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青
时间: 来源:美好生活-中国农村网 作者:赖运胜 字号:【

  有人说,故乡有地理上的,也有心理上的。也有人说,无论故乡是地理上的还是心理上的,乡愁的眷恋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血脉传承。正是无垠的乡愁眷恋,让远离故乡的游子无不在心中涌动,无不在和风细雨的黄昏里折腾,无不把灵魂皈依在故乡的温馨怀抱里,在眷恋的乡愁背景里薪火相传。

  有人说,人生是复杂的、艰辛的,也是多彩的。人生如同彩虹一样,由赤、橙、黄、绿、青、蓝、紫的颜色构成。也有人说,人生是短暂的、美丽的,也是多重的。人生宛如彩虹那样,历经风雨后才有无限美。虽然彩虹是短暂的,但可重生,而人生的轮回与重生又在哪里呢?也许答案在记忆里,在眷恋中,在思念上。“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也许这就是人生的轮回与重生!“青青河边草悠悠天不老”,或许就是人生在青色的漂染里得以再生。因此,记忆、眷恋和思念的漂染,应该就是这东方之色——青色吧!

  何谓“青色”?《说文》对青色的释义是:“青,东方色也”。而在《释名》里的释义为:“青,象物之生时色也”。青色是我国特有的一种颜色,在我国古文化中不但有着生命的含义,也是春季的象征,在五行学说中,青色是木的一种。古文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中,青色也是黑色的意思。纪昀《阅微草堂笔记》载:“二三月间,田苗已长,商家以钱给农户,俟熟收粮,谓之买青”中的青是指没有成熟的庄稼。在我国古代社会中青色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象征着坚强、希望、古朴和庄重,这也是传统器物和服饰常常采用青色的原因。因而,青色之中,蕴藉着一种生命的萌发,青绿、青碧、青苗、青葱、青天、青云、青山、青树、青石、青砖、青瓦、青年、青春等意象和物象,青色总能让人生发出无垠的遐想。也正因此,出生自客家“圣山”九连山腹地小镇的我,出生地的名字就叫“青州”,这名字不仅仅是故乡的一个很美的地名,它更是铭涂在我心中的一种有温度、有韵味、有灵魂的绿色天堂的自然色彩。让我眷念的是那山岚如黛的故乡小镇,绵绵起伏的青山秀水、山野田园,古朴典雅的青瓦围屋的图景等,都在我的心头屋脊里,如炊烟般的铺满着,变幻着,并演绎成一缕缕难以让人抹去的青色染表的乡愁……

  故乡的青色,是一种层层叠叠与变幻万千的青色。无论是高高的山岚,或是延伸的山坳溪畔、居屋窗前、悬岩旁边。小桥在青色间横架,石阶在青色中延伸,围屋也在青色上闪烁。在青州,天空是青色的,阳光是青色的,风雨是青色的,人们的笑声也是青色的。也有人开玩笑说,在青州,只要你自然地张开双手向空中随便抓去,那掌心装得满满的就是青青的色彩。在青州,青青的色彩随处都可闻、可见、可触。尤其是在颇具特色的客家村落中,故乡围屋顶上那一溜溜的青瓦古朴幽香,早在500年前的青草之地,就已流淌在客家人那真诚稚韵的心灵和记忆上。在民风古朴的大背景中,故乡的青瓦就像鱼鳞那样排列,像弯弯的眉又像弯弯的月,它是围屋、宗祠、庙亭等建筑都有着重要而关键的细节,如窗花、门楣、隔扇、飞檐、雕梁、画栋,早已脱离了客家人一般意义上的建筑点缀,成了客家文化精神上的一种古典、朴实、唯美。

  每当我见到青瓦,无论在何地,自然会把它当成故乡的围屋村落,家人的乐园。也正是在古典、唯美的青瓦上,人们的耳边总是能听到有客家人在呢喃低语着,尤其是在风雨声里弥漫着客家人的人文精神。多少客家山歌中吟唱的千古眷恋的歌词,穿越千年时空,随着风雨声跃入人们的记忆空间,就像是故乡青瓦上的思乡曲儿在高歌低吟,倾入人们的耳际,跃入人们的心扉,渗入人们的血脉。

