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宿 将城市基因带到乡村
时间: 来源:美好生活-中国农村网 作者:本刊记者 佘跃松 字号:【

  2017年8月1日,《北京市旅游条例》正式实施,条例首次界定了民宿的概念,强化了民宿管理的顶层制度设计。随后,北京日报刊发《京郊游迈进民宿时代》文章,报道民宿酒店如何让山村重现活力。同年11月,本刊以《情怀在左,艺术在右》开篇,开始《京郊民宿》的系列报道。实地采访27家京郊民宿,连续刊登25期,为读者深入品读这一京郊游的新型载体。

  从淳朴的农家乐、民俗户到个性鲜明、品位精致的民宿酒店,是时代的巨变,也是人们需求的转变。曾经的京郊游,是一口热锅、一铺土炕、一场小河垂钓,乡村以一张素颜的面容,迎接迫不及待想要返璞归真的人们。但时至今日,京郊旅游迅猛发展20多年,城市人对乡村的需求也在不断提档升级。民宿时代的到来,让城市与乡村不再两两相望,而是有了真正的交汇和延展。格调、品位、艺术,这些城市“基因”成为乡村的设计师,在山高水阔的底色中进行雕琢,它将石头赋予时光的温柔、瓦片传递精髓的工艺、实木雕刻原始的质感,普通的山居在设计改造之后,成为了有温度、有情怀、有灵魂的房子。

  据《民宿旅游报告》显示,在被问及为何挑选民宿作为住宿的落脚点时,有70%的消费者给出的答案是个性特色。因此,民宿文化的关键词是主人文化。无论是设计风格还是服务理念,每个细节都彰显着浓郁的主人色彩。“明明山居”主人滕婧,是个自带古典气质的人,她所热衷的茶道与花艺,融入到新中式风格的民宿中,成为独有的个性标签;“后院驿站”主人李秩宇,是个专业的建筑设计师,他所打造的在地主义设计风格为民宿带来“聚合而生”的情感,在夯土建筑中讲述人与环境的对话;“莲石山房”主人玲玲,独爱石头,用上百吨的石头和明清家具打造了一座用石头寓居的宅院,陈设千百年的古物……在采访《京郊民宿系列》的过程中,遇到很多有情怀、有思想、有个性的主人,他们赋予庭院真正的主题和色彩,每个角落,每个陈设,都有情感和信念在传递。

  在个性化的审美需求中,民宿应运而生。将它落户乡村,则是对生活的一种切换。不同于农家乐和酒店,民宿的“住”文化在乡村找到一种人与自然的归属。主打轰趴主题的“大隐于世”,像是个带有烟火气的聚点儿,今天人们所追求的仪式感在这里有了最好的诠释;主打私密空间的“瓦蓝永无乡”,像是个坐落在乡村的私人会所,注重格调品味,轻享悠然慢生活;主打潮文化的“有关”,观山泡池、百种啤酒、屋顶烧烤,城市元素在乡野生成两种文化的契合……形式多样的民宿生活成为京郊游的一种高端载体,高端在有文化注入,有品质保障。据调查显示,65%的客人在选择民宿入住后不会去附近的景点观光,因此“住”文化不再是旅行的落脚点,而是目的地。

  民宿入驻乡村,是城市文化的嵌入,也为乡村带来新的生机。“大城小苑”民宿,作为北京城建集团的扶贫项目,为低收入村下栅子带来了旅游发展的新营生;百里乡居民宿,企业作为投资主体,统一负责民宿的设计、建设和运营,大石窑村村民通过出租房屋和提供劳务获得收益;“左邻右舍”民宿,合作社作为投资主体,负责闲置房屋的收集和建设,聘请专业公司负责运营,东龙湾村村民享受分红……村里开了高端民宿,村民也在自家这片土地上看到了希望。曾经的祖辈,靠山吃山与土地打交道。今天的乡村,把青山绿水化为金山银山。

  民宿时代的到来,让乡村呈现了多元的美。朴实无华,世外桃源……这些虽然代表着乡村的属性,但当城市人体验过乡村的纯粹带来的美好后,想要在这里扎根,做一场人生的修行和回归时,乡村需要包装,需要艺术和设计,更需要可以玩味的内涵。京郊旅游发展多年,乡村体验1.0版,乡村记忆2.0版、乡村情怀3.0版……乡村版本正在不断改造升级。

责任编辑:霍然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