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脊苍莽——北京文化符号之长城文化带
时间: 来源:中国农村网-美丽乡村 作者:田野 字号:【

  长城不是中国独有的,公元前5世纪雅典人在巴尔干半岛上修筑了两条长城;在公元1世纪,古罗马人在莱茵河和多瑙河之间修筑了一道“防御墙”;公元2世纪,古罗马皇帝哈德良下令在英格兰和苏格兰之间筑造了哈德良长城;朝鲜长城从朝鲜西北部的鸭绿江下游起,到东海的东朝鲜花海湾,有370多公里⋯⋯尽管千百年来世界各地都修筑了不少长城,但到今天为止,最宏伟壮丽的恐怕非中国长城莫属。

  长城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和文化标识,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北京域内长城始建于北齐,大规模修建于明代,东起平谷西至门头沟途径北京6区,全长573公里。“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强红石门、古北口、箭扣、南口等处长城的修缮与利用,统筹八达岭、居庸关、慕田峪等沿线历史文化资源,推动长城区域联合保护。其中,怀柔、昌平两区境内的长城段落最多。据初步统计,北京长城已开放点约17处。计划利用5到10年的时间,使历史上拱卫京城的军事设施成为当今北京北部的历史文化体验带和生态环境保护带。

  平谷的红石门长城“一脚跨三省”,密云古北口长城是充满故事的“北京到避暑山庄的必经之路”、怀柔箭扣长城是明长城著名“险段”、八达岭关沟长城充满奇峰异石。位于北京北部的四大长城段落将“组团”形成覆盖面积数千平方公里的带状文化带。长城文化带建设不仅仅是对长城等实物古迹的保护,还应进一步加强对长城文化带文化内涵的挖掘。

  长城从初建到现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发生了许许多多的对历史进程产生影响的重大事件,这些都是丰厚的长城文化遗产。推进长城文化带保护利用,应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保护长城和优化生态环境为基础,以展示长城历史文化特质为重点,创新机制,统筹整合长城文化带内的各类资源,使其充分展现古都北京历史文化风貌和独特城市魅力,焕发中华文明“金名片”的光彩。

  长城文化在共筑中国梦的今天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推进长城文化带建设中,应考虑沿长城沿线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长城文化带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进一步促进长城沿线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并借此带动周边农村地区农民增收。

  绵延千年

  长城文化符号的

  营造与积淀

  历史上的万里长城首先是一道军事防线,它的城墙、关隘、堡寨、敌台,见证了刀光剑影与炮火连天的岁月;同时,长城地处我国传统的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交错带,因此又成为一条经济、民族、文化的分界线。历经战争与和平的风云变幻,沿线以长城为地理依托和文化载体,积淀为一条绵亘万里的“长城文化带”,北京是其中具有特殊地位的区段之一。长城自身的兴衰过程、分布格局、关隘交通、建筑遗存,历史上长城沿线的军队布防、重要战事、人员往来等人类活动,长城作为文化符号的巨大影响等,代表了长城文化的物质与非物质形态,也是体现北京“长城文化带”历史传承与文化内涵的基本内容。

  时代变迁:文化载体的营造过程

  提起万里长城,人们往往最容易联想到秦始皇派遣大将蒙恬修筑长城的历史。然而,战国时期的燕国以及秦代的长城主要在今内蒙古与河北等地。北齐天保六年(555年),文宣帝高洋征发一百八十万民夫筑长城,自幽州北夏口(今北京昌平南口)至恒州(今山西大同)绵延九百余里,这是历史上在今北京地区修筑长城的开端。

