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有座沿河城
时间: 来源:美好生活-中国农村网 作者:高原水萱 字号:【

  出了西六环,沿着109国道一路向西。

  目的地,是永定河边一个名叫“沿河城”的地方。

  来时做了功课,大致了解到沿河城是京西明清时期的一处屯兵要塞,因紧邻永定河,故名“沿河城”。想来那斑驳的城墙与坍圮的残垣,当是饱尝了历史的烽烟,沉淀了无数的故事。于是刚得空闲,便急不可待地奔它而去。

  自门头沟区军庄镇起,109国道与北京的母亲河永定河便有如姐妹,在好几十公里长的路段携手相伴,忽左忽右,一起在山谷中旖旎绵延。此行恰逢门头沟境内100多公里长的永定河40年来首次全线通水,曾经干涸的河道碧波涌浪,再现昔日浩渺风光,一路行来,便开了眼界。但见流水汤汤,绿柳依依,山花灼灼,村庄点点,田园处处,衬以蓝天白云,所在皆是盎然的春景与美意。

  过了雁翅镇珠窝村,因着导航的指引,我们与永定河暂别,沿109国道继续前进。又在斋堂镇的高铺村告别109国道,顺着S211省道向北,缘山而行。

  望向车外,白色的山杏花开满了山野。一路走,一路观景,便觉得沿途所见的春天犹如一杯入喉即辣的烈酒。虽则永定河谷也有着“千里莺啼绿映红”的南方一样温润的胜景,但四围的山上,因为干旱少雨的气候原因,稀见松柏之类的常青树,也少有其他大树,这使得燕山运动对山体造成的各类褶皱隆起清晰可见,且被覆满其间的尚未发芽的灌木蒙上了一层扑扑的灰色。这沉闷的灰色间,纵有山杏开得热烈,也难掩那磳磳石碐所展现出的一派苍凉与贫瘠。又干又硬的山石上挺出的春天,瞬来瞬逝,以其悲壮的生存方式击打人心,可不就像酒一般的浓烈?

  好在路边掩映在田园与花木间的村庄,红瓦灰墙,展现出了人间烟火的脉息,还是能给人以宽慰与温暖。有个郝家村,几户人家,依山而建,小巧别致。有个白虎头村,曾在此出土过一件金代汉白玉石雕卧虎,文物遗址皆丰。还有个牛战村,古宅古巷保存完好,也是极有历史。惜乎路途匆匆,皆不及细看,记个村名就过去了。

  峰回路转,便看到了一片拂地的绿柳,在灰白的群山间,清新亮眼。直觉告知,我们将与永定河再度相逢。这也就意味着,我思慕已久的沿河城,到了!

  来不及去看自然风光的河,先观人文历史的城。

  在西门外的小广场下车,迎面一个拱形的门洞。抬眼看,门洞上方刻着“永胜门”三个朱红的大字。城门楼子早已无存,但砖石结构的厚实墙体仍然十分坚固,使这门洞看起来颇有几分神秘,像一条时光隧道,通联了过去现在与未来。

  走过这条时光隧道,沿着斜向上方的石板街道前行,不多久,便来到了城里最敞亮的地方——戏台。在北方,戏台往往是乡村的文化中心,是民间精神的寄托处。能修了戏台唱大戏的,都是要津之地,最起码也是经济富庶的大村。沿河城的戏台保存基本完好,两根朱红色大柱子立在一米五高的石阶上,撑起头上的悬山卷棚顶,显得气势非凡。柱枋间的彩绘虽然年深日久已斑驳脱落,从其残余的色彩上,也还是能想见当年的荣光。

  与戏台隔着小广场相望的,是一棵参天古槐。绿荫尚未覆上枝头,那繁茂虬曲的光枝,在蓝天下圈出一片沧桑,仿佛晾晒着它一直见证着的沿河城数百年的风雨故事。树下的凳子上,坐着几位本城老人,一边晒着太阳一边闲聊,偶有游客问路,就热情地给予指点。他们身上透出的那份安详与闲适,仿佛岁月从未曾来过也从未曾消逝过。

  史书记载,沿河城原有三街六巷七十二胡同,但只有前街与后街留存至今。城中指示牌上标明的某地某处,有些遗址尚存,有些则只能通过名字去想象。比如营房、小校场等,已成为民居;而那尊高约尺许的水神镇海候,也只有从老人们口中去领略它的风采。

  离开戏台走进街巷,无论是墙上墨迹褪淡的标语,门楣上脱落的朱漆,还是窗棂上微朽的雕花,无一不暗示着昔日的热闹与喧哗,雅致与文秀,显现出沿河城虽是屯兵之地,却也是文化之境。一座玲珑的小城,文武皆有,内外兼修,只看这戏台,这古槐,这老街,这遗风,便可知了。

