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振兴铸乡魂
时间: 来源:美好生活-中国农村网 作者:本刊记者 解雯 字号:【

  乡村是中华传统文化生长的家园,乡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柢,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革命文化的母版,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根本依托。从《诗经》的“鸡栖于埘, 日之夕矣, 羊牛下括”开始,千百年来,文化在这里孕育、生根、繁荣。乡村是文明之根,是文学之源,是文艺之魂。在这方热土上,乡村积淀了5000年的农耕文化,蕴藏了质朴多彩的民间文化,传承了传统乡土文化的精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乡村文化振兴不仅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应有之义,而且对于乡村组织振兴、生态振兴、产业振兴、人才振兴,具有重要引领和推动作用。当前,经过多年的新农村建设,尤其是村村通等基础设施工程的推进,很多农村已称得上交通便利、风景优美。但与硬件建设相比,乡土文化尤其是公共文化方面,则呈现较大的缺失。乡村振兴过程中,亟须重新审视乡村的历史和文化,重塑乡村价值,重建乡村的文化自觉和自信。在乡村文化式微的今天,我们应该用何种方式去保护、发扬曾经辉煌的乡土文化,实现乡村文化振兴,正是亟待思考的问题。

  根植于乡土的传统文化

  中华文明起源于农耕社会,中华文化的根脉在农村。乡村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文理想的文化依托。历史上许多盛极一时的私塾、书院,如岳麓书院、嵩阳书院,皆非安于繁华市井之地,而是在山野乡村,当时,那里才是文化的中心,是学术的中心。

  自古那些出将入相的国之栋梁哪个不是出自乡土私塾,哪个不是在解甲之后回归乡间田园,回归“小池聊养鹤,闲田且牧猪”的生活,因而,乡村成为了很多文人出世入世的节点。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出任彭泽县令两月余便弃官归乡,定居南村,从此“种豆南山下”,成为一个农人,吟咏之物皆为村落中的鸡鸣狗吠、桑麻荆扉,村落滋润了他的精神世界,造就了他物我两忘的超然心境。

  可以说,乡村寄托了无数意味深长的人文情怀。在这种稳定的,坚实的人文结构的支撑下,乡村文化的内涵从正统的诸子百家、程朱理学到宗教、民俗、戏曲、手工艺等不断丰富,逐渐形成了中国乡村文化特有的传统韵味。

  乡村文化在最近100年间逐渐式微,这其中主客观因素皆有。一个王朝的败落不一定能引起一种文化的衰退,但在特殊历史环境下文化体系的崩溃必然会导致与之相关联的乡村文化内涵的更迭。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文化建设的系列讲话中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如果“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

  半个世纪前,一个村庄里中等家庭最基础的文化教育,不外乎是放学归家的孩子要先给条案上供奉的孔夫子像恭恭敬敬行个礼。这种在过去稀松平常的行为,到现在已是恍若隔世。然而事实上,中国乡村的文化真正衰落就在半个世纪之前,从那时起,整个乡村文化体系被否定,而新的文化体系并没有建立起来,于是,乡村的文化信仰崩塌了,乡村文化的传承遭遇了历史性的断裂。

  传统文化在乡村生发成长

  如何让传统的乡村文化重新绽放出光彩和神韵,如何让曾经断档的乡村文化再续前缘?自古以来,乡村文化都是以一种自然的状态萌发,生长。但到了今天,人为割裂的文脉不得不需要人为的粘合,虽然刻板、失常,但也确实加速了乡村文化的回归。多年来,各地政府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文化下乡活动,将文化的种子撒播到乡间的田野里,作为一种引导和启蒙,期望这些种子能发芽、茁壮成长,并最终成长为扎根乡土的参天大树。

