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高的灯笼它红吆喂,照地人的心里是暖吆喂。大家脸上笑得甜吆喂,幸福年年岁岁⋯⋯”寻着《张灯结彩》的欢快歌声,笔者走进了北京市延庆区香营乡东白庙村李月琴的灯笼工坊。一进大门,400多平方米的大院里,码放着1000多个灯笼,宫廷灯、水果灯、羊皮灯、鱼灯,种类繁多,大大小小,花花绿绿,形态各异,处处透露着喜庆的气息。而在一旁,工人们一个劲儿地忙碌着,钳钢丝、焊铁条、扎龙骨,粘灯布、添金穗⋯⋯看到有人来,李月琴迎了上来。
“这几天我们快忙不过来了,10多个工人,每天加班到晚上10点多。”说起节前灯笼的销售量,李月琴一脸的喜悦。
2017年的6月份,李月琴在村子里成立了北京麒翔民俗发展有限公司,2017年9月份开始,公司开始陆续接到订单,几个月下来,李月琴先后为永宁古城、井庄镇柳沟民俗村、石峡村古堡客栈、世葡园等部门单位制作灯笼,销售量达到1万多个(组)。
说起学习灯笼的制作过程,李月琴话语不再轻松。13年前,30出头的李月琴和丈夫徐书利在村里开了一个小菜店,收入不多,起早贪黑,也勉强够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一次偶然的机会,李月琴到怀柔区朋友家做客,认识了“京郊灯笼第一村”怀柔区红庙村的灯笼制作手艺人闫万军,并有幸拜闫万军为师,学习灯笼制作。李月琴人踏实勤快,得到了师傅的悉心传教,但是学习过程却不简单。扎龙骨,手被扎伤多次,糊灯布,胶水粘在衣服上,怎么洗也洗不掉。最简单的灯笼也要花费半天时间,最复杂的龙灯则要做15天,做出来的灯笼形状不正,品相不佳,也是常有的事情。看着辛辛苦苦做出来的灯笼成了废品,李月琴也曾默默流泪。哭泣但是没有放弃,10多年过去了,李月琴往返于延庆和怀柔之间,她已经深谙各式灯笼的制作技巧。
近年来,香营乡政府广泛动员在外“能人”回村创业,推动低收入村发展和低收入户增收。乡政府的初衷和李月琴想要回家就业的意愿不谋而合。“小时候,看着电视里的大红灯笼,觉得特别漂亮,我就想,让我们的村子里也挂上漂亮的红灯笼。”李月琴说,“回村创办灯笼作坊,不仅是圆了儿时的梦,更是想通过发展灯笼产业,给村里人创造就业岗位,增加收入,让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
于是,2017年5月份,45岁的李月琴带着东挪西凑的70万元启动资金回到村里,创建了400多平方米的麒翔灯笼手工制作坊。现在,作坊里的妇女姐妹们经过近4个月的培训,已经成为灯笼制作工人,可以独立完成简单灯笼的制作。据了解,工人们主要来自东白庙村和周边村,而且大多数是低收入户和残疾人。而李月琴的灯笼作坊可以精准帮扶当地20多名农民家门口就业,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实现村民美好生活的新希望。
王亚娟是东白庙村一名家庭主妇,到李月琴这来做工,每月家里都能有两三千的收入。她说:“特别是看到自己的作品挂在了延庆的大街小巷,自己走过路过,心情格外舒畅,特别要感谢李月琴给我们带回来这个好门路。”
说起自己的爱人李月琴,丈夫徐书利更是一脸自豪:“20年前,我俩结婚,住在三间土坯房里,家里穷得啥也没有,在村里都是倒数。这几年,我媳妇没少受累,还给我们村带回来这么好的产业,能娶到她,真是我的幸福。”
对于灯笼作坊今后的发展,李月琴更是铆足了劲头儿。“虽然目前作坊的规模还比较小。但我相信,将来我们闯出名声,打开市场后,一定会吸引更多的低收入户来这里就业,让我们村成为灯笼主题民俗村,让小灯笼成为村民致富的大产业。今年是来不及了,明年开春就打算把冬奥会、世园会的造型图案融入灯笼制作中,创造出延庆特色的灯艺作品。”
香营乡副乡长胡春艳介绍说,对于这样一个新型文化产业,乡政府予以大力扶持,在乡域内万达有机农业园、沃沃现代苹果示范园、辛庄堡世园会主题村的环境布置上,优先选用李月琴的产品,乡政府选用的文化活动道具,也会向李月琴定做。对此,李月琴连声感谢,对于未来的发展更是信心满满。
正说着,李月琴的电话响了起来:“喂,您好,您下了八达岭高速,搜索香营乡东白庙村,很好找,我们家就在村委会旁边⋯⋯”
李月琴在电话中给客户的回答,意味着已经有北京城区客人前来选购作品,她的灯笼销售渠道已经走出延庆。看到李月琴实在是太忙了,记者向她告别,结束了这次愉快的采访。“有甜蜜的欢笑相陪,张灯结彩美不美。前进路上有爱相随,张灯结彩美不美⋯⋯”还是在这首《张灯结彩》歌声中,记者回头向大院看去,北京麒翔民俗发展有限公司,这块红黄相间的招牌,在灯笼和歌声的衬托下,在村中格外显眼。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