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水
时间: 来源:美好生活-中国农村网 作者:潘新日 字号:【

  我的童年是在淮河边的一个小村子里度过的,那时,我在夜里经常会做同一个梦,一个与水有关的梦。在梦中,一股清冽柔美的细流从村前的小渠沟绕过麦草垛,从那片近乎发黄的草坡间源源不断地涌出来,然后沿着一条蜿蜒飘逸的山路,扭动着粼粼的腰身,唱着清脆悦耳的歌谣,一路欢快而下,流进门前的池塘和泛着泡沫的河湾。有时梦醒了,我在想,何不接着再做一个梦,让那股清泉直接流进厨房的水缸里。但梦总归是梦,醒了就是一场空。老人们说,做梦见到水好,水是财啊!

  谁愿意从这样的梦中醒来?然而世间岂有不醒的梦!梦醒后,有相当长一段时间,我都处于一种半梦半醒状态,还能隐约看见水流,听到水声,感觉得到水的清凉;完全清醒后,又有相当长一段时间,我不愿意相信那只是一个梦,恨不能立马重新回到那个无限美好的清凉世界里。这些梦甚至到现在还在做,犹如召唤,心早已飞到童年的清泉里。

  村子里和我一般大的有连贵、雁林、全福、小照、幸福、锁住几个,十三四岁时,待我们能挑动水的年龄,大人们便把挑水的家务交给了我们。

  秋天,早早放了学,学校离家大约四五里的样子,我们一路飞奔,以最快的速度回到家里,把书包往桌子上一扔,跑进厨房,挑起水桶就往东庄的大塘赶。当然,我们会在一个地方聚齐,就是村东头园子的大柳树下。人齐了,挑水大军便浩浩荡荡出发了,扁担有竹子的,也有木头的,水桶有铁皮的,也有木头做的,大家说笑着,打闹着,一里多路不一会就到了。连贵最大,他会帮我们一桶一桶地把水从池塘里灌满,提上岸。大家把扁担往两只水桶上一搁,脱下衣服,扑通扑通地跳到水里游泳,现在回想起来,真的很惬意啊!小伙伴们抑或游泳,抑或沉入水底摸河蚌,每每要玩上一个小时,等太阳快落山了,才爬上岸,穿上衣服,在池塘边的柳树上折几枝柳条,在水里洗净了,扎成圆圈,放在水桶里,这样水不易溅出……大人们更是注重自己靠近“大水缸”,家家都教育自己的孩子放牛羊时不要靠近吃水的池塘,毕竟,几个村子的人都吃那个池塘的水,在我们的心里,那个池塘就是家里的水缸,谁都不去污染它。

  我们家的水缸里总是满满的,这肯定是我的功劳。夜里,父亲会砸一些明矾洒在水里,第二天起来做饭,水变得很清冽,可以看见沉在缸底的黄泥巴浆子。

  我们喝水也是自己带,每人都有一个大人喝酒用过的空玻璃瓶,拴上长长的线,自己趴在村口的大机井井沿上打水。有时,井沿边会趴一圈我们这么大的孩子,往上提的时候,那清脆的水滴声在井底回荡,曼妙而又爽朗。井很深,水也很甜,冬暖夏凉,绝不亚于现在的矿泉水。很多时候,一瓶水是不够喝的,学校的旁边也有一口井,只是很浅,在水塘的边上,池塘里有水,井里就有水,水质也不好,但同学们还是喜欢到那里打水,大孩子先打,小孩子后打,有时,预备铃响了,一二年级的小孩子们还没排上队,只好拿着空瓶子往班里跑。

  也会在下课的时候悄悄溜进学校食堂里,快速拿起水瓢咕咚咕咚地灌几口“井拔凉”,待伙房的杨师傅发现时,缸里早已是露了底了。更多的时候,他会锁上门,不过,校长的儿子和大队书记的儿子会去拿钥匙,门一开,一缸水照样光光的。现在想起来,我们小时候简直是铁人,不像现在的孩子,一不留神就病了,我们小时候真不知道什么叫病。

  不知不觉,我们能够到稻场边的机井里打水了,打一桶水要下20多米井绳,站在井口,黑乎乎幽深的老井,只有底部的水晃动着一圆光亮,现在回想起来,还有点后怕。我们都没什么劲儿,往上提水的时候,木桶会不停地碰着井壁,时常,罩在木桶四周的铁丝环会碰坏,或者碰掉,木桶散落一井,水打不成,回家还要挨骂。后来,全村子的人都不用木桶了,都用铁桶打水,既轻便又不会散架。但绑的不好也会掉到井里。锁住家有一个大吸铁石,大人们绑上抓钩和吸铁石,很快就会把铁桶捞上来。我的记忆里,那时,专门有人干这一行,骑着自行车到各个生产队的井里捞铁桶。村子里人也会隔三岔五地为老井消毒,有时撒点石灰,有时撒点苏打水,很是管用,我敢说,那井里的水质好得不得了。

  很快,大家一起在一个井里打水吃的日子过去了,家家户户都打了井,开始是轧水吃,后来有了潜水泵,一拉开关就通了电,水真的如梦境里一般,源源不断地流进水缸里。那口老井,只有我父亲和连贵、幸福、小照的父亲几位老人吃那井里的水,傍晚或清晨,在稻场边的老柳树下,依稀可以看见他们苍老的身影,偶尔,可以听见掉在井里的几声咳嗽,几位70多岁的老人其实是在固守他们那一代人的美好愿望。我的印象里,早上能为父亲挑满满一缸井水是我们这代人最大的孝心了。

  现在,池塘里的水再也没有人吃了,家门口那口老井也开始荒废了,几位老人有一位去世了,剩下的也挑不动水了,老井彻底失去了往日的容颜,显得多余和不堪,水也变得污浊,因为那些淘气的孩子总是不停地往里面投掷一些砖头瓦块和树枝,后来大人们害怕不懂事的孩子会掉进去,干脆找来磨盘把老井盖得死死的。

  如今,家里喝的、单位用的、跑出去人家招待你的,几乎全部是矿泉水或者纯净水。而我小时候,喝的全是从池塘里或井里挑来的水。现在呢,大概连农村里也看不到挑水用的木桶了。那个年代,水桶可是家家户户必备的用具,挑水是每家每户每天必修的“功课”。只是如今,再也看不见这种景象了。原因不是水质变了,而是社会发展了,条件改善了,最主要的是人变懒了。

  老家的池塘和井水养育了一村人,养育了一方人,养育了一代又一代人,长江、黄河、淮河水孕育了整个中华民族。生命之水由此可见。水是清澈的,水是灵动的,水是宽广的,是不急不缓的,是怒吼奔腾的。在心灵的深处,在每个人的血液中、肌体中,都有着对水最真挚的感受,唤起自己对水的记忆,做到对水的尊重与崇敬,我想这也是对生命的态度!

责任编辑:霍然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