游业后,炭厂村的养殖业全部退出。“山上的植被得到了保护,慢慢变好的生态环境涵养了水资源,神泉峡的水也一年比一年多。”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环境越来越好的神泉峡,夏天赏瀑布,冬天赏冰瀑,成为京郊旅游的热门景点。为了更持久的发展,炭厂村开始了第四次转型——壮大集体经济。邢卫兵介绍,“神泉峡风景区”作为壮大集体经济的主要来源,以干股形式分配村民,用按股分红代替了原来的平均分配。现有股民383人,2016年每人分红800元,2017年每人分红1000元。通过宣传营销和精细化管理,景区游客量和收入呈现爆发式增长。2017年景区收入160万元,2018年接待游客6万人次,全年收入突破300万元。2018年,还成立了“乡村旅游合作社”,吸引带动更多农户参与进来,一同致富。
景区的发展,为村民带来了持续稳定的收入,提振了回村发展的信心。村里环境好了,收入提升了,村民们也都愿意回村了,在外居住的老人、打工的年轻人甚至应届大学生,都纷纷回村,2017年来,已达到20人。
村民李秀芬一直在村里的鞋厂上班,厂子越来越不景气,干脆回家干起了民俗旅游,没想到,随着村里环境的改变,游客越来越多,自家的生意也一年比一年好。去年元旦,她家一天就接待了57桌客人。李秀芬说:“客人多,说明我们的景区受欢迎,这几年,不但景区越来越美,村里的环境也干净、漂亮了,客人来了说村里的厕所比城里的都干净。”
小小的炭厂村带领村民干出了大产业,随着美丽乡村的建设,邢卫兵透露,炭厂村将打造全村域景区化,目前正在打造“四个一工程”,包括打造一个精品旅游村、一个精品农家院、一桌精品农家宴、一支科技人才队伍。通过全面整合各种资源,将炭厂村着力打造成为京城知名、体现国际标准的休闲养生园区。
广东省江门市——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鹤山市共和镇来苏村,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是江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也是江门市启动“三清三拆三整治”的先行村。以“三清三拆三整治”为突破口,来苏村已经全面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整体布局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先后投入800多万元,建设文化广场、文化综合楼、水上休闲公园、“一河两岸”绿化美化等民心工程,大大提高了村民生活环境,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三清三拆三整治”只是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第一步。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提出,要以“三清三拆三整治”环境整治工作为抓手,全域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分梯度、分类型创建干净整洁村、美丽宜居村、特色精品村。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重点推进“厕所革命”、“四好农村路”、村道巷道硬化、饮水安全、垃圾污水处理设施等建设,逐步向自然村延伸覆盖,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短板。
江门市部署开展“百村示范、千村创建、万村整治”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创建活动,按照基础整治期、巩固提升期两个阶段,力争用3年时间完成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用10年时间将全市纳入整治建设规划范围的1108个行政村(社区)全面建设成为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不仅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更为乡村新业态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乡村振兴与之前提出的农村改革有什么不一样?这其中最重要的体现就是农村产业业态的变化。如今的乡村已经出现了很多非农业的行业业态,我们必须要对乡村振兴有全面、理性的认识。”