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春时节,当巴蜀大地还笼罩在阴云寒气里,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却是阳光灿烂、天地橙黄,空气里闪烁着金黄的光波。我们驱车沿着安宁河畔,在山高谷深、沟壑纵横的山峦间爬行一小时,来到凉山彝族新山傈僳族乡。大伙一下车,就遇到身着民族盛装的傈僳族姑娘、小伙子们等候在村口以歌舞相迎。二十多名姑娘笑吟吟地端着迎宾米酒,该酒是装在竹筒里的,接口处伸个小口儿。
“这米酒好喝嘞,不醉人的!”当时我正揣度如何“蒙混过关”,一位傈僳族姑娘笑吟吟地将一大杯用竹筒盛装的酒递到我嘴边,没法拒绝,只好一饮而尽。我紧皱眉头喝酒的样子惹得那姑娘哈哈大笑。笑声在阳光的沐浴下显得特别脆亮。原来,米酒是新山傈僳族接待宾客的必备之物,傈僳人迎宾送客都要敬三道酒。傈僳族有句谚语:“山中的麂子是狗撵出来的,肚子里的话是酒酿出来的。”
村子里,这里的傈僳族妇女个个穿着绣花上衣、麻布裙,佩戴着红白料珠、珊瑚、贝壳等饰物;男子大多穿短衣,外着麻布大褂,左腰佩刀,右腰挂箭包。
走过阿考广场(阿考是传说中傈僳族先祖)和大片依山而修的梯田,正遇到乡里一户人家在准备婚宴。新郎是个二十四五岁的高个小伙子,一双大眼睛如安宁河般清澈透明。他正乐呵呵地安排几个青年备着礼单。院子里,几位师傅正在一口直径约一米的大锅里烹制着坨坨肉,这坨坨肉据说是选用上好的乳猪烹制的。阳光从屋顶透射下来,氤氲着肉的香气,也洋溢着婚礼前的欢乐。院子外边,一位坐在土墙下吹葫芦笙的老人告诉我,今天的婚礼至少有200人参加,这当儿,他们在为新人练习婚礼上要用的《笛里吐鲁调》。
不远处石墙上,靠立着那位即将过门的新娘。新娘很漂亮,约十八九岁,红扑扑的脸庞上满是幸福的期待,新娘身着右衽上衣、麻布长裙,裙长及地,腰束一条条纹的宽彩带,胸戴红花。面对众多影友的“长枪短炮”,她开始有些不自然,但很快就笑吟吟地侧脸、抬腿、举手,很默契地配合大伙拍摄。新娘身边,站着一位小她两三岁的伴娘,伴娘胖乎乎的样儿挺可爱。有四五个妇女坐在石梯上谈笑着,她们是新娘的亲友团。阳光在她们身后拉下一抹浓浓的影子。
前面在村口迎接我们的那位“女主角”,可能是这个乡里最漂亮的姑娘,她跳完迎宾舞后又当起了导游。她说,米易县新山傈僳族乡,位于四川省首批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之一的龙肘山脚,是攀枝花市米易县唯一的傈僳族聚居地,全乡有七千多人。
说到今天我们看到的新娘,这位美女导游笑着介绍,傈僳人的婚姻十分自由,青年男女到了十八九岁后,白天一起劳作,晚上一起歌舞打跳,互相有了一些了解,觉得可以作为心上人以后,就相约一起在深山野外过夜。这一夜,姑娘小伙子可以不睡觉,一直在路上走,也可以坐在山坡或是野地上,一直谈话,看能不能在性格上合得来,能不能成为夫妻。如果姑娘小伙子在野外把婚姻定下来了,再回家与父母说明,选择时间举行结婚典礼即可。在傈僳族,爱情就像阳光般透明,像溪水般澄澈。
每年农历三月十二至十八,是新山傈僳族人最重要的“约德节”。“约德”是约会的意思。每当佳节来临,家家户户的青年男女都精心打扮自己,姑娘们穿上最漂亮的衣服,佩戴平日都不佩戴的各种饰品,小伙子们穿上整洁的服装,带上心爱的葫芦笙,在“约德节”这七天去寻找自己心仪的姑娘。他们尽情地在欢歌乐舞中相识相爱,火火热热走向明天。
爱情瓜熟蒂落后就得谈婚论嫁。结婚时,女方先是被新郎接到男方家门口,男方要在门口摆一桌酒席,请陪同的客人喝喝酒。婚礼后,新郎、 新娘要互换碗筷,表示今后要互敬互爱。请客时,不论猪肉、 羊肉(或牛肉)都要连骨头放入一锅煮,意为骨肉不能分离。
一年四季阳光普照的米易县,被称为天然的“大地温室”。这里,也是历史上茶马古道上灵关道的重要驿站。很长一段时间,当地背夫将蔗糖运到盐源等地,再换回盐巴背回米易。时光荏苒,山河依旧。崎岖古道上,高岭密林里,许多青年男女在洒下辛劳汗水的路上,也在悠远山歌里,悄悄播撒了爱情的种子。在阳光的催生下,一代代傈僳族人生生不息、繁衍至今。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