  隋文帝开皇初年,幽州总管周摇整修长城,保护边民免遭突厥侵犯。继隋而起的唐朝无需仰仗长城作为军事屏障,只有少量的建设或沿用。辽、金、元、清各朝都是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长城以北本来就是他们的发祥之地和战略后方,其间只有明朝需要依赖长城防线。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大将军徐达占领元大都,不久即奉命整修长城。此后,朱元璋把朱棣等诸子封为镇守长城边塞重镇的藩王。永乐年间放弃外长城,燕山一线由此成为保卫北京的前沿阵地。从明初到嘉靖年间,形成了号称“九边”或“九镇”的长城防御体系。北京地区在蓟州镇及宣府镇辖下,今天能够看到的长城,绝大多数是明代所筑。

  空间布局:长城文化带的地理依托

  横亘在北京北部山区的长城,是以军都山、燕山的天然形胜为基础强化改造出来的一道军事屏障。据统计,北京市境内的长城长度约为629公里,关隘多达70余座,这些扼守山间峡谷或出山口的关隘,既是重要的军事设施,又是长城内外南北往来的连接点。

  秦朝时,秦始皇从蓟城出发巡视北方边塞,应该走过南口-居庸关-八达岭一线。元代皇帝春末从大都前往上都(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东北),秋末自上都返回大都,每年至少两度穿行居庸关。到明代,居庸关大道成为首都北京与宣府、大同等西北军事重镇之间的必经之路。沟通燕山南北的古北口,则扼守着从华北平原前往东北平原、蒙古高原的咽喉要塞。历史悠久的长城文化带,正是形成于这样的地理依托之上。

  人类活动:长城文化带的营造动力

  长城搭建了人类活动的舞台,这里发生的政治军事活动、经济文化往来、南北民族交融,既是长城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长城文化带得以持续营造的根本动力。

  居庸关、古北口等关隘在交通和军事上的重要地位,使它们成为历史上的兵家必争之地。东汉时期的鲜卑,十六国前燕的慕容皝,金朝的完颜阿骨打,蒙古的札八儿,明末的李自成,都曾通过强攻或奇袭居庸关取得战争胜利。

  处于农牧交错带的长城,在和平时期成为南北各民族广泛交往、密切融合的纽带。昔日严密扼守的关口成为相互往还的通道,原本为戍守御敌修建的城堡要塞,后来有许多发展为村镇城邑。北宋与辽国彼此以南朝、北朝相称,路振、王曾、沈括、苏辙、欧阳修等作为和平年代的使节,都曾穿行古北口。经济文化的密切交流,促进了民族之间的彼此融合。燕山与长城在古代往往被视为北方“夷汉”或“华夷”之间的民族区域分界线,但文化上的彼此认同比有形的疆界更重要,“一统华夷”历来是深受儒家文化熏陶的各族统治者共同追求的远大理想。

  文脉所系:长城文化带的当代意义

  长城是我国古代农耕和游牧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的见证,它在冷兵器时代有效地保护了中原农业文明的发展。长城沿线发生的多次战争表明,巍峨坚固、体系完整的长城是不能轻易逾越的屏障,这也是多个朝代不惜耗费极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加以建设的重要原因。随着清朝定都北京,广袤的蒙古高原、辽阔的东北平原与中原大地在政治上连成一体,长城的军事功能逐渐衰退、文化象征意义不断丰富。

  千百年来,经济文化的交流融合使民族分布的界线逐渐淡漠,长城早已成为各民族普遍接受的中华文化的象征,“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变为形容祖国辽阔领土的常用语。北京是明代长城防线的总指挥部与长城守卫的核心区域,这条文化带对北京非常重要,它是梳理北京历史文脉的主要方向,也是挖掘保护地方文化遗产的重点区域之一。从时间、空间、文化、社会等维度审视这条文化带,广泛开展长城文化遗迹的野外调查和多种类型的学术研究,是认识历史、保护遗存、传承文化的前提和基础。从追寻时代变迁入手了解长城文化带的形成过程,从空间角度研究文化遗迹的分布特征与地理背景,通过以往的政治关联、军事行动、经济交往、文化传播、民族融合等角度分析长城沿线的人类活动,站在历史发展与民族精神的高度阐发长城的文化象征意义,应当成为历史、文化、考古、地理等领域的专业工作者基本的学术视角。