在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的分组讨论上,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胡钛对乡村振兴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农业旅游是现代农业新业态最突出的表现。去年3月,历经两年多的打造,广东首个中国农业公园——台山中国农业公园正式开园,集聚了农业生产、观光休闲、生态保护、教育科普等功能,实现岭南稻作文化和侨乡文化的传承与繁荣,探索了文旅结合、三产融合的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新模式”。其中,“禾海稻浪”水稻田文化主题园作为起步项目之一,被打造成广东首个水稻主题园,都斛“万亩农田”、台山大米因此声名大噪。
不仅仅是台山中国农业公园,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还明确提出,要打造乡村旅游新路径,到2020年全市连线连片发展14条以上美丽乡村精品线路、培育50个乡村旅游示范村,让生态变成“摇钱树”、田园风光成为“聚宝盆”。培育岭南特色小镇,加快中信赤坎古镇和华侨城古劳水乡两大龙头旅游项目建设。
“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我们要加快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编制乡村文化旅游资源目录,建设江门最美100条乡村,并沿片推动乡村旅游新业态开发。在乡村振兴大局中,市旅游部门将把传统村落、美丽乡村、乡村民居、休闲农庄等作为工作重点,优化旅游业发展布局。”市旅游局副调研员黄玉华说。
湖南省安乡县——打好生态牌 探索湖区振兴“安乡模式”
湖南省常德市安乡县探索出一条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的乡村振兴之路,为湖区乡村振兴树立了新标杆,亦形成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安乡模式”。
安乡县位于湖南省北部,建县于公元561年,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是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近年来,安乡县结合自身条件,坚持“绿色发展 生态崛起”发展理念,大力推广立体生态种养模式,不仅打造“四水模式”,还形成了农业发展的生态“4+X”,在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和精准脱贫同时,也使安乡成为湖区改革具有代表意义的一例。
所谓“四水模式”就是发展四种带“水”的农作物,通过合理布局和科学搭配实现优质高产。目前,安乡有两种“四水”模式生态立体规模种植,分别为“水稻+水产+水生蔬菜(空心菜)+水果”和 “水稻+水产+水生蔬菜(茭白)+瓜蒌(药材)”。
据汤家岗耕耘农作物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先生介绍,采用“水稻+水产+水生蔬菜(空心菜)+水果”种养模式,可亩产稻谷600公斤、龙虾175公斤、空心菜125公斤、水果200公斤,总产值约8650元/亩,成本约2550元/亩,纯收益约6100元/亩。
而安穗稻田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采用 “水稻+水产+水生蔬菜(茭白)+瓜蒌(药材)”种养模式,可亩产稻谷600公斤、龙虾200公斤、茭白400公斤、瓜蒌15公斤,总产值约9480元/亩,成本约2700元/亩,纯收益约6780元/亩。
“四水”模式充分发挥了湖区自然区域优势,合理利用农田空间,集成多种农作物、水产的种养技术,从而实现了农户“一水四收”的愿望。除此之外,县里还形成了“稻田+”“荷田+”“蔬菜+”“水产+”的“4+X”模式,政府引导、企业带动、市场推动,安乡生态农业蓬勃发展,生态立体种养总面积超过30万亩,年产值超过20亿元。
其中,以稻虾共生为主的“稻田+”面积12万亩,四种“稻田+”种养模式包括“稻鸭”共生、“稻虾”共生、“稻鳅”共生、“稻蛙”共生。“稻田+”生态种养模式是实现农业提质增效的好途径,不仅拓宽了农民致富的好路子,还有力保护了自然环境。
同时,以莲鳅为主的“荷田+”实现 “莲鳅”共生、 “莲虾”共生、“莲鱼”共生。县里仙桃村整村流转土地发展3000亩“荷田+”基地,建成了高效农业园区、休闲旅游景区, “荷田+”生态种养投资回报高,该模式不仅美化了村民的居住环境,还帮助近2000个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
安乡生态产业模式多、效益高,“4+X”模式被争相推广:“一田多用忙数钱,园区景区双建设,绿色增收创效益,创新产业拓发展。”