  故乡的青色,是富有节奏流动着的艳丽色彩。沿着蜿蜒山路一直深入大山的腹地,让人看到的青色就有更多的层次,近是嫩青,远是深青,更远是黛青、淡青。如果走到远处再回头凝神旧景,那片片重叠的青色又转为浅青、深青、苍青、墨青,甚至让人们说不出其名字的青色。看山岩上的青色带有着褐色,看竹旁边的青色略带着蓝色,而溪水处,那青中又多了淡白的色彩成分。可谓是一青尽在万色中,一色总有千般秀。

  故乡的青色,是生命里常驻的一棵长青之树。在故乡,着实有着太多的神奇、太多的美丽。一棵棵墨绿的古榕、古柏、古松、香樟,红枫、梧桐、油茶、棕榈像一张张挂满长须和斑驳脸庞的老者般的站在四旁,或苍迈、或风雅、或清新、或世故,恬淡惬意,脸庞悠然。还有那桃李、青柑、椎子、青栗、山榄、米籽、桔扭、青梅、山棠梨等。屋后山那青青的三华李树,虽然早已过了扬花的季节,但墨青的李树上的果实却已挂满枝头,忽隐忽现的探出那泛着淡青的脸儿,洁净而潇洒。还有菜园角落的几棵黛青的柚子树上,小鸟儿在蹦上蹦下,跳来跳去,欢快地叽叽喳喳。房前菜园里,青葱绿蒜紫茄红辣椒,五颜六色,缤纷如彩霞;四周的篱笆墙上,青青的长豆角、膨皮豆,小丝瓜、葫芦瓜成株成串,昂昂扬扬,洋洋洒洒。还有那丛丛簇簇的“奇异果”猕猴桃,随意地攀延在屋旁,虽是从山上移植嫁接而长,细致的山里人却专门搭了棚架,让其攀延漂移天涯。猕猴桃那青青藤蔓、盘根错节、枝繁叶茂、葱葱郁郁、团团簇簇,把淡泊静寂的青砖青瓦的围屋也衬托得热烈鲜活,热情奔放,天真无暇。在猕猴桃树的绿伞下,透出一个个椭圆型的青褐色猕猴桃果,悬挂在藤枝腋下,就像耀眼的蓝宝石,玲珑透剔,不时的闪烁着晶莹的青光,点缀在棚架上闪烁发亮,并散发着淡淡的果香。

  故乡的青色,是寄存乡情的一缕青茶香韵。在童子嶂(山)下,那满山青青的灌木林和茶园,到处都是一抹醉心的嫩青、黛青,袅娜起一层淡淡的青青翠雾,犹如一幅写实的青花水墨画卷,令人读来惬意欣然,是美的享受。站在青翠茶园的茶丛里,仿佛就如置身于一片茫茫的青青海洋之中。随着阳光照耀和山风吹拂,那茶枝嫩叶青翠欲滴,随风摇曳。当把双眼聚焦追随远处,那无边无际的满山黛青色的茶树,犹如一片青色的台阶,盘绕点缀在山洼坡地中。再看看青青的茶园里,一枚枚鲜嫩的茶树叶带着晶莹的露珠在阳光下舞蹈,仿佛让人看到蓬勃生命的茁壮滋长,又似正和上客家人喜爱的“客家山歌”“采茶戏”“客家大锣鼓”的音律和节奏,在尽情地飞舞,纵情地欢笑呢!农闲时,三五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围成一圈,抓一把自家采制的山茶青搁在壶(杯)里,注入滚水之后,青青的叶子在水沫里飞扬起来,泡出的茶水,蓬松美丽,纯净清爽,更让人们心若水清,悠然荡漾。男女老少聚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互相攀谈,间或有人插科打诨耍个贫嘴,则可能逗得人们前仰后翻。作田的人们,忙着在田园的劳动,间或歇息,享受悠然的闲暇,减轻身心的重负。边喝茶,边休闲,边交谈,说古话今,谈笑风生,忘却了劳累,品味着苦乐人生。而故乡的人们对茶的种植、采制、沏品都十分讲究,且始终倍加珍惜并善待之。所以人们都说家乡的米酒是一位粗犷、豪迈的客家汉子,家乡茶则是一名质朴、淡雅、美丽的客家妹子,通体都散发着诱人的淡淡清香。

