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宅的重生
时间: 来源:中国农村网-美丽乡村 作者: 字号:【

  这里有美景、这里有美食、这里有“美宿”⋯⋯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镇黄山店村人的收入“翻着跟头”上涨,村党支部书记张进刚实现了当年向村民许下的承诺:为村子谋发展,把黄山店村建成一个春季踏青观花、夏季避暑乘凉、秋季赏漫山红叶、冬季观瑞雪奇景的一年四季能吃能住能玩的精品景区,为村民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退低端,转型发展旅游产业

  黄山店村总面积20.2平方公里,十多年以前,这里是个有名的山区贫困村,而现在它已经从封闭落后的穷山村变成了享誉八方的生态、富裕、和谐、文明现代新农村。为何会改变如此之快?村民纷纷回答:“那是因为我们村儿书记真真儿的为老百姓着想!”

  2001年张进刚上任,从招商引资,建立集体控股、村民参股的股份制公司,到2009年开始坚持发展生态经济,打造高端旅游,建设幽岚山旅游景区,打造精品民宿,再到坚持生态兴村,全面推进公园式生态山村建设⋯⋯张进刚,一天都没有休息过。

  2009年到2013年,黄山店村投资2000万元,分阶段、分项目实施了坡峰岭景区建设工程。修建之初设想如今也得到了充分的印证:占地总面积约2000亩、上下山环形步道6千米的坡峰岭红叶观光区,迅速成为享誉华北的秋季赏红旅游景区。

  除了美景,坡峰岭的小吃和农副产品也很吸引人。柿子、山楂、野菜⋯⋯老百姓东西卖得都特别便宜,因为,张进刚说:“不能乱要价儿,我们要把游客留住,而不是一提及坡峰岭,游客就望而止步!”

  红叶节期间,坡峰岭景区饭店的压饸饹一天能卖出1000多碗。而村民家果园产的柿子,10几天就卖脱销。“自从村子搞起旅游,这几年来,我们家柿子一年比一年卖得快、卖得好,收入也越来越高。”村民宋春虎笑的嘴角都合不拢。

  农家女,上岗当起职业管家

  黄山店村的桃叶谷3号院,一棵高大的杏树矗立在院门前,院南是一个欧式喷泉水景池,院北的一片松木地台上,编织的藤椅整齐地排列在长桌两侧,一把大大的阳伞挡住了夏季的烈日,给小院带来了些许清凉,让人不免遐想:茶足饭饱,到院子里坐下,泡壶茶看看书,或者什么都不干发发呆,听听鸟叫,看看虫爬,想来也是极好的。

  走进石板房,老式窗棂得到最完美的保留,仿佛给人们诉说着历史的味道,而房间内设施则十分现代,木桌、木椅,搭配了石制的洗手台,透过一尘不染的玻璃尽享满园美景。现代化的卫生间里,牙刷、梳子、洗手液盒等,都是木头或竹子制成的。就连纸巾都没有漂白过,呈微微的淡黄色。各种细节,让人浑身充盈着返璞归真的感觉。洗浴用品是澳洲纯天然品牌Sukin,让人顿时对民宿的用心心生好感。房间里的各种设施,让到此来的游客都仿佛回到自己家一样。

  正值旅游旺季,一大早,袁洪先就开始了忙碌的一天。作为3号院的管家,她要整理房间、打扫小院、洗好水果,迎接即将到来的客人。

  “能干勤快,待客热情,家里家外料理得很到位,并且还能烧得一手好菜,客人很满意。”这是主管对袁洪先的评价。

  农家还有“管家”,真是一件新鲜事。与城里家政人员不同的是,城里的家政人员是料理家务的“内当家”,而乡村农家请来的是里里外外都得有一手的“管家”。在黄山店的民宿里当“管家”的人,必须是能干、勤快、有责任心、待客热情的人,选的都是村里有家庭、较成熟、有闲余时间的40岁以上的妇女。

  2015年,黄山店村和远方网合作,整体改建村里老宅,发展民宿产业。截至目前,村里的三个自然村依照划片被改建成“姥姥家”、“桃叶谷”、“云上石屋”,游客除了在坡峰岭景区爬山、赏红,还可以在精品民宿中与家人、朋友度过一个个美妙的夜晚。

  村书记张进刚说,原来的村民都搬迁上楼了,但是还生活在村里,为了让老百姓都有生活的来源,村里给村民们提供工作岗位,现在,黄山店的村民基本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同时,每个村民还都持有股权,这样,老百姓才能住的上楼、养得起楼,钱包才能越来越鼓,日子才能越过越好。

  拆老宅,改善环境植树增绿

  黄山店村路南,一座座旧民宅改造而成的民宿小院古朴精致,而一路之隔的路北,却已是一片废墟,遗留下的部分石板瓦片,显示出这里也曾是一座座老宅,如今却已被夷为平地。

  张进刚说,从8月中旬起,村里就自拆老宅,到目前已拆除了80多个小院,腾退土地百余亩。

  作为整村都要做精品民宿的村落,这不是浪费资源吗?

  2015年,黄山店村整建制搬迁,565户村民搬进了崭新的楼房。腾出的360套老宅由村集体统一管理,加固、改造、装修,一座座老宅旧貌换新颜,变成了外部保留原始风貌、内部装修现代考究的精品民宿。

  黄山店村现在已改建的30套民宿,每年吸引游客达2万人,每套房的年收入可达10多万元。“按照前期规划,整体设计中每套老宅都有用处。其中60至80套改建成民宿;100套打造成手工艺作坊、超市等商业配套;其余的引进一些画家、文学创作等社团,打造精品一条街。”

  然而,就在黄山店村民宿如此火爆的情况下,该村却决定:拆!消息在村里一传出,遭到了许多村民的质疑:“每一座老宅改造后,都是源源不断地收入。拆房不就意味着拆的是钱吗?”张进刚和村民们解释说:“2012年‘7·21’特大暴雨突袭之下,位于夹括河下游的一些险户遭遇了洪水的打击,这些位于险片的老宅存在安全隐患,必须得拆。老百姓把老宅交给村集体,就是要发挥最大效益,之所以忍痛割爱,将部分位于安全地带的老宅也拆除,看重的是长远发展,实现减量增收。”

  “过去的老宅建造的十分拥挤,如果全部改建,不能很好地发挥功能性,也无法满足游客所需的舒适度。”张进刚拿出一张规划设计图,每座老宅都清晰地标注出将来的用途。他说,从减量到增值,这些腾退出的土地将得到更合理地利用和发展,将全部实现植树增绿。以后,我们设想,把空地打造成一个个绿地酒吧和公园,不仅可以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给百姓和游客提供更多休闲场所,还能吸引游客消费,实现增收。

  怎样让生态涵养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红叶节如何包装?怎么设计崭新的形象?景区要布什么景⋯⋯眼下,黄山店村里的百姓“安居”工作基本完成了,“乐业”还在不断探索和实施中。

责任编辑:王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