安乡县农业跨步发展离不开对土地使用问题的有效解决。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及各部门通过争资争项,大力开展“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乡情招商活动,加快推进环境塑县战略实施,出台系列产业扶持政策,吸引了不少企业来县创新创业。
与此同时,企业在发展中对土地的使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以往,土地流转纠纷是投资者、特别是外地投资者感到很棘手的事。投资者宁愿承包租金高的连片土地,也不愿意接手租金低的“插花”丘块,更不愿意租赁麻烦不断的“纠纷土地”。
土地是财富之母,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农民的“命根子”。如何破解“用地难”,解决企业的发展问题和担忧,又让农民得到实惠成为摆在各部门面前的一道“拦路虎”。
该县面对这一实际问题,在推进土地规模流转过程中,坚持乡村两级“流转+服务”、平台公司“规划+管理”、市场主体“投资+运营”的职能划分,主要采用“支部决定、党员表态、群众协议”的党建推动模式。与此同时,还提出了四个保障,保障企业和农民利益双向利益,同时,利用企业发展促进农民征收、保障农民就业,确保入股分红增收和订单兜底增收等。
截至目前,安乡县有经营面积上千亩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50多个,完成整村流转59个、整乡流转1个,土地流转面积约46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56.9%。该县主要瞄准农地流转中的四个难点问题创新机制、精准发力,实现了土地规模有序推进。
凡是进行了规模流转的村,县里相关涉农项目都有倾斜支持,不仅改善农户的生产生活条件,村集体的收益也稳定增加了。已整村流转的59个村,村集体收入比其他村平均高出6万元左右。据初步统计,凡是土地规模流转的村,农民的收入普遍要高,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高出全县平均水平500元以上,新型主体、农民、村集体三方共赢格局已形成。
湖北省武汉市——“一村一策”打造美丽乡村
初冬暖阳照射下的武汉临空港经开区(东西湖区)慈惠街石榴红村,游人如织,村内粉壁、黛瓦、马头墙,与村外层林尽染的防洪林相映成画。
游客陈先生发现,往年来游玩时汉江沿线都是货车横冲、尘土飞扬,今年却全不见踪迹。慈惠街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以来,为保护汉江水源地,该街与区交通局共同搬迁砂石码头两座,规范砂石运输,改善村湾环境,还岸净水清的汉江美景。
去年以来,武汉临空港经开区实施乡村生态振兴,除整治汉江岸线外,还积极推动农村厕所革命、污水治理、垃圾分类和人居环境改善4项工程,计划3年内打造出一批美丽乡村“样板村”。
走进石榴红村中心村公厕,只见男女洗手间、母婴室、残障人士洗手间标记醒目,婴儿护理台、无障碍设施、厕内扶手、紧急呼叫按钮等人性化设施一应俱全。屋顶还开有通风口,让清风入内,消除异味。
区城管委环卫科负责人谭艳军介绍,以前农村公厕采用三级化粪技术,配建的化粪池需定期抽排,异臭难闻,常遭村民反对。今年该区将农村厕所革命与污水治理合二为一,配套建设,建成后公厕污水可直排管网,实现无害化处理。
今年临空港计划新建农村公厕37座,达国家城镇公厕二类标准,“造价是一般农村公厕的五到六倍”。再加上前几年的投入,该区每个行政村都已建有一座以上标准化公厕,并聘请了保洁人员每天定时清扫,从建设配套到维护管理均实现“城乡一体化”。
农村污水管网建设工程也在快速推进。该区服务业投资建设集团水务工程负责人介绍,目前已对全区所有规划内不拆迁村庄进行调查摸排,制定“一村一策”建设方案。距离市政污水管网较远的村落将新建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采用最先进的膜分离技术确保处理后的水质达一级A类标准。
这天,慈惠街八向大队村民徐文丽刚吃完午饭,将剩菜剩饭和其他生活垃圾分别装到两个垃圾袋里,丢进了屋外垃圾桶。村外,一台嗡嗡作响的垃圾生化处理机正将收集而来的厨余垃圾发酵降解,生成有机肥料后交还村民种菜。
临空港城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是武汉市首个试点垃圾分类的城区,此前一直在城镇范围推广,今年起向农村延伸,目前已在8个涉农街道选取了40个大队推广垃圾分类。为让村民一听就懂、一学就会,该区在农村推广“两次四分法”,即由村民对湿垃圾和干垃圾进行初分,直接分为易腐和不腐两类;然后由村保洁员对垃圾进行二次分拣,分为有害垃圾、易腐垃圾、不腐垃圾和可回收物等四类。该区还建成了“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街转运、区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机制。
