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埏岛秋韵
时间: 来源:美好生活-中国农村网 作者:张凌瑞 字号:【

  “去海山吧,去看桥,看海。”

  自从乐清湾大桥贯通,连接了海山乡本岛——茅埏岛,人们便争相去一睹这遗世独立的海女芳容。

  海山乡,位于浙江玉环市西北部的乐清湾中,由茅埏、横床、茅坦、大青、小青等九个岛屿组成。那里既有五谷的馨香,也有大海的咸腥味。乡亲们在早晨是农夫,开始耕耘田园。在黄昏成了渔夫,撑起小船,收割紫菜,捞起网箱里活蹦乱跳的鱼。他们一个个是“两栖动物”。一水之隔,对生活在陆上的玉环人来说,也是好奇的。

  趁着“急节迎秋韵”的时候,玉环作协的一群文友,结伴赴一场阳光灿烂的秋收盛典。

  茅埏岛的秋天从田野开始。走进茅埏岛,就仿佛走进了稻香村,满眼的金黄色,这是专属秋天的颜色和丰收的喜悦。自从城市化的车轮滚滚向前,我已经很多年没有看到稻谷的壮观了。乡间的小路旁、塘堤上,铺晒着金色的谷子,连成长长的线条,绕着整个海岛转,宛如谷龙在舞。自古以来,人们就有在田间地头舞龙祈福的习俗,认为“神龙”可以驱走虫害和“田鬼”,可以向上天求雨,来年生活风调雨顺。你看,乡亲们手持谷耙一遍又一遍地推呀翻呀,不像在握持木柄舞弄谷龙吗?

  稻谷韬光韫玉,积淀着生命的重量与长度,尚未收割的稻田也已是“流金岁月”;塑料篱笆围成的一块块菜园,整齐划一,蔬菜的长势特别喜人,绿绿的、嫩嫩的。眼前,分明是范成大诗里的:“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是陆游诗里的:“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上午,我们登上茅埏岛的五亩田山,它是海山乡的最高峰,其实海拔仅100来米。顶上除了几幢在建和刚建好的农家别墅,全是一层层的番薯地。此刻,天气放晴,正是晒番薯丝的好时机。山间地头,不少村民在劳作,大多是夫妻档,你挖番薯,我刨番丝。薯藤完成了使命,蔫蔫地和土地融成一色。挖完番薯的土地,也已翻新,泥土的清新,沁入心脾。一排排整齐的竹匾凉着番丝,散发着清甜香味,一任秋日里色彩铺张。

  我们在地里转悠。一妇女在刨番丝,身旁盛着削了皮的番薯,像初生的婴儿,粉嫩细腻。我们七嘴八舌地问这问那。她嘴里回答着,手上不停,刨块成丝,丝落箩筐。我顺手从竹匾上撮一根番丝放在口里嚼。那妇女马上斩了一块番薯递给我,说:“鲜番薯好吃,你尝尝看。”这番薯黄里透红,一口咬下果然很甜脆。她也分别递给文友们。农村的妇女总是如此质朴温厚的。她告诉我,这叫“红牡丹”,是良种番薯,最适合直接吃。我问:“卖鲜番薯与卖番丝哪个赚钱?”她笑着说:“什么赚钱不赚钱的,以前番薯是我们海头人的主粮,刨成丝是为了久贮,现在是为了赠送亲友。”

  我心里也温暖如铺满秋阳。

  当我登高远眺,视线越过林木滋蔚处,一种强烈的空间感直撞我的视觉与心灵。

  苍穹如洗,远处的雁荡山脉似有似无,唯有一抹苍青色。跨海大桥如一条银色的巨龙,穿过海山岛,曳着优美的弧线,气势恢宏地踏浪而去。它又像天上的一位英雄,将乐清湾的碧波缝成天鹅绒披风,大小横床、茅坦、大青诸岛依依脉脉,白色的海鸟相逐相嬉,是点缀在披风上的一块块翡翠与明珠。桥塔与桥面之间斜拉的钢索,是英雄所持的竖琴,竖琴张扬、陡峭的姿态,弥漫着诗样的气氛。与汽车的摩擦声、喇叭声伴奏,奏出了画龙点睛之笔。即使独奏,也在碧海青天间,拨弄出铿锵的新时代进行曲,极具感染力。

  我面前斑斓的丛林,与红彤彤、颤巍巍挂在枝头的柿子,且好是画面前景,增强了这自然之画的层次感,也衬托大桥主体的视觉效果,我忍不住掏出手机拍了起来。

  本土的虞诗人向我们推荐最佳拍摄点在半山的大岩头上。于是,大家沿着山间小路盘旋而下。经过一个老村子,这里树木茂盛,一株株香樟树像土著。路过一矮墙上叠着许多香樟木,秋阳催出好闻的樟香。我更喜欢路旁挂着的晒匾里红红的虾干。海鲜的味儿不但唤醒了舌尖,更使清索中多了热烈的气氛。村头有一棵古树,几百年了,这小山村一年四季被它荫庇。藏在林间的一幢幢农舍,石头垒成,沉默而古旧,住着的大多是老人,有的已残垣断壁,而这古树还是村庄不离不弃的陪伴。“前樟后朴”,好地方!

