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省武义县,有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古村落——俞源太极星象村。它坐落在八婺大地上的武义县西南部,距县城20公里,系明朝开国谋士刘伯温按天体星象排列设计建造。该古村始建于南宋,距今已经有近900多年历史,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浙江省十佳美丽村,金华市四大景点之一。
神奇传说,黎民福地
俞源四面环山,一条溪流穿村呈“S”形流出。俞源古时称朱颜村,由朱、颜两姓组成。相传南宋时,有一俞姓杭州人任松阳儒学教谕,卒后由其子送灵柩回杭,途经朱颜村,停柩夜宿,次日灵柩紫藤缠绕,意为神地,遂置地安葬,子孙留下守墓。之后守墓人与当地人通婚,世代繁衍开枝散叶,称为俞源,至今俞姓后人已延续至第30代。俞源村有着700多户人家、2000多口人,大多姓俞,是全国规模最大的俞姓聚居地之一。明景泰三年,俞源属丽水县六都三;民国十九年才称为俞源乡,并沿用至今。俞源历史上富豪聚集,田地广阔,又是松阳、丽水、宣平至武义、金华的必经之地,商贸繁荣。
相传,明代国师刘伯温与俞源村的俞涞是同学,两人感情甚笃。在他辞官归里时,路过俞源看望同窗好友俞涞,正好赶上俞源村旱涝不断,火灾频发,瘟疫盛行。于是刘伯温利用自身所长为俞源村“把脉治病”。他经过仔细踏勘,为俞源村设计了村口直径320米,面积120亩的巨型太极河图,要求俞氏后代按二十八星宿布局建造房屋,并对应七星塘、七星井呈北斗星状分布,被誉为处州十县第一祠的俞氏宗祠正好位于其星斗内。
据说很神奇,当年按照北斗七星形状挖出的七口水井,里面的水会根据天气的阴晴而变得浑浊和清澈。即使是大旱年头,每年的六月二十六日一定会下雨。不但如此,村里更像是充满了灵气,非常多的后代读书人都出类拔萃,明清朝出的尚书、大夫、抚台、知县、进士、举人等,前前后后总计293人,可谓人杰地灵。
走在古树浓荫遮天的村道中,俞源先民曾经灿烂的民俗文化,犹如它古老的建筑一样,已显得斑驳久远。走进伯温草堂,看到那简陋的居所,不禁为这位明朝叱咤风云的大军师,功成名就之后选择这幽静的古村落脚,显示出的隐者风范而啧啧称道。从细微之处品味这里百年沧桑的风貌,那些充满梦幻色彩的神奇传说,让这一方秀美的山水林田、青砖黛瓦,增添了神秘的意境。
俞源村被称为太极星象村还有一个原因:曾经有人将俞源古村落布局与1974年河北宣化出土的辽代砖墓星象图进行对比,认为该村布局与星象图中显示的星象一致,是按天体星象“天罡引二十八宿,黄道十二宫环绕”来排列的。村口太极图便是人工设计的“双鱼宫”,属阴阳双鱼星座,为十二宫之首,其余“十一宫”分别是环绕村庄的十一座山冈。
当然这些都只是留下来的传说,从历史的角度来说真实性有待考证。但这些绘声绘色的故事、神奇的传说,让整个俞源村蕴涵了“桃花源”般神秘而浪漫的氛围。
气派宗祠,家族威望
俞源有名的俞氏宗祠,建于明洪武七年,是俞涞四个儿子为父所建,称“孝思庵”,只可惜后来不幸惨遭兵焚。而在清嘉庆年间,俞源出了5位名人:俞大,俞昭,俞款,俞彬,俞世美。当时俞氏家族名声大振,于隆庆元年大兴土木重建俞氏宗祠。
俞氏宗祠规模宏大,三进两院。第一进照例有装饰精美的戏台,与别的宗祠略有不同的是,第一个院落两侧有精致的两层楼房,并同通道门和二进大堂的边墙围成一个小院,怎么看都像是小巧独立的住宅。宗祠的大门装饰并不多,一字排开的房间,虽然没有同属武义县管辖下的郭洞、诸葛、芙蓉等山村的宗祠华丽,但一走到里面,“处州第一祠”的气派还真有些让人惊讶。
俞氏宗祠虽饱经沧桑,未曾有再修的痕迹,但厅堂轩敞,廊柱挺拔,屋梁稳重,三雕精美绝伦。虽然由鹅卵石组成的图案,已被岁月的青苔遮盖,而失去了往日的那份精美和巧夺天工,但沉淀出历史岁月的飞檐、牛腿、门雀及众多由名人名家所题写的匾额,却依然在述说着俞氏家族曾经的辉煌。看其进门的高高门槛,就可便知当时俞氏家族的地位是如此显赫。俞氏宗祠形制恢宏,院落敞朗,民国《宣平县志》中有“处州十县第一祠”之谓,其戏台亦被称作“八婺第一台”,建筑保存完整,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