除公厕、污水和垃圾外,临空港经开区还推动了农村人居环境改善计划,对道路、绿化、塘堰、标识、建筑立面、电线等影响村湾景观的环节整体提档升级。区建设局建设科高级工程师刘军介绍,全区分20个精品村、25个重点村和其他一般村落3个档次分批推进,目前已从20个精品村中挑选了5个村落,由政府出面邀请全国一流的规划设计单位进行景观提升设计,打造一批“样板村”。
柏泉街红光大队高下湾村毗邻杜公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环境优美,但村内民房建筑样式凌乱,密度过高,压抑感强,缺少应有的乡村气息。武汉市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提出“软化环境、回归乡土”原则,即在建筑物外观不动的前提下,通过园林绿化手法,软化过密的建筑体量,增强现有建筑布局的层次感。
慈惠街熊家台村属汉江水域的自然村落之一,有丰富的景观资源。但该村同样存在建筑杂乱、污水乱排、缺乏公共活动空间等问题。广州集美设计公司提出可将“菜农文化”“都市农夫”等概念融入美丽乡村建设,在熊家台打造“百亩千园主题村湾”。在这里,都市人可在农户的指导下耕作、播种、销售农作物,体验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住农家房的田园生活,最终形成以“休闲、劳作、收获”为主线的乡村休闲游项目。
山东省济宁市——塌陷地变良田水塘 荒山披绿花开遍地
绿色是乡村的本色,如何将乡村生态优势转化为生态经济,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一环。近日,笔者走进济宁田间地头、乡间大棚,感受乡村振兴进程中济宁农业发展的新气象。
浅塘鱼游,瓜果飘香,接连成片的人工湖上碧波荡漾。济宁市任城区的喻兴生态园技术人员侯忠斌看着眼前如画的景色满心欢喜。淡水鱼工厂化养殖基地、有机水稻种植基地、有机果蔬种植基地、多功能休闲观光园,生态园规模化发展吸引了当地大学生返乡就业,侯忠斌就是其中之一。“回到家乡,我感受到了生态园在现代农业和生态农业项目的飞速发展。”侯忠斌说。
说起这片生态园区,侯忠斌用“一城青色半城湖”形容了眼前的景色。然而,曾几何时,这里是一片煤矿塌陷地。而如今,这里土地复垦,水塘养鱼,开启了“上农下渔”的良性生态循环模式。
生态振兴离不开环境宜居,还要让村民拥有更好的生活配套设施。距离此处不远的任城区大流店村,白墙红瓦,水路纵横,人在景中如身在画里。
“我们村家家都装了壁挂炉,政府免费给装的,厨房灶台干干净净,再也不用怕烧炭熏得到处黑漆漆的。”说起气代煤这个词,很多大流店村民还有些陌生,可是谈起去年政府给装的壁挂炉,村民们个个喜笑颜开。
去年下半年,当地政府推进气代煤、天然气入村通户工程,每户补贴8000元,调动了村民安装天然气的积极性。大流店村530户全部开通了天然气,用于做饭、取暖,改善了村庄人居环境。
美丽生态孕育美丽经济。大流店村内的美丽经济产业园里一片春意盎然。2017年,美丽经济产业园项目实施土地流转300亩,由村集体统一发包给农户,由农户自主管理,村集体收取租金,并负责统一种苗、统一技术、统一销售、统一包装,以村集体注册公司的形式全权管理草莓种植产业。村里通过探索草莓种植技术、销售、深加工等产业链,实现了科技带项目、项目带公司、公司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的良性发展。
村里的负责人给笔者算了一笔账,每个草莓大棚1.2亩,每亩投资种苗5000元左右,有机肥800元,人工成本10000元左右。收入方面,每亩收获3000斤至4000斤,平均价格10元至12元。每年每亩纯利润2万至3万元。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走在汶上县白石镇夏村,放眼望去一片碧绿,零星绽放的小花颜色各异,不远处的昙山上郁郁葱葱,广阔的乡间绿意盎然。
夏村是典型的山村,靠天吃饭,种下的粮食几乎年年没有收成。如今,荒山上种了300亩茶园,山下种满了果树、百合,就连山沟里都种上了核桃。村民们说,放在10多年前,谁也不敢想象,这片土地会有一天变得如此繁茂。
村里牵头成立专业合作社,并通过合理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将土地分别流转给懂技术及会经营的种植大户、龙头企业及合作社,发展特色农业种植,形成连片规模,每年增加集体收入15万元。