  八达岭长城

  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西北的延庆县境内,军都山关沟古道北口,距市区60公里。它是中国古代伟大的防御工程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明长城的一个隘口。明代《长安客话》中说:“路从此分,四通八达,故名八达岭,是关山最高者”。八达岭长城为居庸关的重要前哨,古称“居庸之险不在关而在八达岭”。明长城的八达岭段被称作“玉关天堑”,为明代居庸关八景之一。它危楼高耸,雉堞连环,凭险而居,历史上的八达岭长城,是护卫京城的重要门户,素有“北门锁钥”之称。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其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八达岭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并代表万里长城接受了《世界文化遗产证书》;2007年被评为全国首批5A级旅游风景区。

  慕田峪长城

  慕田峪长城 位于北京市怀柔区境内,距北京城区73公里。这里山峦叠嶂,植被覆盖率达90%以上,在中外享有“万里长城,慕田峪独秀”的美誉。慕田峪长城全长5400米,是中国目前开放最长的长城地段,也是著名的北京十六景之一。 慕田峪长城于公元1368年由朱元璋手下大将徐达在北齐长城遗址上督建而成,是明朝万里长城的精华所在。有正关台、大角楼、鹰飞倒仰等著名景观,长城墙体保持完整,较好地体现了长城古韵。慕田峪长城的构筑有着独特的风格,三座敌楼并矗一台的正关台,为长城之罕见。慕田峪长城位于怀柔慕田峪村,西接居庸关,东连古北口,为京师北门黄花镇的东段,自古被称为拱卫京师、皇陵的北方屏障,而慕田峪关更是明代拱护京师和投井下石陵的重要关口之一。

  司马台长城

  司马台长城位于北京市密云区北部的古北口镇司马台村北,紧邻古北水镇,司马台长城的城墙依险峻山势而筑,并以奇、特、险著称于世。始建于明洪武初年,又经蓟镇总兵戚继光和总督谭伦加固。司马台水库将该长城分为东西两段。东段有美人楼16座,西段有英雄骨灰楼18座。中国著名古建筑学家罗哲文曾评价“中国长城是世界之最,司马台长城堪称中国长城之最。”明朝长城边塞在军事上分为九个镇辖区,密云属蓟镇辖区,该区东起山海关,西至居庸关的灰岭口,全长1200多里。整段长城的构思精巧、设计奇特、形态各异,集万里长城众多特色于一身,形成了一段“奇妙的长城”。这里长城的墙体既有人们所常见的城墙类型,也有适应悬崖峭壁依山势而建的半边墙类型,既有随缓坡而舒展的马道,也有陡坡上以大阶梯叠进的天梯。城墙和敌楼形式之多,变化之大,在万里长城中极为罕见。

  古北口长城

  古北口长城是中国长城史上最完整的长城体系,是明万里长城中最坚固最雄伟的一段,更是今天唯一一段完整保留了明长城最精华部分原貌的长城。由北齐长城和明长城共同组成,包括卧虎山、蟠龙山、金山岭和司马台4个城段。古北口是山海关、居庸关两关之间的长城要塞,为辽东平原和内蒙古通往中原地区的咽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尤其是在辽、金、元、明、清这五朝,大大小小争夺古北口的战役从未停止过,因此长城的作用突显得尤为重要。明朝洪武年间修长城时,初建古北口关井跨山建成,其城建筑于山顶之上,随山势升降,蜿蜒曲折,呈现为不规则的多角形,被比喻为鸟窝式。隆庆三年(公元1569年)张居正为了加强防务,特别把著名的抗倭名将戚继光、谭纶调来北方。戚继光在修复古北口长城时,不仅保留了北齐长城,还在长城墙外又加砌了长城城砖,至此才有了著名的古北口双长城。