  由北京市委农工委、市委宣传部、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化和旅游局等单位主办的北京市农民艺术节是一项坚持了30年的老牌农村文化活动。通过市、区、镇(乡)、村联动,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努力促进农村文化的特色化,增强活动开展的普遍性,扩大农民群众的参与面。同时,举办原创节目培训班,邀请专业大专院校和文化演出团体的老师、导演担任授课老师,对区县文化馆和乡镇文化中心的文化干部以及编导进行集中培训。通过文化活动培养一批乡村文艺骨干、形成一批品牌文化活动、培育一批特色文化乡村,为繁荣农村百姓文化创造不竭的源泉和动力。

  另外,结合各区县重点抓的乡镇、村“乡村大舞台”的活动,活动主办方组织文化志愿者深入基层进行指导、挖掘、提高活动水平。截至2018年,北京全市注册文化志愿者已超3万名,其中志愿团队300多个。每年北京文化志愿者为老年人、残疾人、外来务工子弟提供文化服务约10万小时,播撒文化艺术的种子,百万公众享受到了志愿服务成果。

  湖南省会同县共有6个侗族苗族乡,是乡村民俗文化“富矿”区,拥有拉木号子、会同阳戏、会同吊龙舞等非遗项目。在群众文化活动中,非遗传承人担任文化志愿者,推动了非遗项目传承与发展。一些村还推选文化志愿者担任村红白理事会理事,通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吹”起乡村文明新风。如今,会同县村村有文化志愿者,月月有群众文化活动。目前,全县18个乡镇241个村(社区),已发展文化志愿者1000余名。

  在山东,济南市文化精准扶贫暨文化志愿服务走进乡村系列活动紧紧围绕“文艺助力脱贫攻坚”和“文化志愿服务走进乡村”两个重点,从2018年7月至12月底,提供共计100余场不同类型的文化活动。文化志愿小分队在文艺演出、艺术辅导培训以及非遗展示展演等活动的过程中坚持正面宣传,营造正确价值观导向,准确地将扶贫政策宣传到位,避免群众产生扶贫就是发放资金、扶贫是救助的错误观点。聚集社会正能量,深入引导,更好发挥道德和舆论的导向作用,在群众中形成良好社会风气是文化志愿小分队始终坚持的初心。“文化扶贫,我们突出的是‘扶志’加‘扶智’,建设好农民文化乐园,送文化下乡,选聘文化志愿者,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激励和引导村民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济南市文化馆党总支书记、馆长马迎春说。

  在公共及政府力量的推动下,越来越多内容丰富的优质文化正在逐步有序地“种”进乡土。我们期盼着,在不久的将来,这些被植入的文化能够迸发出属于那方水土的独特魅力。

  传统文化启迪乡民

  “妞妞,你看,墙上这幅画讲的是什么啊?”如今,走进河北省抚宁县杜庄镇董家沟村,经常能看到抱着小孩儿的大人给孩子讲解墙上的经典文化故事。在这里,一面面院墙变成会“说话”的墙,不仅美化了环境,还将文明新风送入农户。而在北京的延庆区张山营镇,这里也有很多的文化墙,不同的是,这些文化墙都是出自农民画师之手。13年前,刘春茹、郭维银几个热爱绘画的农民自发组成红地球漫画组,歌颂新农村,义务宣传党的强农惠民政策和法律法规。一时间,他们淳朴的创作风格、通俗易懂的创作内容很快就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张山营镇为本区30余个社区和村庄设计绘制了大量文化墙。上、下阪泉村的阪泉文化墙主要是讲述阪泉之战、炎帝与黄帝的故事,歌颂炎帝、黄帝为统一华夏所做出的贡献;韩郝庄村将文化墙与该村推出的红色旅游相结合,设计制作了一幅幅民间剪纸画,在美化新农村的同时,丰富了乡村旅游文化内涵……