“村里种植的百合花可以做成百合花茶、食用百合等产品,通过电商销售出去,核桃、石榴也可以做一些加工产品往外销。”成功迈出了生态添绿的第一步后,村党支部书记吴进军带着村“两委”班子成员大胆开拓思路,开始将村里的土特产往外销。
一座荒山变成了金山,江北茶园、百合基地、昙山氧吧……乡村旅游景点和特色旅游产品悄然而生,生态效益带来了经济效益,带动了集体和村民双增收。
吴进军告诉笔者,2017年以来,夏村先后接待游客3万余人次,带动群众增收30余万元,村集体实现增收5万元,而且解决了30名贫困群众就业问题,每名贫困群众获得分红1200元。
河南省洛阳市——绿色生态是乡村的主打色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美丽风光,“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和乐景象,是无数人心驰神往的故乡记忆。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越是环境美的村庄,往往越是人气旺、发展快、前景好的地方。有多姿多彩的美丽乡村,才有气象万千的美丽洛阳。
广袤河洛乡村,正进行着一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硬仗——在孟津县小浪底镇明达村,污水管网的“毛细血管”正在加速延伸,即将告别“污水靠蒸发”的历史;在宜阳县香鹿山镇,厕所革命全面开花,“一个坑、两块砖”的旱厕将难觅踪影……
前些年,农村经济快速发展,老百姓富起来,盖了新房,买了新车,但“有新房无新村”“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的景象普遍存在。农民群众改善生活环境的愿望愈加迫切。
“乡村生态宜居,村内村外不见垃圾是起码的要求。”洛阳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洛阳市全域推进“垃圾清零”行动,并探索推进市场化运作与村民参与自我管理相结合的农村垃圾处理模式,环境脏乱差得到有效治理。下一步将重点抓好一家一户的垃圾分类,进而推进资源化利用和末端减量,同时也通过多种工程措施,解决好垃圾“出口”的问题。
农村污水治理和厕所革命,也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硬任务。在孟津县送庄镇,镇区和邻近村庄建设管网,通入全镇污水主管网;居住集中的村,建设污水处理站,统一收集污水;点状自然村,建设大型三格化粪池,先收集后处理;居住分散的农户,分户自建双翁漏斗小型三格,采取户存留、村处理的形式予以解决。这种分类施策的建设模式,取得了很好效果。
“改善农村环境既是一场歼灭战,也是持久战;既要全力而为,更要因地制宜。”该负责人表示,洛阳市将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三年整治行动,以“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为抓手,让农村换新貌、展新颜。
峰峦叠翠、竹林葱葱。时下,栾川县狮子庙镇王府沟村格外清爽,大片竹林和茂密植被产生的极高的负氧离子含量,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纷至沓来。
“竹子是咱村的特色。每到周末,床位爆满。”“王府竹海8号土屋”的老板娘解留屏高兴地说。今年春季,村里大张旗鼓搞绿化,边角地、荒山沟见缝插竹,打响了“王府竹海”的品牌。
包括王府沟村在内,今年,洛阳市已高标准完成300个村庄绿化。在推进中,各地还突出特色,走出了一条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新路子,牡丹、苹果、花椒、猕猴桃等花卉和林果产业蓬勃发展。
这些地方的生动实践证明:生态环境好了,发展特色产业就有了坚实基础,田园风光、湖光山色、秀美山村就会成为摇钱树、聚宝盆。与此同时,洛阳市全域推进国土绿化,农村主要廊道、荒山荒坡、河流源头、湖库周边绿化同步跟进,扮靓了“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多彩乡村。
绿色在铺展,碧水也在延伸。洛阳市以全面推进河长制、湖长制为契机,有序推进农村水生态治理,大力实施“四河同治、三渠联动”,加快实现乡村主要河湖渠塘水质改善、河长上岗,让蜿蜒在乡村的河流成为描摹秀美田园风光的“灵动之笔”。
崤山南麓,洛宁县上戈镇是苹果的传统优势产区。如今,现代果业示范园告别了过去粗放的生产方式,通过水肥一体的绿色高效栽培模式,实现了果树营养的“按需分配”。
在宜阳县韩城镇,红薯种植大户张作帅也尝到了绿色生产的甜头,“以前种地随大流,化肥农药别人用啥咱用啥。现在不同了,测土配方施肥,农药科学使用,既省钱,还高产”。