  故乡的青色,是富有诗情画意的一潭碧水。在故乡,无论是水库、水潭、山塘、溪流、山泉,还是池塘、沟渠的水都被青色染裱了。在溪潭中,那一潭碧水的诗情画意,就来自于它时刻变化着的百态千姿。溪水,像一块不成形的长绸晒在阳光下。水色黛青且清冽,有坚岩横立,有竹亭相依,水边更是有一条小山道在蜿蜒。翡翠般的水珠溅在溪畔的青草上,看着它从枝叶上滑落下来,再从危岩旁绕过去,接着又从石下探出个头来,活脱脱就是一颗颗未经雕琢的青水珍珠。所以人们说,青水是山中的一条弯弯的小路,小路又是潺潺流淌的一溪青水,一块巨石挡在眼前,沿着山道绕过去,眼前陡然又有澄碧的潭水浮出来了,还有壮观的碧青瀑布挂出来了。总之,无论置身何处,两耳始终灌满了淙淙、潺潺、哗哗的青色流水声,十分悦耳动听,还有那有点甜的山泉水,如果掬上一捧在鼻前闻去,肯定会让人醉倒在这青色清甜的溪流里。

  故乡的青色,是随年龄增长而渐抹心灵的色彩。记得从孩提起,就是看着青天颜色深湛,在一眼望不到头的田畴地边,是一片青青蓊郁的山坡树林果木……儿时成长的记忆,更是随着故乡的青石板路曲折蜿蜒,那青色的山村小路透着寂静,写着沧桑,不但藏着九连山过去辉煌历史的印记,而且指引着后人未来路延伸远方的力量。那一条条青石铺就的驿道穿过绿色的山坡、田园,从粤东北一直向东西南远方延伸。当初春的小雨初歇,人们游走在弯弯曲曲、大大小小极不规则的青石铺砌的石阶道路间,用手轻抚着石阶路旁的围屋石(脚)墙,随着那一块块青石,相互紧紧地黏着,使劲地挤着,自由的立着,静寂的躺着,有榫卯式的,也有排列式的,有斜插进来的,也有立砌过去的。虽然大小、形态不一的青石子砌成的墙体合缝不十分规整,却生机勃勃,气象万千,极富立体感,还雅趣盎然,就像乡村的一群顽童,你推我,我搡你,嬉闹中透着随意、自在,欢乐里凸显着亲切、悠然。

  对这青色漂染的美丽故乡,每当在我独处时,免不了有时总会学着古人的样子,在亘古的月光下深情地寻觅和眷恋。如今故乡的青山绿水虽然依旧,但人事早已成非。游子从青年走出山村,从戎至政,一晃40余年过去,弹指一挥间。虽然常在城里的月光下,记忆和眷恋的却是旧时的故乡,尤其是故乡上空那轮青色的月光和月光下青色朦胧土地上的山峦、溪流、田园、村落。如今,当我回首往昔时,不得不承认,纯情的月夜对一个心事懵懂的少年来说是多么的重要。而已是耳顺之年的我,在城市里遥望故乡,月光穿越时空而来,自己的灵魂也让青色的月辉温柔地染裱了。

  啊,故乡!让我眷恋的青色漂染的地方,能否继续漂染那有温度、有灵魂、有信仰的色彩?在我心中永远都是满满的期待!

责任编辑:霍然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