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郊村名故事之二
时间: 来源:美好生活-中国农村网 作者:白季寒 字号:【

  京畿福地——北吉山村

  平谷城区西北18公里,有个北吉山村。此地于新石器时代即有人类活动,至唐代建有房舍,明代形成村落称纸坊庄,清代村域内丫髻山庙会兴盛,村庄得名“丫髻山”,一直沿用至抗日战争时期。当时,以村中石桥为界,分为两个行政村,此村位于桥北,因而演化为今名,吉即“髻”的谐音。北吉山村地处丫髻山脚下,东有洳水绕村南流。丫髻山为燕山余脉,虽海拔仅高361 米,然其面向平原、拔地而起,山势回环,松柏茂密,远望山峰耸黛,颇显雄壮秀拔。

  今天,在北吉山的村边,有丫髻山太极广场,为休闲之所、祈福之地。广场南有拱桥,北修牌楼,牌楼四柱七楼,上覆琉璃瓦,斗拱彩绘,极富皇家气派。牌楼东侧,一桃形巨石不知何年何月从天而降,正好镶嵌在两方巨石之间。千百年来,任凭风吹雨打、地动山摇,巨石悬而不落,人称“神桃峰”。今天的平谷,号称大桃之乡。北吉山村及所在的刘店镇即是桃乡核心产区,神桃峰因此与“丫髻祈福” 同时入选平谷新十六景,寓意“神桃天降”。

  敛巧饭香——杨树底下村

  怀柔城西北63公里,有个杨树底下村。据《怀柔县地名志》记载,清嘉庆(1796)、道光(1821)年间,有霍、靳两姓远道而来,见这里山谷开阔,山不高而林密,水不深却清幽,依山傍水、藏风聚气,于是在山前一株枝繁叶茂、遮天蔽日的杨树之下安顿了下来,并以杨树命村。漫步村中,600多间传统民居分布于主街道两边,最早的建于民国初年,多数建于新中国成立之后。但即使是新建民居,也大部分严守古法,屋顶为老式烧制灰板瓦,前檐下木门、木窗,顶部起脊、两端有蝎子尾装饰微微翘起,于山水间颇有情致。

  敛巧饭,作为村内流传了百年的古老传统民俗,如今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每年正月十六,杨树底下村用大红的舞台、大红的灯笼,用“敛巧饭”及一年一度的民俗风情节温暖着乡间最寒冷的日子。一大早,村里的嫂子、大娘清一色穿着蓝底白花的上衣,开始挑水、劈柴、淘米、洗菜,上百口大锅同起灶, 400斤冻豆腐、700斤粉条、1000斤肉食、2000斤白菜、5000斤大米、7000只蓝边大海碗、20000斤劈柴备齐,热热闹闹的“敛巧饭”制作开始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宾客凑热闹、讨巧艺、求健康、撞财运,同吃“敛巧饭”,共度元宵节,三天时间,每天都有5000多人赶赴这个盛大的节日。

  戍边城堡——吉家营村

  吉家营村位于密云区新城子镇安达木河南岸的山坳中,是一个由戍边城堡发展起来的村落。根据村名可以判断,其最初的居民多为戍边军人。吉家营原名吉家庄,始建于明万历初年。因其城堡东门横额上刻有“吉家营”字样,后改为现在的村名。据雾灵山大字石记载:明崇祯年间,吉家营曾驻守备武官。

  吉家营城堡建在北山脚下一片台地之上,地势南高北低,略成长方形。海拔877米的吉家营城堡周长1000米,城高7米,顶宽4米,城墙为砖石结构,中间加夯土砌成。目前城墙的上半截已残缺,临近小清河的北城墙损毁尤其严重。吉家营城堡有东西两座城门,城门上分别镌刻 “吉家营门”和“镇远门”字样。作为长城军事防御体系的重要防御据点,城堡的选址与长城选址一样,“因地制宜、因险制塞”。吉家营城堡依山而建、便于防御,面水而居、利于拒敌。城堡位置选择于两山之间,既可以有效地支援前线防守,又扼守着敌人进攻的交通要道。

  吉家营城堡最吸引人的地方是村落与环境互相融合、相得益彰。走在吉家营被岁月磨得光溜溜的碎石小巷,往北看是近处景致山上的烽燧;西北半山脊上可以看到一座圆形的敌楼;西南半山腰又有一处烽燧;南面山脊上则是连绵的中景主长城;东边山上的长城远景蜿蜒曲折、若隐若现。群山环抱当中,四面层次丰富的长城景观形成城堡独特的环境特色。

  六郎得胜处——挂甲峪村

  挂甲峪村属燕山南麓余脉的一部分,北、东、南三面环山,中间为一狭小的丘陵盆地,外环峰峦连绵不绝,内伏丘壑蜿蜒起伏。人们到此,醉听鸟唱山林、虫鸣四野,不意燕北之郊,也有一处形胜之地。更加不会想到,此处曾是铁衣远戍、寒声刁斗的兵家必争之地。

  相传,北宋景德年间,辽萧太后率大军犯境,宋真宗在寇准的力劝下至澶州督战,派出大将杨延昭趁其后方空虚引兵袭扰。两军在九里山(位于今北京昌平区)西侧相遇,只见杨六郎策马当先,众将士更是三军用命,杀得那辽兵是心惊胆战、溃不成军。六郎乘胜追击至簸箕崖(今挂甲峪村口),俘获辽兵99名。焦赞、孟良二将请示如何处置,六郎顺手一指:“押至对面的山沟。”进得山坳,环视四周,这三面环山、一面出口的地势,端得个屯兵养息的好处所,六郎遂翻身下马,卸下盔甲挂在树上,又觅一山石小憩,颇为惬意。挂甲峪村就此得名。到了明朝隆庆年间,戚继光亦在挂甲峪山坳修筑营盘,驻兵百名。