农业生产方式事关农产品质量安全。过去,传统农业走的是“资源—产品—废弃物”的线性模式,畜禽粪污、化肥农药超标、农作物秸秆等废弃物处置随意,极易造成农业面源污染。如今,绿色兴农,正掀起一场种养方式的技术革命。
“绿色兴农,不仅是构成质量兴农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关系到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洛阳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表示,今后,洛阳市将大力实施农业绿色发展重大专项,强化资源保护和节约利用,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和秸秆综合利用,加大土壤修复力度,守护耕地质量,全力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云南省洱源县——保护生态推进乡村振兴
一阵风吹过,稻香扑鼻。赵紫艳站在田埂上眺望,合作社的千亩稻田向远方绵延。
距收割稻子还有一段时间,赵紫艳每天就到田边走走看看。她是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凤羽镇半边天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往年这个时候,她和丈夫李富荣已经开始采购蒜种,准备种植大蒜,忙得不可开交。
2018年以前,大蒜是洱海流域很多农户的主要经济来源。2018年开始,为了减少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大理州实施禁种大蒜、禁止使用化肥等“三禁四推”行动。大理州洱源县凤羽镇副镇长丁彭说:“凤羽镇以洱海保护为契机,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带动农业结构调整。”
“大蒜种了很多年,突然不让种了,很多村民都担心收入减少。”重新种回水稻、玉米、油菜等传统作物,收入能否赶上种大蒜,赵紫艳心里也没底。
为了让老百姓在生态保护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凤羽镇引进龙头企业,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发动、农户种植、企业回购”,重点打造“水稻+养鱼”的生产模式。
“每一亩不但发5公斤鱼苗,还补助200元。企业还跟农户签订种植协议,水稻产出后高于市场价回收。”有了这么好的政策,赵紫艳率先试验了500亩。
为了让鱼长得好,水稻不施化肥,施少量有机肥;不用农药,改用物理除虫。“养出来的鱼很快得到市场认可,一公斤能卖40元,价格是饲料鱼的3倍。”赵紫艳感到惊喜,一亩“水稻+养鱼”的利润与一亩大蒜的利润基本持平。
2019年,凤羽镇共推广“水稻+养鱼”1490亩、中草药材328亩、朝天椒800亩,并种植油菜5000亩。“大家的观念也在慢慢转变,愿意去尝试一些新的生产方式,对化肥、农药的态度从‘政府不准用’,变成‘自己不愿用’。”周围生活环境的变化赵紫艳都看在眼里,以前从蒜田里淌出的尾水是浑的,现在从水田淌出的尾水清了很多。
为了有效防控面源污染,政府不断补齐环保设施短板,加快了截污治污项目建设,开展湿地生态恢复建设。“我们镇充分发挥万亩湿地体系的净化功能,对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尾水开展分段拦截二次净化,利用湿地库塘对低浓度污水及污水处理厂尾水进行分流净化处理,不断提高进入河道水质。”丁彭说。
湿地生态恢复不仅起到提升水质的作用,还极大地改善了村容村貌。从事旅游文创产品制作的凤羽镇佛堂村村民周正昌用白色铁丝编制了8匹骏马,让它们“驰骋”在村口的大涧河湿地,“现在这里是小有名气的网红打卡地了。”他得意地说。
优美的生态环境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先决条件和巨大优势。“今年暑假,每天有近千名旅客来到佛堂村。”凤羽镇党委书记项丽娟介绍,佛堂村将在生态保护的基础上,挖掘当地传统文化,引入当前时尚元素,开发乡村旅游。
佛堂村内已经建成一个约300平方米的文创展区,并在此举行过汽车的新车发布会。目前,村内的湿地雕塑公园、乡村文化创意园以及配套的餐饮、客栈正在建设当中。
回到田园牧歌的生活寻找乡愁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向往。“我们尝到了生态保护的甜头:农业产业绿色发展,村容村貌明显提升,乡村文创激活,旅游发展起步……保护好绿水青山,以后的日子只会越来越好。”项丽娟说。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