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游五虎水门关——五虎水
时间: 来源:中国农村网-美丽乡村 作者:卢自有 字号:【

  五虎水门景点地处北京密云区花园村南,从大甸子自然村进入。在开发景区之前被称作五虎水门沟,除了当地人进山打柴种地外,外村人很少进入。

  花园村地处北京市东北端,是全北京市每天最早升起第一缕阳光的地方,有碑为证。又由于地处边陲,毗邻河北省的兴隆县、承德县、滦平县,也是被称作“一脚踏四县”的地方。在这里可以看到明代修筑的万里长城和烽火台依然耸立在山脊上,名声显赫的黑谷关依然伫立在两山之间最狭隘处,从河北进入黑谷关的山水沿着崖壁依然在哗哗流淌着,只是不见了明代修筑在这里的水关和陆关。与黑谷关紧密相连的关堡旧城墙尚在,城墙用块石垒砌,现在仅剩北墙和经过修缮的城门了。

  2001年,花园村以当地的长城古堡和其他山水资源为依托,开发了东极仙谷旅游风景区,五虎水门关是其中的一个景点。

  孤身只影,故地重游。走在崎岖的进山路途中,我的思绪得到大山的浸润,不由得活泼奔涌起来。穿越时空,搜寻记忆,记起了二十多年前的那次进入五虎水门关的旅程和那位为我做向导的人。

  二十多年前,五虎水门关就已有名气,我就曾拜访过它。那是一个早春的上午,我怀着好奇的心情来到了花园村,由于不熟悉路径,要找一位向导陪同我去拜访五虎水门关。思来想去,想到了一位合适的人选。他叫仇显旗,是我母亲娘家二侄女的丈夫,论起来我管他叫二姐夫,于是我便向他家走去。当年的仇显旗已经72岁,常年劳动在雾灵山下,但身体健康,依然还从事着各种农事劳动,风趣幽默,诙谐健谈。特别值得点赞的是他具有文化细胞,在他家的迎面墙壁上挂着一把吉他,有一米多长。每当有了闲暇时间,他都会把吉他抱在怀里弹上几段曲子,用来愉悦心境,我就听过不止一次。

  老仇就是在五虎门关里出生的,又是在那里长大的,算是地道纯粹的五虎水门关人,由他做向导可算是“老马识途”了。

  老仇的祖籍也是曹家路村人,在大清朝后期看护雾灵山的军队为官。后来又被调往花园村守护黑谷关,连家眷也一同带去了。当大清朝最后覆灭的时候,他们这些看守雾灵山的小官吏也跟着树倒猢狲散了。当时的雾灵山区仍由地方政府管辖,老仇的父亲花了几两银子,买下了五虎水门关附近的十几亩土地,在沟口处安家度日,以耕种土地为生

  当走上一段较高较陡的石砬子路面时,老仇告诉我说:“这个小梁包叫小梁。”我们坐在小梁包上休息,老仇又向我讲起了发生在五虎水门关里的一些奇闻轶事。他说:“早些年间,五虎水门沟的中段山沟里也生长着一棵樱花树,树高约两米,树干一拳粗,开粉红色的小花,很是好看。只是当时人们不知道它是樱花树,被进山打柴的人砍倒当柴烧了。要是能够保留到现在该有多好,一定又是五虎水门沟的一景,是吸引游人的亮点。”

  老仇又指向东山坡说:“东山坡上有个山洞,洞口宽六尺,深十尺多。平时遇到下雨阴天的天气,进山打柴种地的人常进洞避雨。天热时,还能进洞避暑休息。1937年,日本鬼子侵略中国,他们的飞机飞到了五虎水门沟上空,见到人就往下扔炸弹,还用机关枪扫射。当时沟里住着十多户人家,为了躲避日本鬼子的轰炸扫射,都撇了家,躲进山洞里生活。”

