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郊村名故事之三
时间: 来源:美好生活-中国农村网 作者:白季寒 字号:【

  自古闻名举人村——灵水村

  灵水村地处门头沟区西部深山,其北控塞外,西携秦晋,东望京师,南眺冀野,是北京古驿道上的重要村落。灵水村将儒、释、道三教文化一脉延续,自大明永乐八年(1375 年)村中即有社学,私塾更是众多。

  千年传承的文脉,似乎全写在斑驳的砖瓦上、寺庙的残柱间、老宅的天井里……甚至连那些千年古树的枝叶里都仿佛印记着灵水村的学子们诵读四书五经和唐诗宋词的情景。灵水只有200余户人家,但在自古崇尚文化的遗风熏陶下,明清期间,出过22名举人、2名进士;到了民国初年有6人毕业于燕京大学。

  按灵水人自己说,村落三面环山,西侧为莲花山,莲花山南侧为西桃山,北侧为北桃山。村落南北两侧各有一道东西走向的小山梁,东侧沿灵水沟向外延伸,地势低洼。灵水村恰巧位于众山形成的马蹄形环抱之中。整个村庄围合封闭、附阴抱阳、藏风聚气、东进而西收。前罩髽鬏山,后靠莲花山,松柏罩头,苍翠欲滴 ;清流一脉,水绕村前。这种择地选址观念与方法,契合中国传统环境“风水学”理论。

  西临碣石有遗篇——碣石村

  碣石村是门头沟雁翅镇西北部山区崇山峻岭中的一个群山环抱的小山村,据说始建时间不会晚于金代(1115~1234),原名“三岔村”。不知从哪朝起,这里发生了历史变动。三岔村消失了,人们根据村周边的无数巨石,以“立石为碑,卧石为碣”之说,重新定名为碣石村。

  碣石村整个村落根据地形分为数层,错落有致。很多古村落的成因,都与财富有关,碣石村的形成也不例外,否则就没有传承下来的那些至今还很完整的古宅大院。有碑文记载:明弘治至万历年间,碣石盛行炼银,富了的村民财大气粗,距碣石村百里的涿州每年举办的庙会,要等碣石村的人上头炷香。古时候碣石村和现在相距约3公里的珠窝村原为一村,叫“珠窝碣石堙”。村子以开矿放炮炼银出名,流传有“碣石的土,珠窝的沙,一两炼出一钱八”的口头禅。也许这就是碣石村最主要的成因。

  村落中多古井,随处可见墨书题记,很有特点。72眼著名古井,现存56眼,望望井底,确还有水。据说每眼井都有神奇的民间传说,因此,被现在有关部门命名为“京西井养第一村。”村子地势围合,溪水汇集到碣石村所在的小盆地,溪流穿村而过,溪流中散落巨石,呈紫色。山涧河道中经溪水冲刷,形成“水湖深潭”和“盘龙深潭”等景观。

  千年古城——潮河关村

  潮关村位于密云区古北口镇政府以北7公里左右的山中,由长城雄关潮河关演变而成。这是一座正方形石头古城,城池格局很小,东西南北各长156米的城墙以毛石和石灰砌垒,其中东西城墙建在山上,南、北、西三个方向面对潮河,西南方向留有一座砖砌的城门。

  潮河关属于北齐长城的一个关口。站在村北卧虎山上,可以看到古老的北齐长城自怀古关蜿蜒东来,直上野猪岭山顶的小高楼,山下就是滚滚潮河(古称鲍丘水)。至河东,沿着山脊奔去了阴山的制高点。由于两山之间的河谷属于南北要道,当年筑城的军民便于距离原汉代奚城(今河西)西南1公里的一片平台之上修建了潮河关城。潮河关北锁黄榆沟、西控西沟一带,在原古城废弃不用之后,也曾被称作“提携城”。

  据《北京历史地图集》记载:潮河关在北齐武平三年称“提携城”,隋唐时叫“提奚城”,元朝改为“潮河关”,明朝万历年间叫“潮河所”,清代至今仍叫“潮河关”。清朝初期,皇帝后妃文武百官每年夏天到承德避暑,去围场打猎,他们出皇宫、奔密云、至石匣、自南天门进古北口,然后顺着潮河故道抵达潮关,再由潮关到河西,由河西出北口——潮关,曾经是古御道的必经之地。

  百年古驿站——榆林堡村

  榆林堡村位于延庆区康庄镇的西南口,其东有八达岭,西有康西草原,北靠国家湿地自然保护区——野鸭湖,该地界曾是北京通往内蒙古的古驿站。作为元、明、清朝时全国政治中心的北京,驿站是古代传递官府文书、政令的主要途径,历史上北京周边就有不少驿站,榆林堡是目前北京地区规模最大的古驿站遗址。

