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父亲 我最亲爱的人
时间: 来源:中国农村网-美丽乡村 作者: 字号:【

  什么是爱?很多鸡汤书都灌输,给了对方想要的就是真爱。可是对于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不知道你要什么,只专心为你付出,把他的全部都给了你,甚至是生命。他的爱没有期限,看似平淡却是最高尚,最真实。他给了我生命,给了我他的全部。世界上能做到这样的男人仅此一人——父亲。父亲给了我人生一个好台阶,我才有能力和机会过上现在算是舒适的生活。父亲用牺牲般的付出,换取了我今天的生活。我心里对父亲满满的爱,却无法口头表达出来,只能付诸这沉甸甸的文字。

  我离开父亲在外漂泊14年了,这14年期间没有能和父亲亲密地在一起生活过一天。这次与父亲的海南之旅不禁勾起了我沉睡已久的记忆。父亲依然那样淳朴、善良、宽厚。我始终打心里敬佩着父亲。从外表看,很多人以为他是名退休教师。不堪的苦难竟然在他的身上没留下什么痕迹,这竟成了我内心的一丝宽慰。

  父亲出生在抗日战争时期,姐弟三人,家里非常穷,用野菜维持生计。我小时候想吃肉,父亲说“你能吃饱就是命好了。”父亲经常提起他的童年,他才7岁时爷爷、奶奶因为生病没钱医治相继去世,姑姑那时也才13岁,带着爸爸、叔叔逃荒要饭,有时几天也吃不到一口窝窝头。父亲当时虽然年纪小,但是非常懂事,有吃的先紧着叔叔吃。叔叔从小腿残疾,走路不灵活。为了养活两个弟弟,姑姑15岁时就当了童养媳。父亲每每提到此事,都会泪流满面。

  父亲说自己也不知道吃谁家的饭长大的,更多的是野菜吧。他13岁时就开始下地干活儿,因为是孤儿年纪又小,只能靠给乡亲们打打下手挣点公粮,加上姑姑的救济算是能糊口长大成人。虽然父亲从小吃得不好,身体也还算壮实,18岁时部队到村子招兵,因为怕家里缺少劳动力,村里很多人不愿意去,但父亲却当了一名工程兵,在离家不太远的地方修建阜阳去淮南的公路。父亲为人憨厚,干活任劳任怨,大家都很喜欢他。有人给父亲说了几次媒,但当听说他的家庭情况后,就都不愿意见面了。有个人很有眼光,在众人中发现父亲的优良品格。这个很有远见的人就是后来我的外公。外公家住的地方离父亲修路工地很近,经常能见到父亲,父亲话少,只知道干活,人长得也不错。而我母亲和他同岁,是生产队会计,也是那个年代在农村极少见的女高中生。而且性格还特别要强、泼辣,能干。当时好多人喜欢我母亲,但不敢找人提亲。我外公那时就认为我母亲的性格找我父亲最合适了。一刚一柔,一内向一外向。外公就自己当了媒人。开始我母亲不同意,觉得我父亲是个孤儿,担心从小没人教育,不懂规矩。而父亲对母亲却一见钟情,他虽然内向,追母亲那可下了功夫。每天工地活干完就去外公家,扫地、挑水帮忙干活儿。还特别听外公话。外公整个村子的人都夸我父亲,日子久了,母亲对父亲产生了感情。他们认识的第二年,正好父亲光荣退伍,他们俩就顺利地成了亲。他们住在姑姑筹钱给盖的两间土坯房里,外公给陪嫁一个衣柜箱子。父亲当时几乎家徒四壁。但他相信只要有志气又有力气,总有一天会过上好日子。

  成家不久,父亲进城打工,在一家化肥厂当搬运工人。每天早出晚归。从我家到化肥厂有40里路,一半是土路,但无论刮风下雨,他每天都往返在工厂和住家途中,没休息过一天。只有到播种和收割等农忙季节,才会请几天假。我家没有男孩,母亲一个人又干农活,又带孩子。父亲很心疼母亲,特别想让家人过上好的生活。他想做点小生意,从亲戚家借钱进化肥在村子里卖。卖得还不错,但好景不长,没有几天镇上来人说我家化肥是假的。需要都拉回去检查,其实是因为我家生意太好了,被其他卖化肥的人举报了。我家也没啥关系,东西只好被拉走没收。连个说理的地方都没有,这下子家里赔进不少钱,好多都是跟人家借的!父亲想不到别的办法,只能向打工的厂子预支工资360元。过几个月还钱时,厂子会计说是3600元。父亲明明在借条上写的是360元怎能是3600元?他打借条时只写了小写,后面那个”零”不知道谁给加上去的。父亲当场号啕大哭。3600元对我家就是天文数字,一年不吃不喝也还不上,还要养活几个孩子。父亲觉得活不下去了。他说我当时就想一死了之,可是我连买农药的钱都没有。吃了一盒火柴头,他天真地认为那个能点火的就是药。天无绝人之路,当时我家邻居帮忙把账凑齐给还上了。这个债父母还了整整5年。父亲说情债无期啊!

  我记事时,姐姐们都出嫁了。她们简直是我父母的复制品,过着家里、地里,老公出外打工的生活。我当时就发誓,绝不和她们一样。我就是要过城市生活,买新衣服,有车开,有楼房住。父亲特别支持我。所有姐妹中,我和父亲感情最深。他说:“只要你愿意上学,我卖血也供你”。父亲的话扎在我骨子里,随着血液不停地在我脑海里激荡。不放弃自己的追求。不辜负父亲的希望。

  2000年的时候,我成了我们村子唯一一个考上大学的孩子。那年父亲62岁。学费一学期就是2000,加上生活费要2500,我家里只有500块钱。父母特别着急。二姐家当时条件在姐妹当中算是过得去,帮我交的学费。父亲说想办法把学费钱还给二姐,嫁出去的姑娘,不能花她的钱,不让二姐在婆家受气。父亲找人给他介绍工作,很多单位都不招60岁以上的老人。有个远方亲戚给父亲介绍一个海上看船的活儿。一个月包吃住800元。父亲干了一年多膝盖疼得厉害才回家,给我攒了两年的学费。后来我才知道,在海上打工的日子特别苦,心里也很苦。老板不高兴时冲我父亲发火。有一次老板夫妻吵架,把我父亲赶了出来,父亲本想回家,想到我的学费就忍下了。那天晚上父亲在海边蹲了一宿。第二天正常工作。父亲的腿就是在海上受了风寒,落下病根。今年在北京我找了最好的专家给父亲看病,整个过程需要把老死的骨头割除,虽然打了麻药,药效过后的余痛是非常痛苦的。治疗的过程父亲保持沉默。大夫说父亲非常坚强。

  曾几何时,夜阑人静,我静静地聆听着刘和刚演唱的那首《父亲》,每次我都泪流满面。

责任编辑:王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