  我们离开了小梁包继续前行,路东有几处旧房遗址,碾盘石磨尚在。老仇告诉我,这个地方就是他家曾经住过的地方,一家人在这里劳动生活了二十多个春秋。直到1938年日本鬼子在雾灵山下杀人放火,聚家并村,他们一家人才离开这里并到花园村居住。

  离开老仇家旧址继续前行,由于上坡路远,我俩都感到口渴。老仇领我来到谷底寻找水源。时值早春,山谷中的小溪表面还凝结着厚厚的冰层。老仇早有准备,从腰间拔下斧头,蹲下身子用力砸冰。不一会儿,坚硬的冰层被老仇砸开一个盆口大小的洞。一股泉水翻腾上来,我和老仇趴下身,痛饮了一番。老仇喝完,用手背抹了一下嘴巴说:“五虎水门沟里有两处山泉,泉水凛冽甘甜,是从雾灵山的最深处流出来的,是最纯净的天然矿泉水,即便喝饱了肚子也不会泻肚。”

  经过不懈攀登,我俩终于接近了五虎水门关这段长城。由于五虎水门关地处雾灵山后坡(北坡),山脚是朝向北面的,也就是说我们是从北面往南面的山坡攀登。而五虎水门关这段长城又是东西向修筑在雾灵山后坡的一面山谷里的,我们最先到达的地点必须是五虎水门关的北面,钻过任意一道水门才能来到水关的南面。站在南面的关口处,看到山坡上虽然还被枯萎的蒿草覆盖着,但已被暖暖的春意唤醒,微拂的春风里已经听到了春草拱破土层急切而出的脚步声。

  兴致所至,我俩一起登上了五虎水门关的顶部。站在上面,看着穿越水闸门的长形孔洞,抚摸着带眼儿的起降水门的花岗岩石墩,惊叹长城建造者们的睿智和伟大的创造精神。我们还特意来到位于五虎水门关东侧的探头楼子观看,那座敌楼建在东砬子山崖的顶部,东面是绝壁,基本已经跨空了崖壁,真是险中求胜。站在探头楼子的顶部,放眼四周,果然是又一番风景。东可望见崇山峻岭如棉絮般飞来;南可望见生长在雾灵山上的参天古树、山柴、野草;西可放眼耸立着烽火台的层峦山脉;北可俯瞰来时的羊肠小路如白练般缠绕在五虎水门关谷底,时隐时现。

  人生如梦,转眼百年。二十多年后的今日,我重访五虎水门关。

  山依旧,水在流,五虎水门关依然站立在岁月的风雨中,只是再也见不到当年为我做向导的老仇——我的二姐夫。他已经辞世十多年了,想到他对我的诸多好处,不禁泪眼婆娑。

  五虎水门关设两道水门,在两道水门南北口的上方各刻一只虎头,北面的河谷卧石上也雕刻着一只坐姿虎,盯视着两道水门,统称为五虎水门关。

  站在五虎水门关的身边,我一边拍照一边发出由衷的感叹。清代诗人张英的诗句,“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赫然在目。

  在返回的路上,我还见到了一位河北省雾灵山大队的村民,他姓鞠,50岁。手握一把镰刀,在看护着五虎水门关长城脚下那一片土地。据他讲,五虎水门关的大西洼山坡上有他家半亩土地和几百棵山楂树。原来,五虎水门关山谷里共有山地30多亩,属于花园村。因花园村与雾灵山大队是一山之隔的邻居,有事好商量,在20世纪60年代对土地进行了调整,五虎水门关的30多亩土地划归了雾灵山大队,花园村则接收了雾灵山大队距离花园村较近便的土地。

  老鞠介绍说,“五虎水门沟长城已经被国家文物部门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就连生长在山里的小动物也被列入了保护对象,野獾也不许捕捉。”我听后感到兴奋,任何事物都会有苦尽甜来的出头之日,五虎水门关在被冷落了百年以后,终于又受到了国家的保护,再经过合理的开发利用,定会以崭新的面目展示在世人面前。

责任编辑:王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