  箭扣长城

  箭扣长城位于京郊怀柔区西北的八道河乡境内,西通嘉峪关,东达山海关,西南则连接八达岭、居庸关等,海拔1141米,距怀柔县城约30公里,山势非常富于变化,险峰断崖之上的长城也显得更加雄奇险要。箭扣长城因整段长城蜿蜒呈W 状,形如满弓扣箭而得名。箭扣长城是明代万里长城最著名的险段之一,是近年来各种长城画册中上镜率最高的一段,向来是长城摄影的热点。整段长城地势起伏大,两侧绝壁险峻,景色绝佳,多年来一直是户外爱好者们的圣地,每年都引发大批中外游客来此观光和攀爬。从2016开始,历时一年对箭扣长城最险峻的天梯、鹰飞倒仰两段进行抢修,共涉及边墙1003米、敌台3座、敌楼2座,山脚下平地泉水奔涌汇集成潭,“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那鱼就是著名的虹鳟鱼。潭下建有目前北方最大的虹鳟鱼养殖场。

  红石门长城

  红石门长城位于京东平谷区金海湖镇红石门村,距市区约110公里,近些年来,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连绵起伏的山势和绮丽秀美的风光一直吸引着京津冀周边大批登山和旅游爱好者慕名前来。红石门长城是平谷境内的第一段长城,也是明代长城进入北京境内的起点,长城上的一段墙体横跨京津冀,即位于北京、天津、河北三省市交界,故被人俗称“一脚踏三省”。红石门长城段总长1410米,共有敌台12座、马面2个、登城步道9条。马道宽1-3.3米,墙体内高2.4-3米、外高3.4-3.9米,现已找不到垛墙。长城的高度和宽度,有明显的随山就势特点,墙体的外侧多见坝沿儿。除敌台处用条石作基础外,其余皆就地取材,毛石垒筑而成,不加任何修饰,给人以粗犷豪放的自然之美。

  水关长城

  水关长城是八达岭长城的东段部分,水关长城是明长城的遗址,由抗倭名将戚继光督建,距今有四百余年历史,是八达岭长城中保存最精固的一段,因修建中国第一条自主设计的京张铁路而截断。这段长城建于险谷口,自水门箭楼长城呈“V”字型,顺应山势而行,如巨龙似鲲鹏展翅欲飞,箭楼即是敌楼同时兼具水门功效,这种建筑方式在沿线长城中极为罕见,故名水关长城。为防御外寇入侵,以水拒敌,形成关口,是罕见的古代建筑,水关长城也因此而得名。水关长城地势险要,苍龙起伏于崇山峻岭之间,穿行于悬崖峭壁之上,城堡相连,烽燧向望,双面箭垛,拒敌万千。水关长城东起“川字一号”,西至京张铁路,全长6.8公里,以奇、险、陡、坚著称。八达岭水关长城地处关沟中部,七十二景似明珠般散落于长城四周,弹琴峡、金鱼池、石佛寺、骆驼石等诸多景点融于方圆500米空间,为游客提供丰富的旅游资源。

  金山岭长城

  金山岭长城位于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境内,与北京市密云区相邻,距北京市区130公里,是现存最完整、最为险要的一段明长城,以其视野开阔、敌楼密集、防御功能完善而著称于世。明朝抗倭将领戚继光在担任蓟镇总兵官期间(1567-1586)主持修筑了金山岭长城,是万里长城的精华地段。金山岭长城依山凭险,起伏跌宕于山水之间,形势极为雄奇,素有“万里长城,金山独秀”之美誉。障墙、文字砖和挡马石是金山岭长城的三绝,素有“摄影爱好者的天堂”之美誉。金山岭海拔700米,此处长城构筑精巧复杂,敌楼密布,墙体以巨石为基,有砖木及砖石结构,有单层或双层的,既有平顶,也有穹窿顶、船蓬顶、四角钻天顶和八角藻井顶等,可谓一楼一式。其中,仙女楼与望京楼两座敌楼之间的长城称为天桥,这一段长城修旧如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极珍品”特级文物。

责任编辑:王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