  仇庄村位于北京市通州区东南部。近年来,富裕起来了的仇庄村,不但彻底改变了村容村貌硬环境,还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为统领,把弘扬孝道文化作为礼树村风、教化育人的切入点,用“德”聚人心,以“孝”敦民风,让仇庄从一个有名的贫穷村落后村,变成了现如今远近闻名的全国文明村、全国美丽乡村和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从1999年起,仇庄将每年腊月二十定为“老人节”,组织村干部为60岁以上老人送去祝福和慰问金,自此奠定了仇庄“孝文化”发展的深厚根基。2014年,仇庄村将“孝”与“家风”相结合,启动“追寻家训家规,呼唤良好家风”主题教育活动,首创仇庄《家道三字经》,编纂《家风故事集》,为全村193户家庭提炼制作了家风、家训、家规,使全村呈现出“大树底下谈家道,农家院里话家风”的良好局面。因此,在“孝文化”的浓厚底蕴下,2016年,仇庄再次丰富陈列室内涵,在原有陈列室的基础上,建成500㎡孝道馆,充分展示、传承发扬仇庄村孝文化建设成果。

  人常说,一切从娃娃抓起,说明了孩童时期启蒙教育的重要性,而今,乡村传统文化也“瞄”上了在校生。在北京市门头沟区新桥路中学,太平鼓是必修课程,全校学生都会打。新桥路中学有26个班,班班都有太平鼓队,学校还有校队,不但区里大小活动都有他们演出的身影,他们还远赴澳大利亚、美国、韩国等国家,演出太平鼓,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福建省宁德市计划到2022年末,在全市建设和培育十条乡村振兴文化带、百个乡村文化振兴示范村、千支乡村文化队伍和万名乡村文化骨干,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文化振兴之路。福安市重点打造两条乡村振兴文化带,其他县(市、区)至少各打造一条乡村振兴文化带。各县(市、区)将依托县域内既有的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特色景观旅游名村和优美的自然风光,注意与乡村文化振兴示范村的培育相结合。

  用文化启迪乡民是一件将有意义的事儿做的有意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农民的自主意识被激发出来,主动将吸收到的信息转化成为深入人心的理念,这也是文化的教化作用最为生动的体现。

  传统文化富裕乡村

  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正在从各个领域拉近城市和乡村的距离,文化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农村有自身的文化资源,数千年积累的生产经验、手艺文化等,如果加以传承,必能有所作为。如今,越来越多的乡村靠着文化产业走出了一片更为广阔的天地。

  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村如今已是享誉京城内外的文化村。从2002年开始,高碑店村相继进行了旧房改造、街面拓宽、河道整治等系列工程,在成功引进多家红木生产制造商,打造古典家具一条街之后,开始走上“文化兴村”之路。高碑店村先后吸引了中国油画院、中国雕塑院、清华美院书画高研班等520多家知名艺术机构和商家落户这里。经过10多年的运作,古典家具、文化创意、中医药,已成为高碑店村“三大产业”,并有力助推了高碑店村的经济发展。2019年该村经济总收入已达到30多亿元,人均收入3万余元。

  山东菏泽巨野被称为“中国农民绘画之乡”,农民画师继承当地书画传统和牡丹文化资源,发展起工笔绘画产业。在鲁西书画院,农民画师结合现代工艺手段,加上严谨的勾勒,创作出一幅幅雍容华贵、色彩绚丽的工笔牡丹图。目前,全县拥有4个绘画专业镇,500多个专业户。去年全县共销售绘画作品100多万幅,收入超过5亿元。全国书画市场80%以上的工笔牡丹作品出自巨野农民画师之手。

  云南拥有数量庞大、丰富多彩的文化名村名镇,近年来,云南各地充分挖掘民族民间工艺资源,开发利用传统手工艺技术,大力发展民族民间工艺品产业,建水紫陶、刺绣、金属工艺品等乡村民族民间工艺品,快速打入都市文化消费市场。云南各地鼓励农村文化户创新经营模式,充分借鉴“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许多农村文化户开始探索开展各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切实提高了云南农村文化产业的市场整体竞争力。

  真正的乡村文化从来都不会去走“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神秘路线,而是坚定于“实用主义”,最直观的作用就是它能娱乐乡民、教化乡民还能富裕乡民。乡村文化在历经种种锤炼后,逐渐转化成为中华民族最为宝贵的遗产,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责任编辑:霍然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