齐居古宅,共享安乐
行走在俞源古村,除了进村口那巨型的太极图标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之外;那些散发出岁月光彩的活色生香庞大古建筑群,也让人流连忘返,这其中包括声名远扬的六峰堂。
六峰堂(也称声远堂和大花厅),建于清康熙二年,该大厅的大门正对梦山,因其有六峰而得名。六峰堂共有房92间,占地1466平方米,地伏全用砖雕,厅内桁条根根浮雕。沿口三根桁条雕刻着各种栩栩如生的三类动物。左边是天上飞的,中间是山上跑的,右边是水中游的。其中九条鲤鱼,活灵活现,会随季节气候的变化而发生黑、黄、红变幻,可谓一大奇观。中间的桁条雕有四只麒麟,还有鹿、牛、羊等,称“百兽大梁”。
在六峰堂正门,高高矗立着据说当时只有家里有当官的人,才能建立的旗杆,代表了俞氏宗族曾经的荣耀。堂内各种粗壮的柱、梁、桁等木料,多是取自苦槠树,多少年来不腐不烂,没有虫蛀,这也是六峰堂古建筑内的一大奇观。不可思议的是,俞源村里最大的古民居,建于清乾隆五十年的裕后堂,现存120间。这幢一间挨着一间连成一片的房屋,多年来里面同住着众多村民,大家其乐融融,和睦相处。让人惊奇的是,裕后堂大厅内的大圆花窗直径为1.5米,剔空雕刻,可谓堂中一宝。
漫步在俞源众多古民宅中,让人不由连连称奇的是,那些美轮美奂的繁杂木雕装饰。梁、柱、门、窗、牛腿、斗拱,只要有木结构,就必有雕刻,题材从花草鱼虫到人物、亭台楼阁应有尽有,保存也十分完整。特别是那些两面看起来图案不同的雕花透窗,还有指甲盖大小的太极阴阳图等,都让我们感受到了木雕艺术的千变万化、多姿多彩。
俞源村的古宅,是浙江中部和东部的样式,院落宽敞开放,不似徽州民宅那般紧凑。其典型样式也是三进两院,前厅后宅,围墙高大有封火墙。该村古宅保存状况良好,其村子后半部分(北斗的斗柄)是成片的老宅,几乎没有现代的房屋,让人惊叹。而且这些古宅相对比较豪华气派,现在每个大院子都住了数户人家,也不再有大门,可以出入自由。
古典庙宇,圆梦之地
俞源村唯一保存下来的庙宇是洞主庙,建于南宋,距今750余年,是典型的乡土庙宇。正殿,清幽阁,两厢及附屋40间,旁有古樟围护,殿旁古樟下有一道小巧的梦仙桥,整个画面十分优美。庙里的清幽阁是祈愿人圆梦的地方,亦有人把它称为圆梦楼,常常有人慕名前来祈福。对于本村和附近的村民来说,这是一座以祈梦灵验而闻名的庙。据说在这里睡一个晚上必会做梦,而且解梦十分灵验,每年正月十三是“圆梦节”,四方均有大量人众前来求梦。
庙里供奉的是中国神话传说里的沉香,这实属罕见。人们喜爱传说中的沉香,把他视为“孝子”,为家人尽孝;另一位主神是建造都江堰的李冰,因其管水,有顺风顺水之意,所以民间崇拜较盛行。
俞源古村,被称为中国唯一的太极星象村,2001年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村内名胜古迹众多,据统计有古建筑为395幢,房子1072间,占地3.4万平方米。以宋、元、明、清四朝古屋为主,尚有堂楼、厅、阁、院、馆、祠、庙等,木雕、石雕、砖雕做工精细。其中宋代的洞主庙,元代的利涉桥,明代的古戏台,均名扬四方,而村中迎玩堂和清代知县题赠的万春堂“惠及行旅”匾额等,无不印证着俞源的悠久历史。人行村中,仿佛坠入时空隧道;追溯历史长河,走向那遥远的王朝更迭年代。
在俞源古村,现存与其相关的古诗,有上百余首。宋谦、章溢、苏平仲、冯梦龙、凌蒙初等人与俞源有着不解之缘。明翰林院士苏平仲撰写的俞源皆山楼记被载入《四库全书》,有关俞源的许多故事被编入《二刻拍案惊奇》和《中国情史》。俞源也曾出过众多画家、书法家、医术家。而起源于明末清初的大型民间文化活动“擎台阁”,流传至今。
漫步在俞源古村,明朝进士俞俊的古诗,无形中把我带入到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带入到挥毫泼墨的画家笔下美妙的水墨丹青中。通读古诗,仿佛看见蓝天白云下,好一幅山清水秀的美好画卷:清清的溪水,围绕在群山的怀抱;而碧绿的草地上,小黄牛悠闲地吃着青草;皓月当空,有人在银波荡漾的溪水上,安静地垂钓……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