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军 一碗炸酱面 地道北京味
时间: 来源:中国农村网-美丽乡村 作者:文图/温来生 字号:【

  因为一碗老北京炸酱面,让北京市怀柔区的赵晓军成了名人。如今,她从一名下岗女工,变身成了餐饮业的老板娘。

  “人就像一碗面,酸甜苦辣都是佐料,如何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口味,只有不断尝试后才能知道”赵晓军清楚记得,那碗改变她人生的面出现在2002年。

  那年,赵晓军从一名会计下岗,日子一下跌入低谷。为了维持生活,年已43岁的赵晓军选择了自主创业,并把目标瞄向了大众面馆。于是,大幺碗老北京炸酱面馆就开业了,对于毫无餐饮经验的赵晓军来说,如何做到可持续经营且让食客百吃不厌?对此她思量很多:“经营好一家面馆,需要在口味与服务上用尽心思、下尽功夫。”

  口味上,赵晓军根据老北京面食的口味,独创出适应北方食面族口感的配方,并对炸酱食材和配方进行精心研制。为了防止口味下降,每周赵晓军总要亲自将店铺内的所有菜品亲自尝过一遍,并且定期邀请亲朋好友试吃、提意见。

  服务上,赵晓军更是丝毫不敢马虎。有一天晚上,店里已经熄了炉灶准备下班,突然一位顾客走进来说要吃面。赵晓军解释已经打烊,可这位顾客说他听朋友介绍面好吃,特意从大老远赶来,因为距离原因,之前来了三次都已经下班。听了客人的话,赵晓军二话没说,立马重新开灶给他煮了一碗炸酱面。

  “做那碗面消耗了平时十倍的费用成本,但也正是这碗面,又拴住了一位忠实顾客。”每每提起这事,赵晓军脸上笑着,心里更加坚定靠“口味和服务”留住顾客的经营理念。

  “我的面吃着劲道儿,入口面香味十足,这与我们制作方法不无关系。”口味独特是大幺碗炸酱面最大的特色,对此,赵大姐颇为自豪,“我们的面条从和面到下水煮都是有比例的,多少面、多少水,多了少了都会影响面的质量和味道。我们的目标就是做中国独一无二的老北京炸酱面,让人吃了一碗还想第二碗⋯⋯”

  除了和面讲究,赵晓军对煮面的方法也要求极高。“别人家的面都是用一个大桶,弄上一锅水,来煮所有的面,所以它那个面吃着也不筋道。而我们大幺碗,是一面一锅,吃起来自然是筋道儿的北京味儿。”赵晓军笑着说。

  在外人看来,开一家面馆就像在马路上开夜排档那样容易。可赵晓军却不这样认为。她反复提及自己做的不再是简单的一碗面,而是一件用心制作的“产品”,前来光顾的也不再是顾客,而是“用户”。

  赵晓军说,自己的“老北京炸酱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餐馆饭店,而是注重“用户”体验的互联网时代的面馆。她认为,把一碗面的本质与服务做到极致,让更多的人在享受美食的同时,还有其他收获,这样才能算一碗“好面”。“我们做的炸酱面多年一直坚持手擀,使用六必居的酱。”赵晓军介绍,在大幺碗,顾客吃的是绿色健康,体验的是传统文化。更重要的是,想通过一碗炸酱面把地道的老北京味儿传承下去。

  “干了这10多年,要说最大的感受,就是太苦了。但看着客人吃得倍儿香,累和苦也就不觉得了,反倒感觉非常充实。”现如今,每天来大幺碗吃炸酱面的客人络绎不绝,经常出现排着长队等位的情况,而已经落座的客人全部一个动作:低头吃面,吃面发出的“哧溜哧溜”声响此起彼伏,不绝于耳。此前,赵晓军绝未想到,靠着一碗面,每年竟能卖出上百万元。

  经过10多年发展,如今的大幺碗老北京炸酱面不仅扩大经营范围开了分店,而且还形成了老北京文化元素为主的亲民餐厅风格,为顾客提供了良好就餐环境。

  赵晓军说,“这么多年,我们坚持美食走进军营。每年三十晚上,我都亲自带员工去部队和战士们一起擀皮包饺子,让战士吃到热气腾腾的年夜饭,那热闹场面久久难忘。”赵晓军还带着员工去怀北敬老院看望老人,为他们包饺子、做炸酱面;免费为大学生提供土特产展台;为智力学校老师和学生义务送餐;对口帮扶喇叭沟门满族乡上台子村,开展“一帮一”服务;参与援疆献爱心活动⋯⋯就这样,“大幺碗”的品牌经常出现在各大公益活动现场,为他人带去温暖的同时,也扩大了品牌影响力。为进一步传承老北京传统文化,自去年开始,赵晓军还联合多家教育机构,邀请墨西哥、菲律宾等多个国家的留学生到大幺碗,教他们包饺子、制作老北京炸酱面。在这过程中,赵晓军不忘展示中国传统文化,弘扬老北京地道美食。

责任编辑:王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