  曾经的挂甲峪有谚:“羊肠路,荒山头,吃水更是贵如油”,足见深山藏美景,人迹亦罕至。面对大山阻隔,村民以愚公自许,于是硬化马路铺上了山,汩汩清泉流上了山,大桃、柿子、梨、核桃等有机果品栽上了山,旋转餐厅修上了山……昔日的羊肠路、荒山头,就这样变成了京东绿谷、瓜果飘香之地。

  “部队大院”——河西村

  河西村位于密云区古北口镇潮河西岸,四面环山,是一个小型盆地。河西村是现在的村名,要说原来这村叫柳林营。顺治十八年(公元 1661年),清廷在古北口河西设总兵府统领绿营兵。那个时候,河西大街东西两头各有一座高阁,其下层有宽约2米的拱形门洞供军民等出入 ;上层翘角飞檐挺讲究,当地百姓称为“栅子”。东街头的叫东栅子,阁上供奉魁星 ;西街头的叫西栅子,阁上供奉菩萨。菩萨和魁星脚下的券门顶子上,各有“柳林营”三个砖刻的大字。后来建筑损毁重修把这三个字省掉了,但“柳林营”作为河西村的村名一直保留下来了。经过680年沧桑演变为村落,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村内流传的一种独特语言,被北京称为“半拉子话”的“露八分”,是明朝末年由古北口流传至北京的,也是中国少有的民间用语。

  河西村本来位于北齐长城北边,属于关外,及至明代长城北移一公里才归于关内。四面都有长城环绕的河西村在明清两代都有大批戍边官兵及随军家眷在此定居,引得生意人纷纷前来。由兵营而为村落,河西村曾经属于典型的“部队大院”。

  康熙二十二年(1683 年)六月初一,圣祖康熙与母亲皇太后及皇后妃嫔文武官员等300余人从京城出发,迤逦北行,六月初四到达柳林营万寿宫避暑并处理政务,直至七月三十秋凉。河西村一时成了大清帝国的政治中枢。

  兵家之地——车耳营村

  车耳营村坐落在海淀凤凰岭南线海拔200余米的半山腰中,是离北京市区最近的民俗旅游接待村。在这里,绿色植被覆盖率达95%,多山泉,水质优良,空气中负离子含量是市区的150倍以上,空气纯净度是市区的5倍,俨然一座特大的天然氧吧。

  乍一听“车耳营”的名字可能会觉得很奇怪,它的名字源于明朝。经考证,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奉命镇守内长城时,在蓟州、昌平等地主持练兵,并在西山一带建立车营,这是戚继光军制改革的成果,也是明朝军队用新式火器装备起来的兵种,可视为近代炮兵的雏形。故而,人们将此地称为“车营”。因后人发声儿音太重,“车营”逐渐演变为“车儿营”。前辈认为不妥,几经斟酌,又遂将“儿”字换为“耳”字,“车耳营”一名由此得来。

  车耳营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这里不仅是戚继光战车营的所在地,还是妙峰山古香道的起点。除北魏石佛遗址外,还有古老的吕祖洞、关帝庙、黄普院和雄伟神秘的金刚石塔等多个具有数百年、近千年历史的景点。在这里,凤凰岭南线景区与群山拥映的村庄融为一体,农家小院依山势而建,错落有致,美丽自然;松柏古树,石板台阶,曲径通幽,构成一幅世外桃源般的山村风景,幽静而神秘。

  清初成村——双文铺村

  双文铺村距怀柔城区50公里,距琉璃庙镇政府7公里。它东邻密云,西、北两面与汤河口镇相依,南与琉璃庙镇自然旅游风景区龙潭涧、云蒙山紧紧相连,清澈的琉璃河水环村而过,形成一幅环山抱水的优美景象,是一座环境优美、景色怡人的小村庄。

  双文铺在清初成村,最初称为“双窝铺”。据传在300多年前, 从山东迁来的人途经此处,看到周围都是树林,环境优美,气候宜人,便决定在此居住,于是他们在东沟门处搭建两个小窝棚, 因名“双窝铺”。后来村里一年出了两个秀才,当地知府觉得“双窝铺”有些不雅,便将村名改为“双文铺”,沿用至今。

  双文铺村下辖双文铺、八宝堂、一间楼和小河口4个自然村,居民多数为汉族,少数满族,姓氏以徐、宿、王为主。其中八宝堂在清初成村。据传300年前,一云游僧人路过此地,以佛八宝为村民祈福消灾,给当地的百姓带来了福音,造下功德。僧人去后,当地百姓为了表示对佛祖的尊崇,建造了一个祠堂,以八件宝物来供奉佛祖,故名“八宝堂”,村亦由此而得名。这八件宝物就是佛家用以象征吉祥的八件法器,即法螺、法轮、宝伞、白盖、莲花、宝瓶、金鱼、盘长。因为这八件宝物给当地百姓带来了平安吉祥,所以每年都有很多人到这里来烧香祭拜,以求得到佛祖的保佑。后来由于战乱,八件宝物被当地一人藏于村南的深山之中,此人为逃避战乱离开八宝堂后杳无音讯,八宝至此下落不明。

责任编辑:霍然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