  站在大岩头看,大桥近在咫尺,有的拿单反,有的拿手机,不停地拍风景或自拍也拍下了绝妙的幻想。

  路旁,一白发老妪坐在岩石上,身旁倚着一哭过的小孩,小脸蛋上还挂着泪珠。他们默默地看着大桥的苍茫处。这两位大桥的见证者在想什么呢?我倏然想到一组数据:这岛上有留守老人和孩子3000多名、离家背井的4000多名。她俩是否已告诉桥那头的亲人,家里终于与陆地连上了桥?

  “快涨潮了,要不要带你去看红树林,听听海?”虞诗人的提议令人心驰神往。

  一道长长的海堤观光长廊立于海岸,我们坐在长廊里,享受着海风的吹拂。眼前,没有广袤的草原,没有高大的丛林,海涂上,只是成片的红树林,厚实、油亮、深碧,却矮小。潮慢慢上涨,枝丫综错的树干渐渐被海水漫过,棵棵红树,挽手并肩,浑然一体,葱葱郁郁的碧绿树冠飘浮水面。都说红树林是“天然海岸卫士”。我看到了信念的力量,看到了抗洪抢险的集结号一次次吹响,也是一个个浑身草绿色的,跳下决水口,以血肉之躯铸就了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

  滩涂是海山岛的宝藏,岸上,一排排竹匾晾晒着黑黑的紫菜;海里,紫菜养殖网格,竹竿、渔网、采收船、海带、紫菜,光影交织。点与线、繁与简、浓与淡、动与静,充满韵律。

  一群白鹭优美地展翅,悦耳地啼鸣,在树冠上时起时落。港湾泊着几艘小船,以阳光的金色作衣,以波涛作床,晃晃悠悠,在梦中唱着歌谣。秋阳如芳醇美酒一般弥漫在空气中。

  堤上立着一幅宣传牌,原来海山岛的红树林是国内纬度最高、面积最大的种植区。由于红树林区内潮沟发达,吸引了深水区的动物来到林内觅食栖息,红树林也是候鸟的越冬场和迁徙中转站,更是各种海鸟的觅食栖息、生产繁殖的场所。生活在土地与海洋交界处的红树林,具有良好的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等多种生态功能。

  午餐时,我聊起了鲁王舟次玉环山的历史记载。1649年正月,南明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刘中藻在福安兵败自尽殉国。福建霞浦围江武生陈文达率部突围,随大学士沈宸荃等大臣护卫鲁监国,渡海到玉环山。后鲁监国至舟山,陈文达则在玉环岛建立抗清根据地,1655年,玉环岛成为海上抗清“四屯”之一。陈文达所驻的玉环山,便是海山岛,听说前几年茅埏岛尚存陈文达古城遗址。

  虞诗人听了说:“这不就是我们岛上的老城头嘛。”于是,大家约定下午登老城头山。

  老城头在南滩村,即本岛的东南面。没有五亩田山高,盘山公路又刚修不久,我们轻松一刻便上了山顶。山顶满是深黛色的绿,早已湮没了古城墙。美丽乡村建设后,当地重新筑起迷你版城墙,穿梭其中,令人恍若穿越到古代。

  我认为,水浪茫茫之上的沧桑往事,早已无法钩沉,留一个模仿版的,也是一种重生。

  站在城墙上俯瞰,山下,一片片稻田或金黄或凝碧,宛若调色板,河港如练,田埂绵延,村道笔直如井,房舍错落有致,山峦叠翠,逶迤起伏,简直绘就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油画。但比画厚实、深邃,这里有生命、有血汗、有悲欢,一层一层地抹上。

  人们大概认为秋天适合一些萧瑟的东西,譬如:枫叶。观景亭周围,基本是松树,依然墨绿,充满生命活力,松涛如海浪般发出劲健的响声。是否告诉人们,这山曾经金戈铁马,这海曾经壮怀激烈?而海面反倒一片平静,西斜的秋阳,洒下橘红色的光,远处的大桥、山,跟着潋滟起来,水面变换着醉人的模样。伫立亭中,你的心情就有了几分悠远。

  下山后,我们经过岛上唯一的街——海丰街,正好两家碾米厂在碾米,秋天的新米,闻起有着特有的糯香,我禁不住买了几斤带回去。我想,今晚的饭肯定妙不可言。

责任编辑:霍然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