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兰花知多少
时间: 来源:美好生活-中国农村网 作者:王纪辛 字号:【

 

  位于北京密云区的雾灵山自然保护区,目前记录在册的植物达739种,其中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3种,并首次记录到北京市二级保护植物兰科植物“蜻蜓兰”。那么,“蜻蜓兰”到底是什么植物?笔者就此专访了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知名博物学家刘华杰,由蜻蜓兰说起,一直聊起了北京市迄今为止记录到的共24种野生兰花品种。可惜的是,大家现在能看到的野生兰花越来越少,专家也在此呼吁游客,看到漂亮的兰科植物千万别起意采掘,不但挖回去肯定活不了,甚至可能面临刑事责任。

  1958年北京多地记录到蜻蜓兰

  资料显示,兰科有2万种,是全世界最大的科,我国有1019种。兰科在热带地区是常见植物,但在北京地区很少见。北京的兰科有19属,26种。刘华杰介绍,蜻蜓兰在东亚和北美也有分布,我国有4种,主要分布于中部和北部地区,北京有2种,分别是蜻蜓兰和小花蜻蜓兰。

  对于雾灵山首次记录到蜻蜓兰的说法,刘华杰向笔者提供了一个新线索,“其实以前北京很多地方都有蜻蜓兰,门头沟的百花山,密云,怀柔都有,现在比较少了。”随后在《北京植物志》1984年修订版下卷兰科一节中看到,蜻蜓兰属在北京有2种,分别是蜻蜓兰和小花蜻蜓兰。对于蜻蜓兰的记述是这样的:“北京见于门头沟区百花山和密云、怀柔等区,生于林下和山坡上。”“小花蜻蜓兰是在北京海淀区金山被记录到,生于林下和泉水边。”

  《北京植物志》初版前言介绍了该书编撰背景。1958年8月由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在广泛调查、采集的基础上,经过研究整理,完成了本书初稿的编写工作。后来,由于北京市区扩大,我系植物组师生一百多人又进行了大规模的野外工作,收集了大量的标本和资料……在1960年元旦胜利地完成了本书的编写工作。”由此可以推断,1958年,在密云地区就已经发现蜻蜓兰了。

  刘华杰表示,“《北京植物志》里提到发现蜻蜓兰的地点在密云,但没有说具体是哪儿,雾灵山范围可大可小,其实雾灵山大部分在河北,一小部分在北京。不过,现在蜻蜓兰比较少了,这是肯定的。”

  笔者联系到河北雾灵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知此次发现蜻蜓兰的位置并不在河北界内。于是再次联系到雾灵山自然保护区、雾灵山林场,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此次发现蜻蜓兰的位置确实在林场保护区内。雾灵山林场工人马志红告诉笔者:“蜻蜓兰在去年植物调查中就发现了,当时是夏秋之间,花期已经过了,还不能完全断定就是蜻蜓兰,今年花期再次考察时才确定是蜻蜓兰的。”

  蜻蜓兰是指示性植物

  物以稀为贵,此次在雾灵山自然保护区北京界发现的蜻蜓兰,是工作人员在植物花期、果期进行地毯式的搜索调查时发现的,说明生长在高山地区的蜻蜓兰并不多见,本身这种兰花如今也是北京二级保护植物。

  蜻蜓兰2到3片互生叶片,叶倒卵形至椭圆形,宽在3厘米以上;花瓣斜椭圆状披针形;唇瓣基部两侧各具1枚三角形的小裂片。总状花序,多花,花小形,常黄绿色。对于蜻蜓兰的“颜值”,刘华杰的评价是,“长得一般,但是,蜻蜓兰是指示性植物。”

  能见到蜻蜓兰,就说明这一带生长环境还是非常好的,生物多样性还是比较不错的。确实,随着这些年对生态环境的日益重视,雾灵山保护区内的珍稀物种无论在规模还是在数量上都有所增加。此前历时五年多,保护区工作人员与志愿者走遍山区刚刚摸清了植物“家底”,收集记录了保护区内的植物739种,其中仅北京市重点保护植物就多达52种。地处北京、天津、唐山、承德四城市之间,雾灵山也是燕山山脉的主峰,最高海拔2118米,1988年5月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目前保护面积为14246.9公顷,植被覆盖率高达93%,被誉为“华北物种基因宝库”。

  蜻蜓兰不是北京最好看的野生兰花

  那么,雾灵山发现蜻蜓兰了,在北京哪里还能看到野生兰花?估计仍然不太容易。现在整个北京地区包括蜻蜓兰在内的兰科植物,确实越来越少见了,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是人为干扰,但也有气候变化等原因。兰花很美,人们见了兰科植物就采挖。比如以前云南森林里到处都是兰花,现在基本也见不到了。在云南地区被人为采挖破坏的现象很严重,主要挖去做药材。一般游客出于观赏养殖的目的,见到兰花就采,蜻蜓兰还不算好看的,北京地区最好看的,是大花杓兰和紫点杓兰,这两种兰花如今在雾灵山也都能看到。事实上,野生兰花采挖回去也是养不活的。

  除了雾灵山发现的蜻蜓兰,《北京植物志》记录到的很多野生兰花品种多出自门头沟。笔者联系到北京百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负责资源保护的相关工作人员告诉笔者:“2018年北京市记录到的野生兰花品种共24种,百花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占了八成。总体来说,百花山保护区内的野生兰花品种数量相对稳定。”

  千万别采野生兰花,后果很严重

  虽然百花山寻觅到了野生兰花的踪影,但是,百花山的工作人员仍然遗憾地说,“原来记录到的十字兰目前在北京境内都找不到了,山里经常有旅友随手采摘花草,或者人为采挖,造成了野生兰花减少。”

  刘华杰则表示,游客千万不要采挖野生兰花,如果是为了采回去观赏,这个行为本身也毫无意义,因为不可能把兰花所需要的整个生态系统“摘走”。“兰科植物需要共生,不光是植物自身需要共生,还需要土壤里很多菌种的帮助,兰花要和其他品种的植物或细菌共生才能活。养在家里,没有那些菌种,活不了。”

  采摘市级与国家级保护植物,更是会面临严重的后果,近年,因盗采兰花而被判刑的案例也屡见报端。有媒体报道,河南省卢氏县农民在农田附近的山坡上采挖了3株兰草,被森林民警查获,结果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并处罚金3000元。

  虽然现在野生兰花罕见,可兰科植物毕竟是多年生的,长有根状茎或块茎,只要人们不动它,就会年年生长繁殖。如果能够成功结出种子,它的种子数量多达成千上万枚,如果能够完整地保护,假以时日,对北京生态的整体恢复是极有好处的,现在雾灵山重新记录到蜻蜓兰,就是一个很好的现象。

责任编辑:霍然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