  沿河城不大,行不多远,就到了东门。东门原名“万安门”,20世纪60年代被拆毁,现今修补的东门巍则巍峨矣,却与周边老城墙颇不相宜,总归是少了很多历史人文的况味。

  出东门,顺着修整一新的道路来到河边。河滩上,百十株大柳树拔地而起,树冠相属,枝柯参天。这就是我们来时初见的那片荡人心扉的绿了。而更荡人心魄的还要数柳林边那汤汤而来的永定河。我虽曾与永定河数度相逢,却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丰沛的河水。这冷冷的水声,这奔腾的气势,使它终于名副其实,成为一条北方的大河了!

  柳林间卧着许多浑圆如铁的大石头。勤劳的沿河人利用永定河肥沃的淤泥,在石缝间开辟出了块块菜园。这时节虽是早春,蔬菜还未长成,但篱笆整齐,畦垄有致,可见主人早已是下了一番工夫,只等着数日后来歆享劳动的硕果。

  再从西门进城。在戏台对面的老槐树下,得几位老人指点,从一个颇为隐秘的地点爬上了北城墙。城墙东西长约420米,南北长约300米,周长约1100米,皆以鹅卵石与条石砌成,坚固无比。墙顶平整,宽可行车。其中面向永定河的北墙呈直线,东、西、南三面则依山势而建,虽不甚规整,却具有极强的防御性能。惜乎岁月流荡,很多防御设施早已无存,只有北墙上,还残留几块垛口。

  抚摸着残墙上参差出露的鹅卵石,凭垛远眺对面陡峭险峻的大山和山下奔涌前行的永定河,对沿河城建造者们的敬意油然而生。永定河自北向南而来,在沿河城西边折了一个弯,汇合了一条沟谷支流,又自西向东而去。无论是沿着永定河,还是沿着它的支流西行北去,都可通往塞外大漠;西南方向翻过山去就是京西古道要冲斋堂川;顺流而下则直达京师。这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虎踞龙盘之地,其拱卫京师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有明、有清一代,这里都是雄兵把守的边关重镇。而且,这座铁堡坚城建成之后,附近的山民便陆续搬来城中居住,士民“平居不复忧盗,即一旦有缓急,急入城堡凭坚城而守,据河上流为天堑,而壮士挽弓赴敌,人人自坚无忌,西扼虏,东辅诸君国,燕台易水之间可高枕无忧矣”, 渐渐五业兴旺,人烟辐辏,成为一时的繁荣之地。

  然而,再坚固的城池,也没能抵挡住强盗的觊觎。因其地理环境的特殊性与战略地位的重要性,沿河城遭到了八国联军中的德国鬼子的烧杀抢掠,致使城内恢宏一时的下衙门毁于战火,后虽由当地财主出资重建,却再也不复昔日雄姿。这固若金汤的城墙,不仅记录了历史的坎坷,也尘封了生活在这里的每一代人的悲欢离合与苦乐荣辱的陈年旧事。

  从城墙上下来,我深深感觉到,自己的每一步,都踩在了历史的烟尘之上。但荣光与耻辱都已成为过去,如今的沿河城安闲地相伴着永定河,把所有的一切都珍藏在了山河的静穆里!

  虽只是两三个小时的寻访,浮光掠影,不及深掘,但沿河城已然成了我挥之不去的记忆。我来此地,不单是为寻幽访古,其实还另有一个小心思。我的家乡,也叫“沿河城”——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县府所在地。纵然此沿河非彼沿河,却又着实有些相似之处。两城皆有悠久历史,均是远古时代就有人居住;两城皆是据河而立,北方的沿河城依凭着北京的母亲河永定河,南方的沿河城依凭着贵州的母亲河乌江;两城皆有特殊背景,北方的沿河城是明清时的边关重地,南方的沿河城是唐宋时的羁縻府州。一样的地理形胜,一样的岁月沧桑,一样的过目难忘!

  从南方的沿河城到北方的沿河城;在北方的沿河城想念南方的沿河城。人与环境的缘分有时就是这样的奇妙。如同一个远游在外的人,见到同姓本家便会倍感亲切,私心里,我也把北方的沿河城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了。

  告别沿河城踏上归途,经过位于石景山区的长安街西延长线复兴路时,一副对联应景而得:

  南沿河,北沿河,南北沿河守河沿,

  东长安,西长安,东西长安定安长。

  平仄对仗虽不工整,却契合我的心意。随手录下,且将它作为此行的总结吧!

责任编辑:霍然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