  今天榆林堡的位置在元代之前已有村,名榆林,相传此地因有茂密葱郁的榆树林而得名。春秋战国时,由蓟城(今北京)经关沟、居庸关、八达岭、榆林堡通往沮阳(今河北省怀来县大古城,时为上谷郡治所)的要道上车马不断。至秦汉两朝,此路不断拓修,延伸至内蒙古,这条蓟城西北的干线,逐渐成为帝王巡边和长城内外经济交流、民族来往的通道。

  元代,榆林驿就是出居庸关后通往内蒙古的主要驿站。用快马传递消息,可以说是世界历史上最古老的邮递方式之一。官文要完成数百里的传送,就要中途换马,这样沿途就建立了许多驿站。元世祖忽必烈统一中原后,建立了严密的“站赤”制度,使邮驿通信有效地发挥效能。据北京史研究专家考证,榆林驿是大都至上都12站中的一个重要驿站,是元朝皇帝车驾扈从的必经之地。

  今日的榆林堡虽已残破,但原有格局依然承袭。幸存的老屋,以及砖雕木刻,可想那时作为军事要塞和商贸集镇的繁华。南城西街现遗存一处具有清代建筑特点的院落。窗户已经改作玻璃窗,檐下挂着灯笼,廊柱上的雕花很精美。

  禅寺庙产供皇家——漆园村

  漆园村位于昌平区西南部,距昌平卫星城25公里。成村于明代永乐年间,西庙前有110亩漆树园,至今有800多年,村名由此而得。漆字源于古“桼”字,上部从木,左右各一撇,如刀切树皮;下部从水,像汁水流出。漆树割取生漆,为防腐、耐久的天然树脂涂料,可涂饰建筑、家具、车船机器、海底电缆及各种工艺品等,称“涂料之王”。中国漆树栽培始于春秋,至西汉已大面积造林。《史记• 货殖传》有“陈夏千亩漆……” 的记载。京城西北 25公里,据传也曾有百亩漆树。而今此地漆树无存,只留下了一个村名。

  明代蒋一葵《长安客话》记载:“京西北诸山连缀一百八十里,半隶昌平……出百旺北四十里入南谷,有聚焉,是名漆园。”漆园村地属太行余脉雅思山下,东临昌平白虎涧,西接门头沟区妙峰山,南傍海淀区凤凰岭,村域面积16.7平方公里。三面环山、藏风聚气,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漆园村西有一座占地2000平方米的禅寺,原名龙泉寺,乾隆八年得皇封改名为龙圣寺。村庄历史上的百亩漆树就是龙泉禅寺的庙产,只因生漆掺合红土子为粉饰宫廷宫墙、门柱等所需的上等涂料,所以引起朝廷重视并派员监管,称作园头。漆园的最后一位园头姓赵,相传赵园头当年总是骑马往返于村庄与漆园之间。如今赵家老宅尚有大约一亩半的宅院,只是宅院里近年拆旧房盖新房,已经不复当年景象。

  漆园村古迹众多,村外诸如漆园、驻跸山、雅思山,村中诸如露池、龙泉井、庄子祠等等,或见于史籍,或流于传说,皆引人入胜。全村现有保存较好的古建民居100余处,房屋砖石结构,风格统一,地方特色明显。村中 五棵古槐胸径三尺开外、树龄均在800年以上。

  清代非遗文化遗产——怪村

  丰台区西南有个怪村,从前也叫怪草村。据说村里长着一种别处找不到的草,称其为怪草。怪草生长茁壮、质地坚硬、长于防水。从地上拔一墩扔到村前的河里,便如同桥墩子,踩着草墩子就能过河。有了怪草,村庄便有了一个很草根的名子:怪草村。

  怪村在千灵山脚下。千灵山史称极乐峰,山中神仙谷布满大小18处洞窟,为北京地区最大的佛教石窟群。唐代后,千灵山一直作为戒台寺僧人隐修之地,山下的怪村便沐浴在浓厚的佛教文化氛围中。

  今天的怪村最有名的是太平鼓。在这里,“叫鼓”一敲响彻整座村庄,穿红着绿的鼓手们召之即来,一支三四十人的太平鼓表演队伍瞬间集合完毕。太平鼓源自祭祀仪式,最早出现在唐代。从明代起在北京流传,至清初,京城内外极为盛行。据怪村的老人讲,其村南原有贝勒坟,每年春节及春秋两祭,宫里来人祭扫,之后就有宫女到怪村的寺庙上香礼佛,太平鼓跟着传到了怪村。由于最初属于宫廷表演节目,太平鼓动作婀娜、表演细腻,所以一经传出立刻得到百姓喜爱。加之传承当中又融进乡村生活元素,太平鼓遂于京西盛行起来。

  如今,太平鼓已经成了怪村村民自娱自乐的活动项目,平时村中男女老少有空都会打两下,一展身手、自得其乐。闻鼓声、知乡情。从清代中期出现到今天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多年的时间并没有让植根民间的怪村太平鼓消失。可见越是草根的东西,越能经得起岁月的磨砺。

责任编辑:霍然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